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13ZA0258)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肖玖金蒋成益马明东魏洪谢吉庆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群落
  • 2篇人工林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层
  • 1篇山地
  • 1篇跳虫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动物
  • 1篇土壤生物
  • 1篇土壤生物学
  • 1篇坡位
  • 1篇群落结构
  • 1篇群落特征
  • 1篇柳杉
  • 1篇柳杉人工林
  • 1篇结构特征
  • 1篇不同坡位

机构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黄龙国家级风...

作者

  • 2篇肖玖金
  • 1篇张健
  • 1篇卢昌泰
  • 1篇李云
  • 1篇赵波
  • 1篇周鑫
  • 1篇罗熳丽
  • 1篇谢吉庆
  • 1篇魏洪

传媒

  • 2篇浙江农林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不同坡位柳杉人工林夏季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被引量:3
2016年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088m,987m和830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I,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I最低,分别为1.35×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升而减少,各样地有大于43%的土壤动物个体分布在0~5cm土层(凋落物层除外),有大于72%的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在凋落物层;除Simpson优势度指数(C)外,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同时,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群落Sorenson相似性系数较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波动更大,表明坡位对柳杉人工林下土壤动物群落各类群的相对数量影响较类群数的影响大。
肖玖金林宏贵周鑫尤花李云张健
关键词:土壤生物学柳杉人工林坡位土壤动物
四川盆周西缘山地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被引量:6
2017年
为了解典型人工林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特征,于2013年5月、7月、9月和11月中旬对四川盆周西缘山地的楠木Phoebe zhennan人工林、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yroboides人工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和次生林4种林型下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试验共捕获跳虫1 496头,隶属于11科。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个体密度与类群数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其中,跳虫个体数和类群数均以柳杉林最高,分别为768头和11科,以次生林最低,分别为86头和6科。各林型均以长角蚍兆科Entomobryidae,等节蚍兆科Isotomidae和圆蚍兆科Sminthuridae为优势类群,其个体数所占比例均在82%以上。研究显示,各林型凋落物层跳虫密度和类群数并不与凋落物蓄积量一致,说明凋落物蓄积量对跳虫密度及类群数没有决定性的影响;相似性分析显示,除柳杉和楠木相似性系数在7月达最高外,不同林分间相似性系数最高值均出现在9月,最小值分别出现在5月和7月。
肖玖金尤花罗熳丽赵波卢昌泰魏洪谢吉庆
关键词:人工林凋落物层跳虫群落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