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4101110005)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王中全崔晶任会均刘若丹姜鹏更多>>
相关机构:郑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徽省芜湖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旋毛虫
  • 4篇旋毛虫幼虫
  • 4篇肠上皮
  • 4篇肠上皮细胞
  • 3篇蛋白
  • 3篇细胞
  • 2篇蛋白变化
  • 2篇旋毛虫病
  • 2篇血清
  • 2篇血清学
  • 2篇血清学诊断
  • 2篇正常小鼠
  • 2篇肽酶
  • 2篇小肠上皮
  • 2篇小肠上皮细胞
  • 2篇小鼠
  • 2篇毛虫
  • 2篇发育观察
  • 2篇氨基肽酶
  • 2篇BLOT

机构

  • 8篇郑州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安徽省芜湖市...

作者

  • 6篇崔晶
  • 6篇王中全
  • 4篇刘若丹
  • 4篇任会均
  • 2篇姜鹏
  • 2篇陈雨
  • 2篇龙绍蓉
  • 2篇范思洋
  • 2篇陈梦欢
  • 2篇田翔宇
  • 1篇井丰军
  • 1篇王蕾
  • 1篇刘莉娜
  • 1篇张雅兰
  • 1篇王斌
  • 1篇李小红
  • 1篇张帅兵
  • 1篇杨威

传媒

  • 5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6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应用RNA干扰技术对旋毛虫蛋白酶体β7亚基基因功能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研究旋毛虫蛋白酶体β7亚基(T.spiralis proteasome subunit beta type-7,Tspst)的基因功能。方法通过浸泡法将Tspst特异性的dsRNA(dsRNA-Tspst)导入旋毛虫肌幼虫体内,应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经dsRNA-Tspst浸泡处理后幼虫Tsps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体外培养观察Tspst基因沉默对幼虫存活的影响。将dsRNA浸泡后的幼虫经口接种小鼠,观察Tspst基因沉默对幼虫发育、存活及雌成虫生殖力的影响。结果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旋毛虫幼虫经40ng/μl dsRNA浸泡处理后Tsps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分别下降71.87%和61.9%(P<0.05)。dsRNA浸泡处理组、Lip2000和PBS对照组幼虫的死亡率分别是33.4%、35%和35.4%(χ2=0.118,P>0.05)。将dsRNA浸泡的幼虫接种小鼠后6d,肠道成虫与35d肌幼虫的减虫率分别为26.51%和38.34%。dsRNA浸泡处理组、Lip2000和PBS对照组幼虫感染小鼠收集的雌虫体外培养72h新生幼虫产量分别是53.26±3.99、50.80±3.08和53.70±2.57条(P>0.05)。结论 dsRNA可明显抑制Tspst基因的表达及幼虫在小鼠体内的发育和存活。
张帅兵崔晶杨威姜鹏刘若丹任会均王中全
关键词:旋毛虫RNA干扰DSRNA
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Tsp10多肽免疫血清在体外对旋毛虫侵入肠上皮细胞及幼虫发育的影响。方法将不同免疫血清与含有旋毛虫肠道感染性幼虫的半固体培养基混合后,接种至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单层上,37℃5%CO2培养2h、36h时分别观察幼虫侵入率、细胞单层受损面积及发育至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免疫荧光试验检测受损肠上皮细胞中的旋毛虫抗原。结果幼虫在半固体培养基培养2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的幼虫侵入率与细胞单层受损面积(46.3%,24.3mm^2)均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94.1%,65.3mm^2)及正常小鼠血清组(92.5%,65.7mmz)(P〈0.01);培养36h时,Tsp10多肽免疫血清组Ⅱ~Ⅳ期幼虫的百分比(16%)亦明显低于T7噬菌体免疫血清组(37%)及正常小鼠血清组(38%)(P〈0.01)。Tsp10多肽及ES抗原免疫血清的免疫荧光试验结果显示,受损的IEC呈亮绿色荧光,而应用T7噬菌体免疫血清及正常小鼠血清时则为阴性。结论Tsp10多肽免疫血清可阻止部分旋毛虫幼虫对肠上皮细胞的侵入与发育,Tsp10可能是旋毛虫的主要侵入蛋白之一。
任会均井丰军刘若丹王斌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免疫血清肠上皮细胞
旋毛虫幼虫侵入小鼠肠上皮细胞后细胞蛋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幼虫侵入前后小鼠肠上皮细胞蛋白的变化,筛选幼虫侵入相关蛋白。方法将旋毛虫感染性幼虫接种至小鼠小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单层,于37℃5%CO2条件下培养2h,提取细胞蛋白,进行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并与正常IECs细胞蛋白比较。结果 SDS-PAGE分析表明,IECs与感染性幼虫共孵育后的IECs蛋白带数为44条,与正常IECs对照组的相同;Western blot显示,正常IECs蛋白不能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与幼虫共孵育后的IECs蛋白有16个组分带能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分子质量单位分别为125、118、106、98、70、64、50、47、46、40、34、33、31、29、27、26ku。结论小鼠IECs与旋毛虫幼虫共培养可产生能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细胞蛋白,该组蛋白可能是旋毛虫侵入相关蛋白。
田翔宇刘若丹任会均陈梦欢范思洋陈雨李小红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肠上皮细胞WESTERNBLOT
旋毛虫幼虫体外侵入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及发育观察
2013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幼虫在体外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侵入及发育情况。方法将旋毛虫肌幼虫在小鼠胆汁中孵育2h,然后分别以不同密度(1.7条/cm2、4.2条/cm2及10.4条/cm2)接种不同类型培养基及不同面积培养板(9.6cm2和3.8cm2),在37℃5%CO2条件下培养,观察幼虫存活与发育情况。结果幼虫在半固体培养基+IECs中培养36h,发育至2~4期幼虫的百分率为30.93%,而在单纯半固体培养基与DMEM完全培养基+IECs中均不能发育为2~4期幼虫(P<0.01);半固体培养基+IECs中培养7d,低、中、高密度组虫体存活率分别为31.44%、7.82%和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密度幼虫在两种培养板(9.6cm2和3.8cm2)培养7d,发育至成虫的百分率分别为33.29%和26.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仅在9.6cm2培养皿中观察到雄虫和受孕的雌虫。结论旋毛虫肌幼虫低密度接种大面积半固体培养基+IECs培养板培养,可发育至成虫。
刘若丹王中全任会均龙绍蓉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小肠上皮细胞
旋毛虫幼虫侵入胃上皮细胞后虫体与细胞蛋白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旋毛虫幼虫对胃上皮细胞的侵入及侵入前后虫体与细胞蛋白的变化,筛选幼虫侵入相关蛋白。方法将旋毛虫感染性幼虫接种至胃上皮细胞(SGC-7901)单层,37℃5%CO2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后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幼虫侵入情况;培养18h后分别提取虫体与细胞蛋白,进行SDS-PAGE与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旋毛虫幼虫培养6h时已侵入细胞单层,18h在幼虫头端与尾端可见鞘的形成。SDS-PAGE结果表明,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比仅在培养基中培养的幼虫增加了3条蛋白带,减少了4条蛋白带;细胞与幼虫共培养后细胞蛋白增加了3条蛋白带,减少了2条蛋白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虫体蛋白多了3条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反应带(58、21、18ku),少了3条反应带(98、86、31ku);细胞与幼虫共培养后细胞蛋白多了6条被旋毛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反应带(96、62、40、34、29、22ku),少了2条反应带(98、15ku)。结论旋毛虫幼虫可侵入体外培养的胃上皮细胞单层;幼虫与细胞共培养后增加的被感染鼠血清识别的虫体与细胞蛋白可能是幼虫分泌的侵入相关蛋白。
王蕾崔晶田翔宇陈梦欢范思洋陈雨刘莉娜姜鹏王中全
关键词:旋毛虫胃上皮细胞SDS-PAGEBLOT
旋毛虫氨基肽酶的表达及其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研究旋毛虫氨基肽酶(TsAP)重组蛋白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通过RT-PCR扩增旋毛虫氨基肽酶(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AP,测序及酶切鉴定后转化E.coli BL21,以异丙基β-D-硫代半...
张雅兰李灵鸽王莉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旋毛虫病氨基肽酶ELISA血清学诊断
文献传递
旋毛虫氨基肽酶的表达及其血清学诊断价值的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旋毛虫氨基肽酶(TsAP)基因重组质粒,表达重组TsAP蛋白,评价该蛋白的血清学诊断价值。方法通过RT-PCR扩增TsAP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GEX-6p-1-TsAP,测序及酶切鉴定后转化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GST Sefinose Resin(BBI)亲和层析纯化后应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进行鉴定。应用旋毛虫重组rTsAP蛋白ELISA(rTsAP-ELISA)对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进行检测,观察旋毛虫感染小鼠后不同时间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并与旋毛虫肌幼虫ES抗原ELISA(ES-ELISA)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构建的重组表达载体pGEX-6p-1-TsAP能表达TsAP蛋白。SDS-PAGE结果显示,rTsAP的分子质量单位约为80ku,以IPTG诱导4h后表达量最大。rTsAP-ELISA及ES-ELIS对旋毛虫感染小鼠血清的抗体检出率均为100%(40/40),与曼氏裂头蚴、弓形虫感染小鼠及正常小鼠血清均无交叉反应,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93.75%(15/16)和50.00%(8/16)(P<0.05)。rTsAP-ELISA与ES-ELISA对旋毛虫感染2周的小鼠血清抗体检出率分别为50.00%(11/22)和81.82(18/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感染后6周抗体检出率均达100%。结论重组TsAP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但与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血清有较高的交叉反应。
张雅兰李灵鸽王莉龙绍蓉王中全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旋毛虫病氨基肽酶ELISA血清学诊断
旋毛虫幼虫体外侵入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及发育观察
目的:观察旋毛虫幼虫在体外对正常小鼠肠上皮细胞(intestinal epithelial cells,IECs)的侵入及发育情况。方法:将旋毛虫肌幼虫在小鼠胆汁中孵育2 h,然后分别以不同密度(1.7条/cm、4.2条...
刘若丹王中全任会均龙绍蓉崔晶
关键词:旋毛虫小肠上皮细胞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