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I24B01-34)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5
相关作者:李瑛鲁凌云秦尔奇田珍郑倩华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郫县中医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围绝经期
  • 13篇经期
  • 12篇围绝经
  • 12篇绝经
  • 12篇绝经期
  • 9篇综合征
  • 9篇围绝经期综合...
  • 9篇绝经期综合征
  • 7篇针灸
  • 6篇针灸治疗
  • 6篇灸治
  • 3篇针刺
  • 3篇针刺治疗
  • 3篇失眠
  • 2篇睡眠
  • 2篇围绝经期失眠
  • 2篇辨证
  • 2篇潮热
  • 1篇心肾
  • 1篇心肾不交

机构

  • 14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重庆市中医院
  • 1篇郫县中医医院

作者

  • 14篇李瑛
  • 9篇鲁凌云
  • 8篇秦尔奇
  • 7篇田珍
  • 4篇郑倩华
  • 3篇赵凌
  • 3篇李思宇
  • 2篇罗芳丽
  • 2篇师维
  • 1篇靳素萍
  • 1篇任玉兰
  • 1篇杨佐琴
  • 1篇廖华强
  • 1篇周思远
  • 1篇孙玮
  • 1篇庄艺
  • 1篇汪杏
  • 1篇赵芸芸
  • 1篇王欣月
  • 1篇孙路强

传媒

  • 3篇四川中医
  • 3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新中医
  • 1篇中华中医药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世界中医药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1篇2014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7年
探索近10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情况。采用计算机检索近10年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分析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发现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方法丰富多样,包括针刺、艾灸、电针、耳穴、穴位埋线等多种方法,其疗效较好并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魏韬罗芳丽孙路强李瑛
关键词:针灸围绝经期综合征
近十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国内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为针灸治疗该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回顾分析我国2004年—2013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对上述文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共纳入相关文献290篇,分别发表在128种期刊上,其中,临床研究文献173篇;治疗方法以毫针针刺为主;治疗方案多采用综合疗法;最常使用腧穴为三阴交、肾俞、关元等。结论:目前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以临床研究为主,缺乏作用机制研究及针灸处方、治疗模式、治疗过程等的标准化研究。
鲁凌云秦尔奇谢天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疗法文献计量学
电针结合耳穴贴压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25
2020年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耳穴贴压对围绝经期失眠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围绝经期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艾司唑仑治疗,治疗组采用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8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围绝经期生存质量量表(MENQOL)评分的变化情况,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①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PSQI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减少(P<0.05),对照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评分及总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睡眠质量、睡眠障碍、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两组MENQOL评分减少(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MENQOL评分少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电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疗效满意,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佐琴靳素萍秦尔奇郑倩华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耳穴贴压艾司唑仑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现代分子机制研究综述被引量:18
2016年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目前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在临床上应用广泛,疗效确切。近年来,学者们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一定成绩。文章从神经-内分泌-免疫学说、血管舒缩因子学说、自由基学说等方面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有关机制进行述评,并认为今后应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来验证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作用机制。
秦尔奇鲁凌云贾必燕田珍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针刺
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现状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评价国内外近10年关于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现状,总结研究不足,并对下一步研究提出注意要点。方法通过对CNKI及PUBMED等数据库中进行人工检索,从选择患者的标准、样本含量、随机方法、组间可比性、对照措施、试验方法,盲法,疗效评价指标、随访及失访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高质量的文献不足,国内相关研究太少。结论目前国内外的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潮热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尚不能满足临床实践的需要,需进一步开展高质量的研究。
秦尔奇郭烨孙玮赵凌李瑛
关键词:针灸随机对照试验
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神经内分泌机制研究述评被引量:3
2014年
围绝经期潮热是围绝经期综合征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在临床上使用广泛。近年来,学者们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一定成绩。文章从雌激素、5-羟色胺、内啡肽假说等方面对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有关机制进行述评,并认为今后的研究可从基因层面进一步阐释针刺治疗围绝经期潮热的相关作用机制。
秦尔奇李瑛赵凌贾碧燕庄艺
关键词:针刺疗法神经内分泌机制
现代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选穴处方规律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通过分析1999-2014年以来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的临床文献,总结其选穴、归经、刺灸方法的临床应用规律,为制定针灸防治本病的规范化方案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方法,将纳入的临床研究文献中所选腧穴进行腧穴、经络、特定穴、部位等方面的统计及分析。结果: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共30篇,涉及44个穴位、276频次,平均每个穴位使用6.27次;相对频率由大到小依次为神门、百会、三阴交、肾俞、四神聪、内关、照海、申脉、关元、太冲、太溪。特定穴选用最多的是五输穴,其次是原穴和背俞穴。使用穴位数较多的经脉主要有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任脉。分部取穴主要以下肢部和背部为主。结论:现代针灸治疗围绝经期失眠取穴注重循经取穴及特定穴的选用,取穴部位多集中在背部和下肢,本文可为针灸临床治疗围绝经期失眠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秦尔奇鲁凌云田珍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失眠针灸取穴规律
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中医周期疗法探微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从西医和中医两个方面详述了月经周期形成机理和月经不调的发病机制,阐述了中医周期疗法在月经病和有月经不调症状的相关疾病的运用,说明中医周期疗法对围绝经期月经紊乱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而且对比激素替代疗法,中医周期疗法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具有推广的价值。同时,文章客观评价了中医周期疗法在运用中的局限,其局限性不仅表现为可治疗疾病也表现为治疗方式。
田珍周思远鲁凌云冷金成李思宇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紊乱周期疗法
脏腑辨证法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运用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检索了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相关文献,总结了脏腑辨证在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的运用及其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其结果显示辨证主要以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俱虚、肝肾阴虚、心肾不交、脾肾阳虚和心肝脾肾的综合辨证为主,取穴以肾经、肝经、心经、脾经、任脉的穴位及背俞穴为主,但对肺经及肺经腧穴提及较少。
田珍郑倩华鲁凌云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针灸治疗辨证
近10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临床研究述评被引量:6
2016年
睡眠障碍是我国围绝经期妇女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针灸治疗安全、疗效明确,本文通过整理近10年间针灸治疗此病的文献,总结介绍现阶段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针灸疗法研究现状,并强调针灸治疗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围绝经期睡眠障碍的重要性,为临床针灸治疗此病提供参考,以期提高疗效。
师维郑倩华鲁凌云黄活石罗芳丽王欣月李瑛
关键词:围绝经期睡眠障碍针灸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