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2012C220)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1
相关作者:邓方阁江梅李云妹李敏林珮仪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广东省医学实验动物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广州市属高校科研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多糖
  • 1篇新西兰白兔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预后
  • 1篇型心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预后
  • 1篇脂多糖
  • 1篇栓塞
  • 1篇评分
  • 1篇热成像
  • 1篇危险评分
  • 1篇无症状
  • 1篇无症状吸烟者
  • 1篇吸烟
  • 1篇吸烟者
  • 1篇静脉
  • 1篇静脉血

机构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东省医学实...

作者

  • 2篇江梅
  • 2篇邓方阁
  • 1篇张弋
  • 1篇江慧琳
  • 1篇林稚雅
  • 1篇陈晓辉
  • 1篇田朝伟
  • 1篇谢展鸿
  • 1篇周大治
  • 1篇关伟杰
  • 1篇林珮仪
  • 1篇李敏
  • 1篇李云妹
  • 1篇刘杰
  • 1篇吴璐璐
  • 1篇黄威
  • 1篇周志彪
  • 1篇王静
  • 1篇汤彦
  • 1篇郑侠

传媒

  • 1篇广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KAMIR和TIMI危险评分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预后的价值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1年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12月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11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1年死亡率与KAMIR/TIMI危险评分分值的相关性;根据ROC曲线下面积比较KAMIR与TIMI危险评分对患者1年死亡率预测的准确度.结果:出院后1年病死率为19.8%.生存患者与病死患者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就诊时血糖升高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MIR危险评分值与STEMI患者1年死亡率呈正相关性(P<0.05).KAMIR危险评分对STEMI1年病死率预测的ROC曲线灵敏度为68.18%(95%CI 45.1~86.1),特异度为68.54%(95%CI 57.8~78.0).TIMI危险评分ROC曲线的灵敏度为36.36%(95%CI 17.2~59.3),特异度为79.78%(95%CI 68.7~86.6).KAMIR危险评分对预测STEMI患者1年病死率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TIMI危险评分(AUC 0.728 vs.0.614,P=0.036).结论:KAMIR危险评分比TIMI危险评分对STEMI患者1年病死率预测的准确度更高.
李敏江慧琳陈晓辉林珮仪田朝伟张弋李云妹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红外热成像技术检测无症状吸烟者末梢血管病变的价值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无症状吸烟患者末梢血管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于2013年4月至5月本院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80例烟龄15~40年的无症状吸烟者双下肢体血液循环状态。按吸烟量将受试者分为高(≥25包/年)和低(〈25包/年)两组,分别为45例和35例,按统一姿势采图四张,分别记录双下肢第1至第5足趾(D1-5)、内外踝前部连线中点(AA)、足背中点(DP)、踝关节后部中点(AP)、内踝(MM)、及外踝(ML)共10个采样点的红外线测量值,并以左右两侧均值对比高、低吸烟两组的差异。结果两组年龄(42.89±8.82比53.26±6.37岁)和烟龄(18.24±4.18比29.34±4.87包/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平均性别比例、体重、BMI和家族疾病史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正年龄因素后,比较各检测点(D3除外)两组红外线测量值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3检测值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6)。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吸烟患者末梢血管病变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待扩大样本量进行分层分析。
谢展鸿邓方阁吴璐璐江梅关伟杰刘杰林稚雅汤彦
关键词:无症状吸烟者
新西兰白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形成模型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通过兔股静脉局部单纯注射脂多糖构建股静脉血栓造模探讨炎症在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新西兰大白兔9只,于其股三角区局部分离股静脉,均以左侧为实验侧,右侧为假手术侧。无齿血管夹暂时阻断血流、股静脉局部注入脂多糖、30 min后去血管夹、逐层缝合皮肤,并将实验兔分为外科小夹板固定组(n=5)和非固定组(n=4)两组。造模72 h后进行血管加压超声检测确定栓塞的情况,检测结束后处死兔,迅速取实验段的股静脉进行病理学检测。结果:除固定组1只兔于60 h后死于肺栓塞外,其余8只兔存活;血管超声检测8只兔实验侧可见明确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形成;病理学HE检测显示所有兔的实验侧股静脉管壁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厚和炎细胞浸润,除固定组1只兔未形成血栓形成外,8只兔实验侧均可见明显的血栓形成,而对照侧均未见血栓形成及炎细胞浸润。固定组与非固定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炎症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意义,是血栓形成的最直接原因,股静脉单纯注射脂多糖可以导致血栓形成。
邓方阁王静周大治江梅郑侠吴贤生黄威周志彪
关键词:股静脉血栓形成脂多糖栓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