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24)

作品数:27 被引量:850H指数:11
相关作者:姚伟刘欣陆铭黄荣贵桂勇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南科技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经济管理
  • 15篇社会学
  • 6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社会
  • 4篇资本
  • 4篇教育
  • 4篇阶层
  • 3篇人力资本
  • 3篇公平
  • 2篇择校
  • 2篇社会分层
  • 2篇社会结构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强关系
  • 2篇文化
  • 2篇文化资本
  • 2篇民工
  • 2篇阶层地位
  • 2篇互联
  • 2篇互联网

机构

  • 20篇复旦大学
  • 4篇西南科技大学
  • 2篇浙江大学
  • 2篇上海大学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浙江省社会科...
  • 1篇复旦大学上海...

作者

  • 5篇姚伟
  • 3篇桂勇
  • 3篇陆铭
  • 3篇黄荣贵
  • 3篇刘欣
  • 2篇朱妍
  • 2篇胡安宁
  • 2篇王甫勤
  • 2篇赵德余
  • 1篇陈春林
  • 1篇陈钊
  • 1篇顾源
  • 1篇任远
  • 1篇周怡
  • 1篇朱恒夫
  • 1篇蒋仕卿
  • 1篇周群力
  • 1篇李珍珍
  • 1篇姚伟
  • 1篇王威海

传媒

  • 4篇社会
  • 3篇社会学研究
  • 2篇学习与探索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长白学刊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戏曲艺术
  • 1篇南京大学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世界经济文汇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社会科学
  • 1篇社会学
  • 1篇上海行政学院...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 1篇200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社会风险不平等被引量:1
2011年
与贝克的风险社会理论相反,现实世界存在广泛的个人风险不平等。在我国,个人风险不平等以及风险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社会风险冲突,已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安全和发展。风险分配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促进风险分配公正的法律制度,强化政府对风险分配的调节,发挥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作用。另外,只有培育一个低风险、应对风险能力强的庞大中产阶层,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建设。
姚伟
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它在集体抗争的动员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呈现。然而,关于互联网与集体抗争之间关系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中国都市集体抗争领域中更是如此。现有的研究往往采用个人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或者个案分析对两者关系进行研究...
黄荣贵桂勇
文献传递
追求内心体验与写意性的表演技艺完美结合的境界--论李紫贵的导演艺术
2012年
李紫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在导演工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的戏曲导演理论与导演艺术给我们有下列两点启发:一是若要让戏曲跟着时代一起前进,戏曲必须由演"技"变为演人物;二是化无形为有形,用细节"演"出人物来。演员须先掌握戏曲表演的程式,而不是先学会人物内心体验的方法;演员认知人物的性格时要调动自己的文化知识的储备;演员的心与眼要高度的一致;剧目不要轻易地安排歌唱,只有人物到了情不自禁之时才能唱。
朱恒夫
关键词:李紫贵表演程式内心体验
拜年与择校被引量:30
2009年
基于全国性的社会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本文发现,更高的家庭收入、父母更多的人力资本和政治资本均增加了给中小学教师拜年的概率,而由拜年而形成的关系网络又增加了子女择校的机会。本文说明,家庭可以通过投资于社会网络增强资源的获取能力,这由代际间社会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化来实现,从而减少代际的社会流动性(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周群力陆铭
关键词:拜年社会网络人力资本择校
强关系的凸显与我国社会分层
2010年
自19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各类行为主体的市场行为、再分配行为嵌入强关系的程度有所上升,社会分层趋向于强关系嵌入机制,阶层结构向"橄榄型"的转变有所滞延。其原因之一在于,我国的制度改革尽管成就巨大,但出现了制度的结构性失调。为此,我们应深化制度的结构性调整,以确立政府、市场、"以弱关系为基础的社会"共生互补的有机制度结构,为形成有利于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相对平等的社会分层机制与阶层结构模式创造制度条件。
姚伟
关键词:强关系社会分层
论社会风险不平等被引量:1
2011年
现实世界存在广泛的个人风险不平等。在我国,个人风险不平等以及风险分配不公正导致的社会风险冲突,已影响到社会整体的安全和发展。风险分配公正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应有之义,为此必须建立健全促进风险分配公正的法律制度,强化政府对风险分配的调节,发挥各种主体的积极性作用。
姚伟
当代西方主流政治伦理学与中国新时期分配政策的发展被引量:1
2009年
当前,西方主流社会正义理论主要有四种,即功利主义正义论、Rawls正义论、Nozick自由主义正义论及Stn能力正义论,它们对社会经济政策产生了广泛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政策正义观在社会主义实践之中已经发生了深刻的演化。中国最近20多年的改革经验表明,中国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政策取向虽仍然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但其政治哲学基础或内涵却已经变得更加灵活和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赵德余
关键词:正义理论价值逻辑
中国城市的社会阶层与基层人大选举被引量:32
2011年
与强调用民主价值观、政治效能感解释中国基民人大选举中人们投票行为的思路不同,作者将阶层政治论的基本逻辑用于解释投票行为。该理论的理性选择解释把阶层利益作为核心阐明变量,而阶层政治的社会心理解释则强调阶层认同的不可或缺性。运用逻辑斯蒂回归及检验模型间系数差异的自助法对CGSS2006数据的分析结果,支持了基于这两种解释的研究假设。公职新中产、市场新中产、小业主与自雇者均比工人更有可能参加投票;而这又由其收入更高、更认同中产阶层来阐明;收入越高越认同中产阶层;收入越高、越认同中产阶层就越有可能参加投票。归纳这些研究发现,并进一步整合理性选择与社会心理解释,作者认为阶层利益不但是联系阶层地位与投票行为的机制,还通过阶层认同阐明阶层地位与投票行为间的因果关联;阶层政治论是分析当前中国民众政治参与的一种有效理论工具。
刘欣朱妍
关键词:社会阶层阶层认同投票行为
微观公平感的形成机制:基于职业群体的双重比较理论被引量:11
2017年
微观公平感指的是人们评价自己的收入所得是否公平合理。既有研究提出了"参照群体理论",认为人们会参照他人来形成对自己收入是否公平的判断,却未能澄清人们如何选择参照群体,以及相应的微观公平感形成机制。本文基于新涂尔干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提出"职业群体参照理论",强调"职业"构成了群内与群际比较的参照边界。具体而言,人们通过双重比较过程形成自己的微观公平感判断,一方面将自己与同职业的其他从业者进行比较,形成"个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另一方面则会将本职业群体与其他职业群体进行比较,形成"群体利益受损与否"的判断,进而整合为个体的微观公平感认知。而且,当人们判断个体利益与本职业群体利益均受损时,会产生加乘效应,加剧恶化人们的微观公平感。
李煜朱妍
工会组织在职工工资决定中的影响与作用:来自上海的经验被引量:6
2011年
企业与工会对集体工资谈判协议的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双方对合作收益的预期,其中,工会期望提高工人的工资及其相关的福利或非货币收益水平,而企业则期望由此获得来自工会服务、员工激励改进以及社会认同等方面的收益回报,工会增强对企业合作潜在收益的发掘和创造将有助于提高自愿达成集体行动的动力。工会参与企业职工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实施效果不仅仅与工会领导层的产生方式及其相关的协调能力有关,而且还与行业特征、单位类型以及职工的个体特征因素相关。文章对上海市普陀区区域性与行业性工会工资集体协商的案例为例加以分析,利用上海市总工会2007年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以提供相关的数据。
赵德余
关键词:工会组织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