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01151)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相关作者:刘秉乾武玉东魏金星王义昆王智勇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大学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前列腺
  • 3篇前列腺癌
  • 3篇前列腺穿刺
  • 3篇前列腺穿刺活...
  • 3篇腺癌
  • 3篇活检
  • 3篇穿刺
  • 3篇穿刺活检
  • 2篇细胞
  • 2篇活组织
  • 2篇活组织检查
  • 2篇多中心
  • 2篇LNCAP细...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移植瘤
  • 1篇移植瘤生长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因素
  • 1篇针吸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3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人民医院

作者

  • 5篇武玉东
  • 5篇刘秉乾
  • 4篇魏金星
  • 4篇王义昆
  • 2篇李鑫
  • 2篇张国兵
  • 2篇王智勇
  • 2篇李建华
  • 1篇范志强
  • 1篇刘新奎
  • 1篇何琨
  • 1篇李沛寰
  • 1篇张昊
  • 1篇梁宏
  • 1篇潘周辉
  • 1篇高建光
  • 1篇胡建庭
  • 1篇王玲
  • 1篇赵会平

传媒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肿瘤基础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减少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的护理干预及其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3年6月268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的病历资料,将2011年1月之前未采取护理干预的11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1年1月及以后起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的150例患者设为干预组,将2组并发症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术后疼痛评分、尿血量、便血量低于对照组(P<0.05);感染,排尿困难,头晕、心慌,胸闷、心悸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赵会平何琨
关键词: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发症护理干预
干扰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对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瘤体局部注射重组质粒ALKBH3-小干扰RNA(siRNA)作为实验组,空质粒载体为对照组,生理盐水为空白组.绘制移植瘤生长曲线,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移植瘤细胞的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ALKBH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空白组和对照组的积分吸光度值分别为460.2±203.5和588.5±241.3,均低于实验组的积分吸光度值(6558.2±1 567.1,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检测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表达水平(0.26±0.03)低于空白组(0.43±0.07)和对照组(0.48 ±0.06,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表达水平(0.16±0.02)低于空白组(0.28±0.05)和对照组(0.31±0.05,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0.31 ±0.05)低于空白组(0.55±0.12)和对照组(0.49±0.11,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移植瘤组织ALKBH3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6±0.05)低于空白组(0.78±0.27)和对照组(0.85±0.31,P<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PCNA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13 ±0.02)低于空白组(0.49±0.17)和对照组(0.45 ±0.13,P <0.05),实验组移植瘤组织bcl-2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0.23 ±0.04)低于空白组(0.41±0.15)和对照组(0.44±0.19,P<0.05).结论 靶向沉默ALKBH3基因表达可以诱导细胞凋亡,抑制人前列腺癌LNCaP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CNA和bcl-2表达有关.
刘秉乾李沛寰李建华王义昆武玉东
关键词:前列腺癌RNA干扰
郑州市前列腺癌住院患者临床特征变化及预后因素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分析郑州市前列腺癌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变化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6家医院2005年至2010年间临床资料完整的789例经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的住院患者,年龄57—85岁,平均71.5岁。根据就诊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组(2005年至2007年)和近期组(2008年至2010年),采集年龄、吸烟、饮酒、前列腺体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Gleason评分、肿瘤分期、骨转移、下尿路症候群(LUTS)症状、治疗方式等资料,比较组间是否有差异并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早期组与近期组相比,年龄、PSA水平、肿瘤分期、骨转移、治疗方式及医疗支付方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早期组与近期组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2.4%和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骨转移及治疗方式是早期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分期、骨转移、治疗方式是近期组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郑州市前列腺癌患者以中晚期居多,近年来诊疗方式变化较大,3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仍存在较大差距,进行PSA筛查并进一步完善医疗政策可使更多患者获益。
张国兵刘秉乾王义昆李建华武玉东魏金星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特异抗原流行病学预后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中不同麻醉方法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3种麻醉方法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过程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06年7月至2008年10月,120名因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或)直肠指检异常接受前列腺12针穿刺活检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未接受任何麻醉;B组在超声引导下于左、右两侧精囊与前列腺交接处分别注射1%利多卡因5ml行前列腺神经阻滞术(PNB);C组在PNB之前5min直肠内涂抹复方利多卡因凝胶;D组在PNB之前于前列腺两侧叶内分别注射1%利多卡因2ml。穿刺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随访7d了解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探头进入直肠时C组患者的VAS为(2.7±1.1)分,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过程中D组患者的VAS为(3.9±1.3)分低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NB及直肠内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不能明显减轻前列腺穿刺过程中的痛苦,PNB联合前列腺内局部麻醉是安全有效的。
刘秉乾王智勇魏金星武玉东高建光
关键词:前列腺活组织检查麻醉
前列腺癌抗原1蛋白表达下调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抗原1(PCA-1)蛋白表达下调对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PCA-1-siRNA和对照siRNA转染前列腺癌LNCaP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术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侵袭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Bcl—xl、细胞周期素E(cyclin E)、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p21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6例前列腺癌组织和8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PCA-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重组质粒PCA-1-siRNA可明显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中PCA-1蛋白的表达,转染48h后,未转染组、对照组和实验组LNCaP细胞中PCA-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6±0.078、0.799±0.081和0.226±0.013。PCA-1蛋白表达下调能明显抑制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将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并降低细胞的侵袭能力。PCA-1蛋白表达下调能明显降低LNCaP细胞中Bcl—xl、cyclinE和MMP-9的表达,同时提高p21的表达。PCA-1蛋白在前列腺癌组织和BPH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8%(98/126)和10.2%(9/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A-1蛋白表达与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临床分期和骨转移情况有关(均P〈0.05)。结论PCA-1蛋白表达可能在前列腺癌的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调PCA-1表达可导致前列腺癌LNCaP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分布和侵袭能力的改变,这可能与Bcl—xl、cyclinE、MMP-9和p21蛋白的表达变化相关。
刘秉乾王义昆武玉东魏金星李鑫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LNCAP细胞细胞周期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 959例接受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资料.根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种类将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喹诺酮类+甲硝唑,B组应用三代头孢+甲硝唑,C组应用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类药物.A组1 067例,年龄(71.2±10.3)岁,前列腺体积(58.1±17.6) ml,糖尿病199例,全麻下穿刺582例,合并前列腺炎338例,前列腺癌431例;B组451例,年龄(72.4±11.9)岁,前列腺体积(52.3±19.9) ml,糖尿病86例,全麻下穿刺269例,合并前列腺炎147例,前列腺癌157例;C组441例,年龄(68.7±13.2)岁,前列腺体积(49.1± 15.1) ml,糖尿病82例,全麻下穿刺270例,合并前列腺炎148例,前列腺癌193例.统计术后1周内排尿、出血、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检验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组1 959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排尿和出血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约为80.0%和15.0%,发热的发生率为4.5%~ 13.5%.C组发热的发生率(0.9%)低于B组(5.1%)和A组(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发热的发生率(10.9%)高于无糖尿病者(7.2%),前列腺炎患者发热的发生率(10.1%)高于无前列腺炎者(6.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检验结果显示糖尿病(OR=1.679)、前列腺炎(OR=1.495)、抗生素方案(OR=0.746)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发热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而发热与前列腺体积、患者年龄、穿刺针数、麻醉方式以及病理结果无关(P均>0.05). 结论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前控制糖尿病和前列腺炎,并根据本地区细菌耐药监测结果选择抗生素短期应用可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
刘秉乾梁宏张国兵王义昆武玉东范志强冯超杰胡建庭张昊潘周辉王智勇刘新奎王玲李鑫魏金星
关键词:前列腺并发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