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8JZD0012)

作品数:22 被引量:1,722H指数:20
相关作者:郭庆旺吕冰洋贾俊雪岳希明徐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税收
  • 8篇收入分配
  • 6篇财政
  • 5篇税制
  • 4篇经济增长
  • 3篇要素收入分配
  • 3篇政府
  • 3篇税收负担
  • 3篇税收制度
  • 3篇税制结构
  • 3篇居民收入分配
  • 3篇分权
  • 2篇政府间
  • 2篇税率
  • 2篇税收分权
  • 2篇税收归宿
  • 2篇所得税
  • 2篇分税
  • 2篇分税制
  • 2篇财政分权

机构

  • 2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中山大学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12篇郭庆旺
  • 10篇吕冰洋
  • 6篇贾俊雪
  • 3篇岳希明
  • 2篇徐静
  • 1篇于永达
  • 1篇杨朝峰
  • 1篇刘谦
  • 1篇禹奎
  • 1篇赵志耘
  • 1篇董莉娟
  • 1篇丁胜
  • 1篇李时宇
  • 1篇聂海峰
  • 1篇高立

传媒

  • 8篇经济研究
  • 3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世界经济
  • 2篇财贸经济
  • 2篇财经问题研究
  • 1篇管理世界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税务研究
  • 1篇经济学(季刊...

年份

  • 1篇2014
  • 6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6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框架下的解释被引量:186
2011年
在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的理论框架下,分析中国税收高速增长的源泉,可以发现,在分税制改革后,中国税收长时间高速增长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税制的税收分权契约性质具有强烈的税收激励作用;间接税的制度设计放大了纳税人的纳税能力;我国正处于"税收增长红利"集中释放期。未来第一种因素的作用将减弱,第二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消失,第三种因素的作用依旧存在。从长期看,由于税收增长红利仍将持续很长一段时期,税收仍可能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
吕冰洋郭庆旺
关键词:税收增长税收分权税收能力税收努力
财政扩张与供需失衡:孰为因? 孰为果?被引量:55
2011年
一般认为,在经济出现内需不足和供给过剩的失衡状态时,政府倾向于通过财政扩张来克服经济不景气,即经济失衡是因,财政扩张是果。而本文的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扩张也是经济失衡的重要原因,即财政扩张与经济失衡存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原因在于:以带有累退性质的商品税为主的税制结构强化了居民消费约束,也促使国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业倾斜;供需失衡容易导致政府扩大财政支出和实行增税政策,这将进一步强化供需失衡局面;尽管面临宏观经济失衡,但是政府调控经济的手段存在很强的工具性约束,短期看财政政策有助于带动经济增长,但是从长期看,消除危机的政策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诱因。
吕冰洋
关键词:税制结构财政政策经济失衡
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增长被引量:66
2009年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级政府框架下的两部门内生增长模型,探究最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以中国现实数据为基础,利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和系统GMM分析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研究表明,最优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主要取决于财政收支分权水平。1995年以来中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总体上较为合理,有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影响并不显著;2002年所得税分享制度改革以来,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增长过快,与中国的财政收支分权水平不相适应,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东部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规模偏大,进而不利于地区经济增长但显著性不够稳健;地方公共资本投资和财政收入政策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之间存在明显的相互影响,且这种影响强化了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地区经济增长效应。
郭庆旺贾俊雪高立
关键词:中央财政转移支付
2011年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被引量:209
2012年
本文考察2011年9月1日实施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根据目前我国分项课征的个人所得税征管模式,本文推导出税收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指数按收入构成的分解方法。根据该分解方法的主要分析结果可概括为两点:其一,平均税率的高低是个税收入分配效应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累进性则是次要的。由于平均税率的降低,本次税收改革弱化了本来就十分微弱的个人所得税的收入分配效应。其二,我国个人所得税整体累进性指数随工资薪金所得费用扣除的提高呈倒U型。十分巧合的是,本次改革确定的3500元免征额正好处于倒U型的最大值,超过3500元的费用扣除反而会削弱我国个税的累进性。
岳希明徐静刘谦丁胜董莉娟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税免征额税率结构
中国要素收入分配的测算被引量:100
2012年
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环节,以市场为主导的税前要素收入分配和以政府为主导的税后要素收入分配,分别体现的是效率原则和公平原则,因此,科学准确估算我国要素收入分配状况对研究诸多宏观经济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提出测算我国税前和税后要素收入分配方法,并利用最新测算的历史年份的"资金流量表"和相关数据进行实证研究。测算结果表明:从全国整体情况看,自1983年后,税前和税后劳动分配份额呈长期下降趋势;自1983年至1994年分税制改革前,税前和税后资本分配份额呈长期上升趋势,之后上升趋势变缓;无论是劳动要素还是资本要素,税后分配份额一直低于税前分配份额。
吕冰洋郭庆旺
关键词:资金流量表要素收入分配分税制
间接税归宿对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影响研究被引量:96
2012年
使用全国城乡家庭消费和收入微观数据考察间接税对于城乡收入差距和收入分配的影响发现:平均来看,全国居民负担的税收占收入的比例是10.6%;不论在全国范围来看还是分别在城乡内部来看,间接税负担都呈现累退:低收入的负担率高于高收入的负担率。在城乡之间,城镇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高于农村居民的税收负担率。间接税增加了城乡内部不平等,降低了城乡之间的不平等。间接税主要对低收入群体影响较大,略微恶化了整体收入不平等。
聂海峰岳希明
关键词:间接税税收归宿
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被引量:58
2009年
中国特有的梯度经济发展模式使得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的空间相关性。结合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历程,利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间经济效率提高的路径、源泉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经济效率提高有三种路径,即微观技术效率提高、宏观经济运行效率提高和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它们分别来自针对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环境的一系列制度变革。区域间经济效率提高有明显的空间相关性,资本结构改善、政府生产性支出扩大和以产品市场发育、非国有经济发展为代表的市场化程度提高可有效地推动经济效率提高,而投资过快增长和对外开放度提高对经济效率提高产生抑制作用,教育水平、要素市场发育对经济效率提高的影响不显著。
吕冰洋余丹林
关键词:经济效率空间计量经济
政府间税收分权的配置选择和财政影响被引量:75
2009年
长期以来,在财政分权领域,税收分权研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归纳和比较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权配置的四种契约形式:定额合同、分成合同、分税合同和代征合同。分别研究在地方财政、中央财政和国家财政收入最大化目标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于税收努力和最优税权配置选择的三个命题,说明中央政府在选择政府间税收分权形式时,时常面临加强中央财政收入集中与扩大国家财政收入规模的一对矛盾。1994年分税制改革蕴含的政府间税收分权契约变化,是由财政包干制下的分成合同和定额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向分税制下分税合同为主的税收分权转变。这是推动十多年来中国税收高速增长、且使中央财政集中程度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
吕冰洋
关键词:财政分权分成合同分税制
论要素收入分配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被引量:95
2012年
研究表明,要素收入分配与居民收入分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由于居民收入中劳动收入不平等程度一般大大低于资本收入不平等程度,要素收入分配向劳动倾斜将有助于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政府可以通过调整针对要素收入的税率,同时改变两种收入分配状况。实证研究发现,我国国民收入中税后劳动要素分配份额的持续下降,是城乡居民收入比和城乡居民消费比扩大的重要原因。当前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对同时扭转劳动分配份额下滑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郭庆旺吕冰洋
关键词:要素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分配经济政策
有关税收公平收入分配的几个深层次问题被引量:12
2012年
税收作为政府调控收入分配的一个重要工具,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和大量讨论。综观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我们发现,关于税收的收入分配效应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本文围绕税收累进性、税收负担、税收支出、税收—支出体系等,提出未来应着力研究的7个深层次问题。
郭庆旺
关键词:税收税收负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