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0322020300)

作品数:43 被引量:230H指数:10
相关作者:魏世忠徐流杰龙锐李炎张永振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金属学及工艺
  • 14篇一般工业技术
  • 9篇机械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2篇高速钢
  • 28篇高钒高速钢
  • 11篇轧辊
  • 10篇铸铁
  • 8篇耐磨
  • 8篇耐磨性
  • 8篇铬铸铁
  • 8篇高铬
  • 8篇高铬铸铁
  • 7篇磨损
  • 7篇化物
  • 6篇碳化钒
  • 6篇显微组织
  • 5篇碳化物
  • 5篇奥氏体
  • 4篇性能研究
  • 4篇韧性
  • 4篇凝固
  • 4篇合金
  • 4篇变质处理

机构

  • 38篇河南科技大学
  • 2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38篇魏世忠
  • 15篇徐流杰
  • 10篇李炎
  • 10篇龙锐
  • 8篇邢建东
  • 8篇张永振
  • 7篇朱金华
  • 6篇季英萍
  • 6篇倪锋
  • 6篇邵抗振
  • 5篇王强
  • 4篇杨涤心
  • 4篇彭涛
  • 4篇白万真
  • 4篇马陟祚
  • 4篇许春伟
  • 3篇陈慧敏
  • 3篇杨雄
  • 3篇刘亚民
  • 2篇陈振华

传媒

  • 8篇铸造
  • 5篇热加工工艺
  • 4篇铸造技术
  • 4篇材料热处理学...
  • 3篇润滑与密封
  • 3篇摩擦学学报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2篇钢铁研究学报
  • 2篇金属热处理
  • 2篇机械工程材料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材料开发与应...
  • 1篇钢铁钒钛

年份

  • 2篇2008
  • 9篇2007
  • 16篇2006
  • 14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磁复合铸造轧辊界面组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采用电磁半连续复合铸造装置浇注以45#钢为芯轴、高铬铸铁为耐磨层的复合轧辊。在保温时间为180~540s,研究了界面组织的形貌特征和微区元素分布,并测试了结合界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电磁复合铸造高铬铸铁轧辊界面由扩散层和激冷凝固层组成;在本试验范围内,界面宽度为50~95μm;复合界面两侧发生成分扩散,其中Cr元素的扩散最明显;保温时间延长,耐磨层中的Cr向芯轴表层的扩散越来越充分;界面两侧显微硬度差别很大,但在界面处无突变;随着保温时间的延长,界面冲击韧性先小幅升高后缓慢下降,剪切强度先升高后缓慢下降;保温时间300s时,冲击韧性和剪切强度均达到最大值。
许春伟李炎魏世忠龙锐
关键词:显微组织
钾盐复合变质剂对高钒高速钢中碳化钒形态与分布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采用不同的钾盐复合变质剂(含B钾盐、含Ti钾盐、含Zr钾盐)对高钒高速钢进行变质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钒高速钢中加入含B钾盐、含Ti钾盐复合变质剂,能使初生VC的数量有所增加,形态更为圆整,分布均匀。加入含Zr钾盐复合变质剂,初生VC数量变化不大,但形态有所改变,共晶碳化钒断开,更加细化。
张新庄倪锋魏世忠龙锐季英萍
关键词:高钒高速钢复合变质处理
高钒高速钢的冲击磨料磨损性能试验被引量:6
2005年
以高铬铸铁(Cr26及高锰钢Mn13Cr2为对比材料,在MLD-10动载磨料磨损试验机上研究了高钒高速钢以鹅卵石为磨料时的冲击磨料磨损性能。结果表明,冲击功为0.5J时,高钒高速钢(V10)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Cr26)的2.1倍,是高锰钢(Mn13Cr2)的2.8倍。随13着冲击功的增大,高钒高速钢(V10)的耐磨性大幅下降,但其耐磨性仍高于高铬铸铁(Cr26)和高锰钢(Mn13Cr2)。
马陟祚龙锐魏世忠
关键词:高钒高速钢磨料磨损
碳化物对冷轧条件下轧辊中裂纹行为的影响被引量:7
2008年
利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研究碳化物对冷轧过程中高铬铸铁及高钒高速钢轧辊中裂纹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裂纹萌生及扩展与碳化物的精细结构、碳化物与基体界面结构及碳化物形态有关。高铬铸铁中的M_7C_3具有层错结构,轧制过程中M_7C_3内部易于造成位错塞积而萌生裂纹,经短距离扩展后形成贯穿的主裂纹,导致轧辊迅速失效。高钒高速钢中的VC内部弥散分布着大量富钼的纳米级MC型碳化物,起到钉扎VC内部位错的作用,促使形成位错环而吸收轧制能量,裂纹不易在VC内部萌生,而主要萌生于VC与基体界面,并沿球形VC的表面扩展,扩展到VC侧面时出现裂纹钝化现象。VC与基体界面的部分共格关系能够延缓界面裂纹萌生,VC良好的形态有助于裂纹钝化,提高轧辊的抗疲劳性能及寿命。
徐流杰魏世忠邢建东张永振龙锐
关键词:碳化物轧辊高钒高速钢高铬铸铁
高钒高速钢冷轧辊磨损性能与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研究了含碳量为1.58%~2.92%,含钒为10%左右的高钒高速钢冷轧辊的组织与力学性能,并与高铬铸铁(Cr20)进行了耐磨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含碳量为2.58%的高钒高速钢耐磨性最佳,其耐磨性为高铬铸铁的5倍。高钒高速钢冷轧辊试样磨损机制均表现为高接触应力下的疲劳剥落。
王强杨涤心魏世忠龙锐白万真
关键词:高钒高速钢耐磨性疲劳剥落
基体组织对高钒高速钢干滑动摩擦磨损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2006年
利用销环式滑动磨损试验机测试了具有不同基体组织的高钒高速钢的干摩擦磨损性能,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失效行为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低碳板条马氏体为主要基体组织的高速钢可同时较为有效地抵御显微切削与疲劳磨损,其组织中均匀分布的高硬度VC能够充分发挥抗磨骨架作用,因而具有最优的耐磨性。基体组织为铁素体时,基体无法对VC提供有效的支撑,磨损失效形式为严重的显微切削及表面粘着磨损,耐磨性很差。基体以高碳马氏体为主时,抵抗循环疲劳和热疲劳的能力较差,导致耐磨性下降。
徐流杰魏世忠季英萍邢建东龙锐
关键词:高钒高速钢干滑动磨损
高钒高速钢、高铬铸铁冷轧辊磨损试验研究被引量:19
2005年
通过对高钒高速钢、高铬铸铁轧辊试样的冷轧模拟试验研究表明,高钒高速钢由于其均匀分布、形态较好的高硬度碳化物使其耐磨性大幅提高,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为高铬铸铁试样的4.4倍。微观分析表明,轧辊试样磨损机理主要表现为疲劳剥落,浅层剥落主要表现为棘齿裂纹的萌生、扩展与断裂的过程;高铬铸铁轧辊试样深层失效主要表现为M7C3型碳化物的断裂并形成裂纹源并在疲劳循环过程中断裂失效,高钒高速钢轧辊试样MC型碳化物有少量破碎并形成晶间裂纹源,主要失效方式表现为碳化物颗粒剥落,并对此进行了定性的力学解释。
王强杨涤心龙锐魏世忠
关键词:高钒高速钢高铬铸铁冷轧辊
高钒高速钢轧辊疲劳裂纹特征研究
高铬铸铁轧辊为参照,研究了高钒高速钢轧辊的疲劳裂纹萌生及扩展特性.结果表明:高钒高速钢轧辊中的裂纹主要萌生于 VC 与基体的界面,间有少量裂纹由于 VC 的碎裂萌生于 VC 内部及少量裂纹萌生于 MC与基体界面和 MC内...
魏世忠徐流杰陈慧敏季英萍龙锐
关键词:高铬铸铁轧辊碳化物
文献传递
不同碳含量V9高钒合金的凝固过程及相组成被引量:3
2006年
利用热分析、透射、能谱分析以及金相电镜扫描等方法,研究了Fe-5Cr-2Mo-9V-C系合金中C量变化对凝固过程中结晶相的种类和结晶温度的影响,初步建立了V9高钒合金(Fe-5Cr-2Mo-9V)-C的准二元相图。结果表明,V9高钒合金碳含量低于2.2%时初生相为δ相,高于2.2%初生相为MC型碳化钒;随着碳含量的增加,碳化钒由晶间分布向晶内分布转化;当碳含量为4.2%时,二元共晶碳化钒以离异共晶方式析出,碳化物多为团球状均匀分布。
彭涛倪锋魏世忠龙锐徐流杰邵抗振
关键词:高速钢凝固过程碳化钒
高碳化物铁碳合金的磨粒磨损性能研究被引量:13
2006年
利用销盘式磨损试验机研究了具有高碳化物含量的高铬及高钒系铁碳合金的磨粒磨损性能。结果表明,高碳化物铁碳合金的耐磨性取决于材料表面的宏观硬度与碳化物硬度、含量及分布,宏观硬度临界值约为57HRC。当材料的硬度低于临界值时,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宏观硬度;当宏观硬度高于临界值时,耐磨性主要取决于碳化物的硬度及含量。随着Cr7C3含量的增加,高铬系合金的耐磨性稍有提高。随着VC含量增加,高钒系合金的耐磨性迅速提高。当宏观硬度高于临界值且含量较高的VC均匀分布时,高钒合金的耐磨性是高铬铸铁的2.3—3.5倍。
徐流杰魏世忠邢建东张永振龙锐
关键词:高铬铸铁高钒高速钢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