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O9YJC720023)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相关作者:殷曼楟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艺术更多>>
- 论沃尔海姆“看进”观的视觉注意双重性
- 2014年
- 20世纪下半叶是一个视知觉研究发生革命性转变的时期,旧有模仿说范式与透视法范式已经受到了视觉研究的文化决定论思潮的深刻颠覆。在此语境下,如何反思文化决定论带来的怀疑论后果,是许多研究者所思考的一个话题。而近三十年越来越兴盛的视知觉研究就是对此问题的一种回应。其中,分析美学家沃尔海姆对视觉再现的研究影响极为深远。他所提出的"看进"的视觉注意的双重性观点不仅令"再现"这个传统命题焕发了新的生命,而且也开辟了当代美学领域对视知觉问题的重新思考。论文主要就此角度着重分析了其"双重性"观点的两点转变,即他所指的"双重性"从物理维度/图像维度转向构型方面/认知方面;以及"双重性"从两个同时发生的视觉经验观点向"双重性"作为单个视觉经验的两个方面观点的转变。论文指出"看进"经验是一种综合性的视知觉能力,它既包括文化性的、也包含自然性的那一面。而"被建构的视觉"不只是社会文化建构的结果,也可以是未受前见影响的视知觉本身积极介入这一建构过程的结果。
- 殷曼楟
- 关键词:视觉再现视知觉双重性
- 论现代性的矛盾性——反思波德莱尔的现代性概念
- 2012年
- 当代,现代性的求新逻辑业已成为艺术的"传统"和常态,而它所表现出的不断自我消耗、自我否定的趋势也颇令人忧虑。倡导现代性的先驱波德莱尔其实对该问题有更为辩证的见解。其艺术二重性观点既肯定了短暂、偶然的一面,也认可了艺术永恒性的一面。在波德莱尔眼中,"现时的美"并不否定"永恒的美",而且艺术品的"永恒"恰恰内蕴在现时的艺术品之中。
- 殷曼楟
- 关键词:波德莱尔
- 从迪基艺术体制论的转变看后分析美学当代转型中的尴尬被引量:4
- 2010年
- 随着迪基(George Dickie)1969年继丹托(Arthur C.Danto)之后提出了他的艺术体制理论(The Institutional Theory of Art),一种文化社会学视角便以鲜明的姿态跃入了分析美学的研究视野之中。
- 殷曼楟
- 关键词:艺术体制尴尬社会学视角
- 论沃尔海姆的“看进”观及与视知觉的综合性
- 2014年
- 在当下视觉理论中有两个主导的研究方向,即视觉和视觉性。就前者而言,在视知觉研究方面,分析美学家理查德·沃尔海姆是一位不可略过的人物。他在视觉再现研究中提出了'看进'理论,这一观点在引导研究者超越文化决定论立场,以新的视角看待视知觉问题上有很大价值。论文试图从其视知觉综合性立场来看待沃尔海姆的'看进'观,认为'看进'是一种综合自然视知觉能力与文化诸因素的视觉经验,而且沃尔海姆尤为注重保持最基础的先验直觉能力在观看中的地位。
- 殷曼楟
- 关键词:看似双重性
- 论局部照与观者之看的偶然性——以行为艺术的文献性摄影为例
- 2012年
- 观看一次行为艺术与观看某件行为艺术的各版本的局部照,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觉经验,文章聚焦于观看者在看这类局部照时特殊的视觉经验——视觉不完全性与视觉经验的重建。观看局部照时,行为艺术所欲传达的原初经验被打断,而视觉偶然性得以产生。平面真实、视觉疏漏的发现以及相应视觉好奇的产生,这是行为艺术的局部照形式所能提供给我们的一种往往被忽视的视觉经验,它们共同展示了视觉偶然性的可能途径和可能方式。当然,从效果而言,相对于平面真实再一次证实"照片不会撒谎"这一神话的破灭给观者带来的震惊,视觉好奇更在一种无意识的主动层面上扰乱了拍摄者与观者之间的传统关系。
- 殷曼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