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10B060900016)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平曹杰孙政张伟健曾山崎更多>>
相关机构:广州医科大学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肠癌
  • 3篇直肠
  • 3篇直肠癌
  • 3篇结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藤黄酸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内皮生长因子
  • 2篇结肠癌
  • 2篇结直肠
  • 2篇结直肠癌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新生血管
  • 1篇新生血管生成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生成

机构

  • 3篇广州市第一人...
  • 3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曹杰
  • 6篇杨平
  • 4篇孙政
  • 4篇张伟健
  • 3篇李旺林
  • 3篇张通
  • 3篇曾山崎
  • 2篇王强
  • 2篇肖焕擎
  • 1篇陈熙文
  • 1篇连文
  • 1篇杨建荣
  • 1篇梁文龙
  • 1篇王成兴
  • 1篇魏建昌
  • 1篇陈转鹏
  • 1篇刘振邦
  • 1篇钟俊斌
  • 1篇陈华翠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肠埃希氏菌在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结肠炎恢复中的作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随着对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肠道正常菌群与肠道炎症的密切关系日益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评价肠道大肠埃希氏菌(E.coli)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肠道黏膜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BALB/c小鼠饮用含3.5%DSS的饮用水5 d,诱导小鼠急性结肠炎,模拟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空白对照组饮用未添加DSS的饮用水。饮用DSS的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1)单纯DSS处理组;(2)细菌耗竭小鼠(bacteria-depleted mice,BD小鼠)单纯DSS处理组;(3)细菌耗竭小鼠大肠埃希氏菌处理组。从4方面评价各组的处理反应:(1)一般情况:包括体重、疾病活动度(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结肠长度和重量;(2)组织病理评分;(3)化学比色法检测病变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活性;(4)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活化的核转录因子-κΒ(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结果:无E.coli处理的细菌耗竭小鼠难以从DSS诱导的肠炎中恢复。E.coli处理组和无E.coli处理组比较,大体评分、组织病理评分和MPO活性明显改善(P<0.05)。E.coli处理组NF-κB活性显著高于无E.coli处理组(均P<0.05)。结论:肠道正常菌群是肠道炎症恢复的必需条件。大肠埃希氏菌能够促进小鼠DSS结肠炎的恢复;该作用与促进NF-κB的活化有关。
李旺林曹杰肖焕擎张伟健杨平钟俊斌张通
关键词:炎症性肠疾病溃疡性结肠炎大肠埃希氏菌NF-ΚB
免疫功能对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以细胞激活蛋白-4(AP-4)mRNA为标志物检测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并探讨患者免疫功能在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作用。方法对7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594枚淋巴结,分别采用病理切片常规HE染色检测淋巴结转移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淋巴结AP-4 mRNA表达;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及同期16例健康自愿者(对照组)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ELISA法测定外周血中C3、C4、IgG、IgA、IgM含量。结果 (1)73例患者594枚淋巴结中,HE染色法检出有淋巴结转移者为21例132枚(22.22%),RT-PCR法检出有淋巴结微转移(AP-4 mRNA表达阳性)者45例317枚(53.37%),两种方法在淋巴结转移检出率(2=122.54,P<0.01)及检出阳性病例数(2=15.93,P<0.01)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明显受到抑制,术后患者免疫功能得到部分改善(P<0.05)。(3)28例淋巴结AP-4 mRNA表达阴性患者术前CD3+、CD4+及NK细胞活性、CD4+/CD8+比值、C3、IgG、IgA、IgM含量高于AP-4 mRNA表达阳性(即存在微转移)患者(P<0.05),而前者术前CD8+细胞活性水平低于后者(P<0.05)。结论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发生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关系密切,改善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对降低微转移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有积极意义。
杨建荣曹杰杨平王强孙政肖焕擎刘振邦张伟健
关键词: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免疫功能
藤黄酸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藤黄酸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生长增殖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表达的影响,探讨藤黄酸可能的抗肿瘤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藤黄酸干预结直肠癌LOVO细胞,分别于12、24、36 h后应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NGPTL4蛋白表达。结果藤黄酸对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P<0.05)。藤黄酸阻滞LOVO细胞于G2/M期,阻滞作用呈现浓度依赖性(P<0.05)。高浓度藤黄酸能够诱导LOVO细胞凋亡(P<0.05)。藤黄酸抑制LOVO细胞ANGPTL4蛋白表达,ANGPTL4蛋白表达随藤黄酸作用浓度的增加而减少(P<0.05)。结论藤黄酸能够抑制结直肠癌LOVO细胞的生长和增殖,阻滞LOVO细胞于G2/M期,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NGPTL4表达相关。
魏建昌曹杰杨平曾山崎王成兴邱旭彬陈华翠
关键词:藤黄酸结直肠癌
直肠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与VEGFR-2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5例直肠癌患者(化疗组)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与VEGFR-2的表达水平,并与45例正常健康人(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化疗组新辅助化疗前血清VEGF、VEGFR-2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新辅助化疗8周后,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组VEGF、VEGFR-2表达水平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降低程度明显高于稳定组(P均<0.01);稳定组化疗后VEGFR、VEGF-2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进展组化疗后VEGF、VEGFR-2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升高(P均<0.05)。化疗前VEGFR水平与VEGF-2表达呈正相关关系(P<0.01)。结论直肠癌患者血清中VEGFR、VEGF-2均高表达。测定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血清VEGFR、VEGF-2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临床判断化疗效果及肿瘤进程。
连文陈转鹏杨平廖述文孙政张伟健曾山崎曹杰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化疗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及血管生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藤黄酸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和肿瘤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及藤黄酸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藤黄酸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15 d后开始用不同浓度藤黄酸治疗,28 d后处死,测定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计算其抑瘤率;HE染色观察肿瘤坏死、微血管形态的变化;提取组织中总RNA和蛋白,RT-PCR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2 mRNA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中VEGFR2蛋白表达水平和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1)对照组,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移植瘤体积分别为(691±67.2)、(481±62.9)、(377±37.0)、(190±67.9)mm3,瘤质量分别为(0.681±0.072)、(0.473±0.062)、(0.377±0.044)、(0.192±0.068)g,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瘤体积、瘤质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藤黄酸低、中、高剂量组抑瘤率分别为31%、45%、72%;(2)HE染色可见藤黄酸组肿瘤组织出现凝固性坏死,肿瘤新生血管闭锁;(3)与对照组相比,藤黄酸组VEGFR2 mRNA表达丰度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并呈显著量效关系;(4)对照组MVD明显高于藤黄酸组(P<0.05)。结论藤黄酸能够抑制人结肠癌SW480细胞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能抑制结肠癌移植瘤内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抑制VEGFR2的表达有关。
梁文龙曹杰杨平李旺林廖述文张通陈熙文王强孙政
关键词:结肠癌藤黄酸SW480细胞新生血管生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光动力作用对人结肠癌细胞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光敏剂酞菁锌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对转录因子激活蛋白-4(AP-4)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方法评估光动力作用后SW480细胞的存活率,通过流式细胞技术、RT-PCR技术、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光敏剂酞菁锌光动力作用后对SW480细胞凋亡和AP-4基因表达等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酞菁锌光动力治疗对结肠癌细胞株SW480生长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其效应呈浓度和光照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SW480细胞呈G2/M期阻滞;SW480细胞的凋亡率随酞菁锌浓度增加逐步上升。2.0μg/mL酞菁锌光动力作用SW480细胞48 h后其AP-4 mRNA水平下降了81%,培养液上清液AP-4蛋白浓度下降了75.6%(P<0.01)。结论应用光敏剂酞菁锌光动力作用能有效抑制SW-480细胞AP-4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诱导细胞的凋亡,为结肠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
张通曹杰杨平李旺林孙政张伟健曾山崎
关键词:结肠癌酞菁锌光动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