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01442)
- 作品数:6 被引量:15H指数:2
- 相关作者:吴晓峰王学浩武正山吴晓峰张峰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JWA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JWA基因在不同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无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Hep G2、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H及较高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HCCLM3的JW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p G2细胞JWA mRNA和蛋白水平最高,HCCLM3细胞的JWA mRNA和蛋白水平最低,JWA基因表达水平随着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增高而递减。结论 JW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随着肝癌细胞转移潜能增高而递减,可能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密切相关。
- 吴晓峰吴晓峰陈海蓉白晶王学浩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JWA基因
- 组织芯片检测肝细胞肝癌中ARF6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二磷酸腺苷核糖基化因子6(ADP-ribosylation factor 6,ARF6)在肝细胞肝癌(简称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肝癌手术切除标本150例,以癌旁肝硬化组织作对照,制作组织芯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组织和癌旁肝硬化组织ARF6的表达,探讨ARF6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癌组织中ARF6的阳性表达率为48.7%(73/150),在癌旁肝硬化组织中ARF6的阳性表达率为8.3%(4/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组织中ARF6阳性表达与门静脉癌栓、临床分期、肿瘤直径及甲胎蛋白(AFP)水平相关(P<0.05)。ARF6表达阴性的肝癌患者在肝切除术后的无瘤中位存活时间为45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22±7.93)%、(58.91±6.18)%、(24.59±6.80)%;ARF6表达阳性患者的无瘤中位存活时间为36个月,1、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88.91±3.70)%、(41.61±5.93)%、(19.03±4.94)%。ARF6表达阴性与表达阳性的肝癌患者的无瘤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 1)。结论:肝癌组织中ARF6的表达与预后密切相关,ARF6不仅可作为肝癌预后不良的判断指标,还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肝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标。
- 吴晓峰王科武正山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预后
- 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诱导大鼠肝硬化及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采用联合应用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硫代乙酰胺(thioacetamide,TAA),优化大鼠肝硬化建模方法 ,并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抑制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口服组、腹腔注射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组及DHA治疗联合组。观察大鼠肝硬化形成率;硬化结节形成及病理观察假小叶形成情况;检测大鼠肝功能指标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内毒素,测定肝组织匀浆过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口服TAA肝硬化模型组诱导16周后死亡2只(死亡率约为10%),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85%,癌变1只(癌变率约为5%)。腹腔注射组诱导10周后死亡5只(死亡率约为2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75%。联合组10周后死亡1只(死亡率约为5%),假小叶的形成率约为90%。联合组毒性反应稍小。3组TAA诱导肝硬化模型大鼠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内未见明显差异。治疗组ALT水平及内毒素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治疗组MDA水平明显低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SOD水平高于3组TAA肝硬化模型诱导组。结论:肝硬化诱导过程中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可成功诱导大鼠肝硬化,DHA可改善联合低剂量口服和腹腔注射TAA诱导肝硬化大鼠的肝功能,抑制肝硬化。
- 胡昇庠武正山吴晓峰
- 关键词:硫代乙酰胺肝硬化二十二碳六烯酸
- JWA抑制人肝癌细胞的黏附和迁移侵袭潜能
- 2011年
- 目的:探讨JWA蛋白在人肝癌细胞黏附和迁移侵袭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小干扰RNA下调低转移潜能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JWA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MHCC97L增殖;应用细胞小室检测MHCC97L在JWA不同蛋白水平时的迁移及侵袭潜能变化;黏附试验检测MHCC97L细胞黏附能力变化。结果:研究发现人肝癌细胞株MHCC97L中的JWA表达水平下降后,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力增加。结论:RNA干扰JWA引起肝癌细胞的JWA蛋白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肝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及侵袭能力增强,结果提示JWA可能抑制人肝癌细胞侵袭和转移。
- 吴晓峰陈海蓉白津王学浩周建伟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JWA迁移
- 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切除术患者肝储备功能临床应用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结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评估肝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脏外科手术切除的肝细胞肝癌患者82例,评估腹水并检测吲哚氰绿15 min储留率(ICGR-15)及总胆红素,探讨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建立的一个基于上述三个变量的决策树评估肝部分切除术的安全性。结果:本组病例中通过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肝癌的82例患者,严格遵照东京大学肝胆胰外科制定的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行肝部分切除术后无重大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无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及手术后死亡,术后均安全出院。结论:结合吲哚氰绿清除试验的决策树能够准确评估肝部分切除患者的肝储备功能状况,对避免患者术后发生肝功能衰竭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 吴晓峰吴晓峰李相成张峰孔连宝孙倍成李东华殷爱红陆森
-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肝部分切除术肝功能衰竭
- 微波刀在肝癌切除术中的应用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波刀在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肝癌患者随机分成2组,微波刀组(35例)用国产ECO-100微波刀,将微波针头插入肿瘤边缘反复进行微波消融,形成切除线,然后进行肝切除。常规组(36例)进行常规肝癌切除手术。结果:微波刀组35例38个肝癌瘤体经过肿瘤边缘消融治疗,均完成了肝切除,术后无肝功能衰竭,均顺利出院。随访1年9例复发,其中3例于原肿瘤边缘复发,5例肝内其他部位复发,1例肺部转移。患者治疗后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的程度较常规组明显减轻。常规组术后随访1年14例复发,6例位于肿瘤边缘复发,7例肝内转移,1例脑转移。结论:肝癌手术中运用微波刀头烧灼形成切除线,然后行肝切除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术后肝功能恢复较快,复发率较低,是可行的手术切除方法,可以改善此类患者的预后。
- 武正山李东华张峰吴晓峰
- 关键词:肝癌微波消融肝切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