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121)

作品数:21 被引量:99H指数:6
相关作者:陈龙高杨小艳陈龙乾舒帮荣雍新琴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师范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经济管理
  • 6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土地利用
  • 3篇遥感
  • 3篇整治
  • 3篇土地整治
  • 3篇建设用地
  • 2篇信息熵
  • 2篇神经网
  • 2篇神经网络
  • 2篇生态
  • 2篇土地生态
  • 2篇土地整理
  • 2篇土地资源
  • 2篇城市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东部发达地区
  • 1篇动态度
  • 1篇信息系统
  • 1篇沿海滩涂
  • 1篇遥感影像

机构

  • 21篇江苏师范大学
  • 8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连云港市国土...
  • 2篇河南大学
  • 2篇国土资源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乔治梅森大学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江苏省资源环...
  • 1篇江苏省地质测...

作者

  • 11篇陈龙高
  • 9篇杨小艳
  • 4篇陈龙乾
  • 3篇梅艳
  • 3篇舒帮荣
  • 3篇雍新琴
  • 3篇郑剑
  • 3篇王丹
  • 2篇梁流涛
  • 2篇渠立权
  • 2篇刘友兆
  • 2篇陈阳
  • 1篇周天建
  • 1篇周生路
  • 1篇张宇
  • 1篇李志
  • 1篇吴绍华
  • 1篇张婷
  • 1篇王雨辰
  • 1篇孙华生

传媒

  • 3篇安徽农学通报
  • 3篇中国国土资源...
  • 2篇中国矿业大学...
  • 2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地理与地理信...
  • 1篇资源科学
  • 1篇科技通报
  • 1篇国土与自然资...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工程经济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应用基础与工...
  • 1篇江苏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土地整理项目投资与效果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土地整理项目可以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该文利用GIS空间统计分析技术,对2014年度江苏土地整理验收项目的投资分布特征及效果进行了系统分析,阐明了江苏省县区级土地整理项目的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全省乃至全国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瞿巍郑剑刘翘楚杨小艳陈龙高
关键词:土地整理项目
土地生态利用视角下的连云港空间管制分区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空间管制是协调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减少土地利用生态环境负面影响的有效手段.本文依据生态学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生态因子耐受度和空间信息技术的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分区方法,并以连云港为例开展了实证研究.论文综合采用专家评判、最大似然分类法、叠置分析方法等首先完成相关生态因子信息提取、分类与数据处理工作,然后构建了基于ArcGIS平台的土地生态利用空间管制分区数据库,并实现了研究区土地生态利用管制分区;随后根据生态因子限制类型制定了相应的管制规则;最后应用叠置分析功能实现了沿海规划建设用地布局生态评价工作.研究结果表明:(1)连云港土地生态利用五级空间管制区域中,一级非管制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4.38%,二级轻度管制区占11.53%,三级中度管制区占2.60%,四级重度管制区占0.95%,五级极重度管制区占0.54%;(2)不同管制级别反映了不同的土地生态利用限制程度,需制定相应的空间管制规则;(3)应用土地生态利用空间管制分区结果进行研究区沿海规划建设用地布局评价表明该规划方案能够有效的减少对区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4)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空间管制分区方法实现了土地生态利用管制分级结果的空间显示,为土地利用空间管制分区研究方法以及土地规划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陈龙高李英奎陈龙乾杨小艳
关键词:土地生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基于MLR、GM(1,1)和PCA-BP三种模型的连云港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研究
2019年
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对合理规划建设用地规模以及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数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MLR)、GM(1,1)灰色系统模型和基于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模型(PCA-BP)建立3种预测模型对2020年连云港的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均较高,其中PCA-BP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误差均方根(RMSE)以及平均相对误差(MRE)在3种模型中均最小,预测精确度最高,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次之,灰色GM(1,1)模型略低;根据精度评价结果最终确定以3种模型预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2020年连云港建设用地需求量的预测值,得出预测结果为189506.02 hm^2。
王丹杨小艳杨小艳郑剑胡洋洋高卫东
关键词:建设用地GM(1,1)模型多元线性回归
东部发达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以江苏省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和单一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4项指标,对研究区域1996~2007年土地利用结构的时空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7年江苏省林地、园地、交通用地、居民点和工矿用地5类土地面积不断增加,而耕地、水域和牧草地的面积则减少。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H)的演变规律为1996~2002年为缓慢增长期,H值稳定增长;2002~2007年为快速上升期,H值增幅较大。土地利用结构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其中园地的空间差异性最大,牧草地次之,交通用地的空间差异性最小。
梅艳梁流涛孙华生刘友兆雍新琴
关键词: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动态度信息熵
土地整治工程推进供给侧改革的思考被引量:4
2017年
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尤其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劳动和资本的配置安排。土地整治工作对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作用。土地整治工程涉及土地、劳动、资本等三大基本生产要素的调整、优化与投入,对于供给侧结构调整的作用明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应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供给侧改革重点,深入分析供给侧改革的差别化行业调控政策,实现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规模化经营、固定资产投资方向优化以及劳动力资源在供给侧领域的优化与调整。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点举措包括:加强土地资源及区域经济调查与评价、科学开展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与实施、开展土地整治推进供给侧改革效果评价工作。
刘翘楚马健原夏正亚杨小艳陈龙高
关键词:土地整治
村改居土地整治空间决策及其支持系统开发与应用
2013年
村改居土地整治是当前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之一。土地整治问题常涉及空间信息,而当前多数土地整治方案设计往往靠简单的经验或者领导意识决策,科学性和合理性不足。该文尝试以村改居土地整治模式为例,研发一个决策支持系统以弥补土地整治空间分析及决策过程的不足。首先通过分析村改居土地整治的空间决策过程及需求、解析关键流程并构建相应关键模型及相应子模块系统,在ArcGIS9.3平台上设计开发了村改居土地整治空间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在连云港市中心城区2 000多个农居点单元的村改居土地整治适宜性评价、整治空间聚类分区、整治实施优先性测度以及最终方案优选的决策实例中得到了应用。
李志周生路吴绍华陈龙高
关键词:村改居
基于土地利用类型的ASTER GDEM精度评价——以连云港为例被引量:7
2016年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全球数字高程模型(ASTER GDEM)作为土地利用领域研究的重要基础数据,其精度对研究结果的准确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连云港为例,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统计分析方法,选取高程互差最大最小值、均值、中误差、互差频率分布等指标,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ASTER GDEM数据误差分布.结果表明:草地、水田、旱地、采矿等土地类型的精度较高,裸地、林地、园地、风景特殊等土地类型的数据误差较大;水域内的ASTER GDEM具有一定系统误差;采矿用地包括大量盐田,多分布于沿海平坦区域,ASTER GDEM数据误差较小;土地利用类型综合反映区域地形地势及植被类型等因素,其与ASTER GDEM数据精度的关系符合地形地势与ASTER GDEM数据精度关系.本研究对连云港及其他地区的ASTER GDEM数据质量评估及修正具有指导意义.
杨小艳陈龙高陈龙乾李英奎夏米诺
关键词:土地利用ASTER
近20年来连云港城市用地扩展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该文基于多个时期Landsat TM/ETM+卫星遥感数据和地理信息技术,结合RS专题信息提取和GIS的空间叠加分析技术,选择扩展强度指数、紧凑度、分形维数、重心转移指数、扩展方位指数等5个指标,系统地分析了1995—2015年我国沿海港口城市连云港的城市用地扩展模式与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1995—2015年间连云港城市扩展总面积达217.06km2,年平均扩展速度为10.85km2,平均扩展强度指数为0.084,呈快速增长态势,其扩展的空间分异十分明显,呈现"两个中心、多组团、四轴向、扇形式"扩展模式。
王丹杨小艳陈阳胡洋洋陈龙高
关键词:时空分异
近30年来连云港地区土地利用/覆被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2015年
以江苏沿海城市连云港为研究区域,利用Landsat影像,采用基于最大似然法的监督分类,结合目视解译,获取了研究区1984,1989,1995,2000,2005,2010以及2014年土地利用/覆被(LUC)分类信息,运用空间叠加方法获取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以及空间变化分布图,并以此分析连云港LUC时空变化,结果表明:连云港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其次是建设用地,水域所占比重也较高;耕地、水域以及裸土地主要转变方向是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和林地的主要转变方向是耕地.此外,还分析了具有沿海特色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季节潮位等时态变化对于LUCC结论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沿海滩涂区土地利用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陈婷杨小艳陈龙高舒帮荣
关键词:遥感
基于GIS的连云港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在构建相应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以GIS技术为支持手段,对连云港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连云港市建设用地高度适宜区位于中北部地区,中度适宜区位于中部地区,低度适宜区位于北部和南部地区,非适宜区位于中部云台山以及北部山区等区域;不同适宜性级别区域具有不同的限制性因素特点。建议在建设用地具体规划布局时,应根据区域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郑剑胡洋洋冯建美杨小艳陈龙高
关键词:建设用地GIS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