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15)
- 作品数:37 被引量:416H指数:13
- 相关作者:冯科苏剑左昊华赵留彦董志勇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军事社会学更多>>
- 总量扩张下的国民收入分配失衡被引量:1
- 2010年
- 改善中国当前的国民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社会公平问题,同时也是经济效率问题,即如何通过对于收入分配的改善,形成更加强劲的国内消费需求,并由此消化和支持不断成长的投资需求。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提高发展效率,需要不断创新。我们应当更多地注重供给管理,运用各种宏观、中观和微观措施,通过进一步的体制创新,影响生产或生产领域,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
- 蔡志洲
- 供给冲击、需求冲击与经济周期效应——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9
- 2010年
- 本文研究两类基本宏观冲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动态效应,并据此分析经济周期波动。我国的经验证据表明:第一,供给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负相关,而需求冲击会引起产出增长与当期通货膨胀正相关。第二,需求冲击下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正相关——这与菲利普斯曲线一致,不过供给冲击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间关系并不明显。第三,供给冲击对产出增长的影响力度相对更强,而需求冲击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力度则更强。这解释了经验中经常观测到通货膨胀顺周期特征。这一结果意味着通过总需求管理政策容易调控通货膨胀,却难以调控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政府和货币当局应慎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谨防其通货膨胀效应。
- 黄桂田赵留彦
- 关键词:经济周期结构向量自回归
- 我国银行上市融资、信贷扩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被引量:57
- 2011年
- 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频繁的上市融资行为充实了资本金、降低了经营风险,但也带来了信贷的过度扩张,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产生了不利影响,进而削弱了货币政策效果。本文回顾了相关研究文献,并构建银行信贷传导渠道的理论模型进行分析,然后通过对Gunjia&Yuan(2010)的模型进行修正,用商业银行微观数据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资本充足率和信贷规模呈现显著正相关,上市融资对信贷扩张有显著影响,银行信贷渠道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有限。
- 冯科何理
- 关键词:银行上市融资信贷扩张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经济失衡的变化与宏观政策的调控被引量:8
- 2011年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了稳定高速增长,现在的人均GDP已经达到了当代中等收入发展中国家的水平。发展中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后,将可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困扰,如果制度和技术等创新力不足,在低效率下形成的高速增长会拉动各类要素价格上升,从而使总量失衡进入"滞胀"状态。我国现阶段的总量失衡的调控也必须防止"滞胀"的发生。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指出我国宏观经济面临较长时期的通胀与增速放缓的双重压力。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现阶段我国经济总量失衡的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思路。
- 刘伟
- 关键词:经济增长失衡
- 中国城市房价上涨的财富效应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通过分析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住宅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不仅没有得到"财富效应"的结论,反而存在不利影响,在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因此,在评价近年来中国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时,要慎用财富效应的概念来鼓吹价格泡沫,而应该考虑到房价过快上涨所带来的社会资源错误配置和财富再分配等负面效应。
- 王蕾赵岩
- 关键词:房价居民消费财富效应
- 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需求冲击与供给冲击效应分解被引量:10
- 2010年
- 将影响宏观经济波动的冲击分解为两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并考察它们对通货膨胀和股票收益关系的影响.一个简化的理论模型表明,供给冲击导致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负相关,而需求冲击则导致通货膨胀与股票收益正相关;供给冲击下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都是逆经济周期的,而需求冲击下通货膨胀和价格水平则是顺经济周期的.以上结果也得到中国经验数据的支持.中国的经验还表明,短期股票收益动态更大程度上由供给冲击决定,而短期通货膨胀动态则主要由需求冲击决定.在总体或长期上,实际股票收益和通货膨胀呈现负相关关系,归因于两类冲击中供给冲击的效应占相对主导地位.
- 王一鸣赵留彦
- 关键词:通货膨胀股票收益结构向量自回归
- 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研究被引量:6
- 2010年
- 信贷传导机制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模式下的货币政策体系已经逐步建立起来,需要间接调控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之相配合。但是从信贷传导机制来看,信贷规模对宏观经济的最终目标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而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对信贷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政府直接干预信贷规模仍是我国信贷传导机制的基本特征。正是由于这一基本特征,直接导致了多种效率损失问题。为此,要防范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经营,加快推动信贷规模从货币政策工具向中介目标的转变。
- 黄泽华
- 关键词: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实证检验
- 中国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基于1952~2008年中国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3
- 2010年
- "挤出效应"指政府购买支出的增加将会导致投资的下降,公共支出的增加将会"挤出"投资。在应对金融危机而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今天,对财政政策效果的研究是一个热点问题。本研究运用两个著名的模型:国家干预主义的凯恩斯模型和从微观经济主体利益最大化出发的拉姆齐模型,对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和投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两个模型都得出了政府购买支出与实际利率同方向变动,与投资反方向变动的结论,两者的差别在于传导机制不同和政策有无滞后效应。通过对1952—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年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本研究发现,政府购买支出与名义利率有同期的、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有同期的、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中国的财政政策具有同期的、显著的"挤出效应"。
- 张延
- 关键词:挤出效应实际利率拉姆齐模型
- 建设流程银行:应对银行治理难题被引量:1
- 2011年
- 银行治理水平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本文收集了中国13家商业银行2005~2009年的年度财务报告的有关数据,对银行治理现状进行了定量分析,发现业务流程是影响银行治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通过大力推进流程银行建设,包括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以业务流程为基础、以信息系统为支持、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贯穿全面风险管理等来有效应对银行治理存在的种种问题,彻底提高银行治理水平。
- 冯科
- 关键词:银行治理流程银行
- 货币调整中我国资本市场信息传递效果研究
- 2010年
- 根据对1998—2009年间我国货币供应量、利率、股票市场规模、实体经济的四变量VAR模型分析判断,我国资本市场并不能对以经济增长为目标的货币政策调整信息进行及时有效的传导;且引起了货币当局产生“上期货币政策调整不够”的认识误差。这些情况实际反映出货币调整不足以使公众对未来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保持乐观预期。我国应努力不断改进实体经济的健康运行机制,以使公众对未来经济保持稳定和较高的收益预期。
- 左昊华何小锋
- 关键词:货币政策资本市场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