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70420196)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5
相关作者:陈斌张银娣李燃闫宁吕中明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黄芪甲苷
  • 3篇皮肤
  • 2篇紫外
  • 2篇紫外线
  • 2篇细胞
  • 2篇小鼠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中波紫外线
  • 1篇乳膏
  • 1篇衰老
  • 1篇皮肤成纤维细...
  • 1篇皮肤角质
  • 1篇皮肤角质形成
  • 1篇皮肤角质形成...
  • 1篇皮肤衰老
  • 1篇歧化酶
  • 1篇人成纤维细胞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转化生长因子...
  • 1篇紫外线损伤

机构

  • 5篇江苏省人民医...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江苏省疾病预...

作者

  • 5篇陈斌
  • 4篇张银娣
  • 4篇闫宁
  • 4篇李燃
  • 3篇吕中明
  • 3篇陈刚
  • 2篇施伟庆
  • 2篇毕志刚
  • 2篇冀琛
  • 2篇李双凤
  • 1篇康健
  • 1篇方丽
  • 1篇袁小清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年份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黄芪甲苷对光老化小鼠皮肤中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皮肤光老化的保护机制。方法BALB/c小鼠分为模型组、模型+基质组、模型+黄芪甲苷组、正常对照组。RT—PCR测定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Ⅱ(TGF—βRⅡ)、Smad7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观察TGF-βRⅡ、Smad7在小鼠皮肤组织中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对照组中,TGF-βRⅡ、Smad7的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5688±0.0439、0.5900±0.058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00±4.72)%、(47.50±3.81)%;模型组中,TGF-βRⅡ、Smad7的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2588±0.0283、0.8637±0.051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20±5.24)%、(82.06±2.18)%;模型+基质组中,TGF-βRⅡ、Smad7的灰度值比值分别为0.2653±0.0456、0.8553±0.057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74±2.28)%、(82.62±4.02)%;模型+黄芪甲苷组中TGF-βRⅡ、Smad7的灰度值比值分别为O.3767±0.0374、0.7131±0.041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64±2.59)%、(64.36±2.62)%。皮肤组织中TGF-βRⅡ和Smad灰度值比值4组小鼠间比较,F值分别为80.98和736.80,TGF-βRⅡ和Smad7的阳性表达率4组小鼠间比较,F值分别为45.36和132.25,P值均〈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GF-βR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值均〈0.01)。与模型组和模型+基质组比较,模型+黄芪甲苷组TGF-βRⅡ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Smad7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值均〈0.01)。模型+基质组TGF-βRⅡ、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黄芪甲苷可以通过上调TGF-βRⅡ表达和下调Smad7表达而改变TGF—β通路的信号转导参与抗光老化。
李燃陈斌闫宁陈刚李双凤毕志刚张银娣
关键词:黄芪甲苷皮肤衰老SMAD
黄芪甲苷对紫外线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表达TGFβ RⅡ与Smad7的影响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紫外线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TGFβRⅡ、Smad7mRNA以及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原代人皮肤成纤维细胞,UVA及UVB分别照射人成纤维细胞,黄芪甲苷进行干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以ELISA法检测Smad7的生成量,半定量RT-PCR法检测TGFβRⅡ、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RⅡ的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黄芪甲苷干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随浓度增加而增强,药物浓度为40μg/ml时最显著(P<0.05);UV辐射组与正常组相比,细胞上清液中Smad7蛋白含量明显增高,细胞内TGFβRⅡ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Smad7mRNA表达增强;黄芪甲苷干预后,细胞上清液中Smad7蛋白含量下降,细胞内TGFβRⅡ的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Smad7mRNA表达下降(P<0.05)。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提高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上调TGFβRⅡmRNA、蛋白水平以及下调Smad7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来对抗紫外线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传导,缓解皮肤光老化进程。
闫宁陈斌李燃李双凤毕志刚张银娣
关键词:黄芪甲苷人成纤维细胞SMAD7
黄芪甲苷乳膏对光老化小鼠皮肤组织MDA含量及SOD、GSH-px活力的影响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研究皮肤外用黄芪甲苷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光老化皮肤的影响。方法BACB/C小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对照组(A)、模型组(B)、模型+基质组(C)、模型+黄芪甲苷低剂量组(D)、模型+黄芪甲苷中剂量组(E)、模型+黄芪甲苷高剂量组(F)。模拟UV长期照射,造成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给药组照射同时外用黄芪甲苷乳膏。用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测定UVB最小红斑量,计算日光防护系数(SPF)值。结果模型组小鼠皮肤组织MDA含量明显增加,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1),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甲苷高剂量组可显著降低MDA含量,提高SOD、GSH-px活性,(P<0.01);随着外用黄芪甲苷乳膏时间延长,最小红斑量不断增高,90d时SPF=25。结论黄芪甲苷乳膏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一方面是黄芪甲苷本身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另一方面黄芪甲苷可以通过提高SOD、GSH-px活力来达到抗氧化的目的。
陈刚陈斌吕中明施伟庆冀琛李燃闫宁张银娣
关键词:黄芪甲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黄芪甲苷乳膏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探讨皮肤外用黄芪甲苷对紫外线(UV)照射引起的小鼠光老化皮肤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84只,随机分成6组:模型组(A组)、模型+基质组(B组)、模型+黄芪甲苷低剂量组(C组)、模型+黄芪甲苷中剂量组(D组)、模型+黄芪甲苷高剂量组(E组)、正常对照组(F组),每组14只。模拟日光紫外线长期照射,形成皮肤光老化小鼠模型。C组、D组、E组照射同时外用黄芪甲苷乳膏。用组织切片HE染色、间苯二酚-碱性品红(Weigert)染色观察皮肤结构改变;以生化分析方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结果与F组比较,A组小鼠皮肤组织HYP含量明显降低(P<0.01),HE染色、Weigert染色病理切片呈现光老化状态;与A组比较,E组小鼠皮肤组织HYP含量升高明显(P<0.01),HE染色、Weigert染色病理切片显示抗光老化改变。结论黄芪甲苷乳膏对紫外线照射引起的小鼠皮肤光老化具有保护作用。
陈刚陈斌吕中明施伟庆冀琛李燃闫宁张银娣
关键词:光老化黄芪甲苷羟脯氨酸
黄芪甲甙对中波紫外线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活性成分黄芪甲甙对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30、60、90 mJ/cm2的UVB照射培养的人皮肤永生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细胞,加入黄芪甲甙进行干预处理,以MTT法检测细胞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的分泌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UVB照射可引起皮肤角质形成细胞损伤,单纯照光组细胞增殖活性可下降23%~43%,而黄芪甲甙预处理组照光后活性仅下降7%~20%;UVB照射后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分泌显著增加,A值分别为16.32~91.59及98.6~403.53,而黄芪甲甙预处理后其分泌量显著降低(P<0.05);UVB辐射后在G1期前出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凋亡峰),而经黄芪甲甙处理的UVB组细胞凋亡率则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芪甲甙具有光保护性能,可减轻UVB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的损伤作用。
陈斌康健吕中明方丽袁小清张银娣
关键词:黄芪甲甙中波紫外线角质形成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