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9ZXB002)
- 作品数:7 被引量:16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海龙郭辉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文明的哲学意蕴被引量:3
- 2010年
- 生态文明的提出是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的结果,具有深厚的哲学蕴含。它集中体现了自然观的转变、实践观的变革、伦理观的扩大和发展观的深化。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是生态文明的理论前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是生态文明的实践理念;关爱自然是生态文明的价值原则;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目标指向。
- 刘海龙郭辉
- 关键词:生态文明自然观发展观伦理观
- 生态伦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被引量:2
- 2011年
-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意义重大。生态伦理学不同思想派别都基于各自立场阐发了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点,可以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所借鉴。人类中心主义从人类自身的利益出发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维护生物多样性;生物平等主义从个体权利的角度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支持;生态整体主义从生命共同体的角度论证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将生态伦理中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思想合理地应用到实践中去,是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需要。
- 刘海龙
- 关键词:生态伦理学生物多样性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整体主义
- 儒家仁爱思想的生态伦理价值——兼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比较被引量:4
- 2010年
- 儒家的仁爱思想将对人类的爱推及到对万物的爱,体现出深厚的生态伦理蕴含,具有独特的推理方式与方法论原则。其万物一体的理念体现了关爱万物的博大情怀;其道义论的推理方式生成的是对自然的责任意识;其爱有等差的方法论是生态伦理步入实践的合理路径。这些都为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 刘海龙
- 关键词:儒家仁爱生态伦理
- 生态文明的哲学变革被引量:3
- 2010年
- 生态文明的建设过程是人与自然关系重塑的过程,其中蕴含着自然观、伦理观和实践观的巨大变革。首先,人类需要对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机械自然观进行反思,进而建立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其次,重新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从征服自然到保护自然的转变。然后,形成一种关爱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切实尽到关爱自然的义务。最后,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实践观并以之改变人类的实践模式。
- 刘海龙
-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伦理
- 现代技术的本质与“在”的命运——海德格尔对技术的生存论分析
- 2011年
- 在海德格尔看来,技术的本质不是一种工具性的规定,而是一种解蔽方式。与古代技术作为此在自身展开意义上的"产出"相比,现代技术是一种促逼着的订造着的"解蔽",是一种命令性的揭示方式。现代技术的新特质在于"集置",在者在促逼和订造中显现,自然事物甚至包括作为"此在"的人本身成为"持存物",这引发了生态危机与人的危机。海德格尔对技术的批评不是要拒斥技术,而是提醒人们正视现代技术中的危险,这在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 刘海龙
- 关键词:解蔽
- 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方法论思考被引量:2
- 2012年
- 传统文化现代化对于当前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软实力建设意义重大,其中的方法论问题是决定其成败的关键。首先,只有对传统文化进行科学的批判和抽象的继承,真正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让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其次,要正确处理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传统文化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作用。最后,在全球化时代,既要发挥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也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对其进行综合创新,才能展示出中华文化的熠熠光辉。
- 刘海龙
- 关键词: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
- 天人合一思想的继承与重构——生态伦理的视角被引量:2
- 2010年
-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其中蕴含了有机论的整体自然观,也夹杂了一些消极的内容。天人合一思想中有辩证思想的存在,但不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主流。在当代生态伦理的建构过程中,要弘扬天人合一思想的整体自然观,摒弃其中的消极成分,强化其中的辩证思维。
- 刘海龙
- 关键词:天人合一自然观辩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