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级星火计划(2011GA720001)

作品数:9 被引量:49H指数:5
相关作者:严正凛梁鹏钟幼平王进可陈丽娇更多>>
相关机构:集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混养
  • 2篇养殖
  • 2篇杂交
  • 2篇石莼
  • 2篇盘鲍
  • 2篇磷脂
  • 1篇代谢
  • 1篇蛋白
  • 1篇电纺
  • 1篇电纺丝
  • 1篇电纺丝技术
  • 1篇血症
  • 1篇养殖海域
  • 1篇养殖模式
  • 1篇杂交鲍
  • 1篇杂交群体
  • 1篇杂色鲍
  • 1篇杂种
  • 1篇杂种优势
  • 1篇杂种优势分析

机构

  • 4篇集美大学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作者

  • 4篇严正凛
  • 3篇钟幼平
  • 3篇梁鹏
  • 2篇王进可
  • 2篇程文健
  • 2篇游伟伟
  • 2篇陈丽娇
  • 1篇张敏
  • 1篇柯才焕
  • 1篇庞杰
  • 1篇纪荣兴
  • 1篇黄良敏
  • 1篇梁爽
  • 1篇骆轩
  • 1篇许艳萍
  • 1篇孙鹤

传媒

  • 2篇集美大学学报...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水产科学
  • 1篇现代食品科技
  • 1篇农产品加工(...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大黄鱼鱼卵磷脂酰胆碱纳米脂质体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影响的初步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大黄鱼鱼卵磷脂酰胆碱(Roe-PC)纳米脂质体对HepG2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改变磷脂酰胆碱与胆固醇比例,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得到了Roe-PC纳米脂质体;测定了Roe-PC纳米脂质体的粒径;给人肝癌HepG2细胞以不同的Roe-PC剂量,并采用MTT法考查了不同剂量和作用时间下,Roe-PC对HepG2细胞增殖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Roe-PC脂质体平均粒径为100nm;在同一作用时间下随Roe-PC脂质体浓度的增大,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同时,在同一作用浓度下,随Roe-PC脂质体作用时间的延长细胞生长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研究结果表明,Roe-PC对HepG2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呈现时效和量效的双效关系。研究结果对大黄鱼加工副产物鱼卵资源的高附加值开发具有科学指导意义。
孙鹤张敏魏微梁鹏陈丽娇陈丽娇
关键词:纳米脂质体细胞增殖效应
鲍养殖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14
2012年
鲍为“海产八珍”之冠,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其贝壳是名贵的药材称“石决明”。中国是世界第一养鲍大国,2009年的养殖产量达到42375t,占世界鲍总产量的82.33%以上;2010年中国养鲍产量达56511t,其中福建养鲍产量为41300t,
王进可严正凛
关键词:养殖模式生态养殖
大黄鱼鱼卵磷脂对小鼠脂质代谢的调节作用被引量:9
2016年
为研究大黄鱼鱼卵磷脂对高脂血症小鼠降血脂作用的影响,通过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空白组、大豆磷脂组以及大黄鱼鱼卵磷脂低(5 g/kg)、中(15 g/kg)和高剂量组(30 g/kg),连续饲料喂养4周后,测定血清相关指标,并进行肝脏病理观察。结果表明:大黄鱼鱼卵磷脂具有抑制小鼠体重增加的作用。血清指标数据分析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大黄鱼鱼卵磷脂低剂量组可显著降低TC、TG水平及AI_1、AI_2值(p<0.05),对降低LDL-C和提高HDL-C水平差异不显著,而中和高剂量组均能显著降低TC、TG和LDL-C水平以及AI_1、AI_2值,可以显著提高HDL-C水平(p<0.05),表明大黄鱼鱼卵磷脂具有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脂质代谢的作用;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观察显示,大黄鱼鱼卵磷脂低剂量组对小鼠肝细胞无明显影响,而中和高剂量组可以明显修复小鼠肝细胞变性。结果提示大黄鱼鱼卵磷脂可预防小鼠肝脏的脂肪性病变,有助于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风险。
梁鹏许艳萍程文健陈丽娇
关键词:磷脂高脂血症脂质代谢
温度骤变对皱纹盘鲍与西氏鲍及其杂交群体的热休克蛋白表达影响被引量:4
2013年
杂交是改良种质的有效方法,杂交后代往往具有生长率、存活率、抗逆性方面的优势.为研究杂交对鲍的耐热性的影响,以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西氏鲍(Haliotis gigantea)以及它们的正反交F1代为研究材料,以半定量PCR为研究手段研究了在梯度温度应激下,2种热休克蛋白(HSPs)在4个群体中的表达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在正常温度下,西氏鲍具有最高的HSPs水平;在应激条件下,皱纹盘鲍的HSPs水平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他3个群体的HSPs水平均随温度上升而上升;在相对高温的30℃条件下,皱纹盘鲍的HSPs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个群体.本研究的结果说明,正反交F1代明显地继承了西氏鲍的耐高温能力,表现出杂种优势或中亲优势.
梁爽骆轩游伟伟柯才焕
关键词:杂交皱纹盘鲍热休克蛋白
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9年
近年来,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研究已成为研究热点。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的纳米纤维可以保护食品中的生物活性成分,提高其生物利用率,增强食品成分抗菌及抗氧化能力。为此,本文综述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包埋、食品包装、固定化酶以及仿生肉等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现状,并对静电纺丝技术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进措施。本文还展望了静电纺丝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为该技术在食品科学领域中的深入研究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陈榕钦吕茹倩梁鹏庞杰
关键词:静电纺丝食品包装
鲍藻混养配比密度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为探索杂交鲍与海藻混养的合适密度比例,分2部分进行试验。第一部分将不同密度的石莼和真江蓠分别在水产养殖废水中养殖24h,观察24h内水体中NH+4-N,NO-2-N,NO-3-N,PO3-4-P的浓度变化。结果显示:2种海藻都能有效地吸收4种营养盐,且随着海藻密度的增加,吸收效果也加强;第二部分试验,将不同密度的杂交鲍分别与密度为3g·L-1的石莼和6g·L-1的真江蓠进行混养。结果显示:随着杂交鲍密度的增加,杂交鲍的生长率有所下降。当杂交鲍混养密度为400粒·池-1时,杂交鲍的生长率相较密度为200粒·池-1时差异不显著,而与杂交鲍密度为600粒·池-1时差异显著。结果还表明,同等密度的杂交鲍,与石莼混养的养殖效果优于真江蓠。
赖龙玉严正凛钟幼平
关键词:石莼杂交鲍
杂色鲍群体间杂交的杂种优势分析
2013年
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是中国南方主要的鲍养殖种类,近年来"东优1号"杂色鲍因较高的成活率优势已在产业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养殖。该研究采用3×3完全双列杂交的方式,对杂色鲍"东优1号"群体、杂色鲍古雷群体和杂色鲍越南群体3个群体自繁与杂交后代的养殖性能进行跟踪,并对其杂种优势进行评估。结果表明,3个群体自繁后代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时3个组合的生长速度与成活率的双亲杂种优势率值均不高,且2个单亲杂种优势率值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
林壮炳游伟伟
关键词:杂色鲍杂交杂种优势成活率壳长
养殖海域鲍螺混养技术的初步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为探究鲍笼养过程中污损生物的有效防除,于2012年5—10月,用甲虫螺、疣荔枝螺和蛎敌荔枝螺三种不同螺类分别与鲍混养,其养殖效果由高到低依次是甲虫螺>蛎敌荔枝螺>疣荔枝螺.进而以甲虫螺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混养配比下,对防除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研究,并探究甲虫螺防除鲍养殖中污损生物的效果.研究表明,随着甲虫螺数量的增加,笼内壁污损生物逐渐减少,其覆盖面积比例从52.8%降到了6.8%.当每笼中甲虫螺的数量达到6只时,污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已经降到较低水平,再添加甲虫螺,污损生物没有明显减少的趋势.由此认为每笼放养6只甲虫螺,为最佳混养密度比例.
王进可钟幼平黄良敏严正凛纪荣兴
关键词:疣荔枝螺污损生物
4种不同藻类与鲍混养的初步试验被引量:7
2014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设置盘鲍单养,以及与浒苔、石莼、绳江蓠、真江蓠4种不同藻类混养的实验模式,分析不同藻类对盘鲍养殖池中水质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显示,4种藻类和盘鲍混养都可以有效地吸收盘鲍养殖池中的营养盐.4种藻对NH+4-N、NO-2-N、NO-3-N、PO-4-P的吸收率,分别为,浒苔组:85%、71%、72%、72%;石莼组:96%、76%、68%、88%;绳江蓠组:90%、80%、82%、90%;真江蓠组:91%、86%、81%、92%.各混养组盘鲍的生长速度相对盘鲍单养组也有一定的提高,其中浒苔组的体重增长率为24.4%,石莼组为40.0%,绳江蓠组为28.0%,真江蓠组为36.5%.综合4种藻类对水质的净化效果和对盘鲍生长速率的影响,认为石莼和真江蓠与盘鲍混养的效果比较好.
赖龙玉严正凛钟幼平
关键词:盘鲍浒苔石莼混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