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290222)

作品数:6 被引量:6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磊李晓玉徐敏杰方华军程淑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氮沉降
  • 2篇人工林
  • 2篇大气氮沉降
  • 1篇氮素
  • 1篇地表径流
  • 1篇亚热带
  • 1篇氧化亚氮排放
  • 1篇有效性
  • 1篇幼龄
  • 1篇郁闭
  • 1篇郁闭度
  • 1篇植物多样性
  • 1篇森林土
  • 1篇森林土壤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水土
  • 1篇水土保持
  • 1篇水土保持效应
  • 1篇同位素标记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于贵瑞
  • 2篇程淑兰
  • 2篇方华军
  • 2篇申卫军
  • 2篇徐敏杰
  • 2篇饶兴权
  • 2篇李晓玉
  • 2篇王磊
  • 1篇温学发
  • 1篇樊金娟
  • 1篇王永生
  • 1篇张心昱
  • 1篇林永标
  • 1篇孙晓敏
  • 1篇刘素萍
  • 1篇李林森
  • 1篇党旭升
  • 1篇何念鹏
  • 1篇部金凤
  • 1篇耿静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中国水土保持...
  • 1篇Ecolog...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北方温带森林不同海拔梯度土壤碳矿化速率及酶动力学参数温度敏感性被引量:23
2016年
采集长白山脉龙岗支脉老秃顶子南坡3个不同海拔梯度森林(岳桦林、针阔混交林、红松林)土壤,进行室内温度梯度培养试验,研究土壤碳矿化速率((Cmin))和土壤,β-1,4-葡萄糖苷酶(βG)动力学参数及温度敏感性.结果表明:海拔和温度对(Cmin)均有显著影响,3种森林土壤(Cmin)均随着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加,且岳桦林土壤(Cmin)最高.3种森林土壤碳矿化速率温度敏感性[Q(10(Cmin)]大小为岳桦林〉红松林〉针阔混交林,但差异不显著.3种森林土壤βG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Vmax)和米氏常数(Km)均随培养温度升高而增加,Vmax的温度敏感性[Q10(Vmax)]为1.78-1.90,Km的温度敏感性[Q10(Km)]为1.79-2.00.岳桦林Q10(Vmax)/Q10(Km)值显著高于红松林和针阔混交林,表明高海拔岳桦林土壤有机碳水解酶动力学参数受温度升高影响最大.
樊金娟李丹丹张心昱何念鹏部金凤王情孙晓敏温学发
关键词:酶动力学温度敏感性温带森林
氮素类型和剂量对寒温带针叶林土壤N2O排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大气氮沉降输入会增加森林生态系统氮素有效性,进而改变土壤N_2O产生与排放,然而有关不同氮素离子(氧化态NO_3^--N与还原态NH_4^+-N)沉降对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知之甚少。以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为研究对象,构建了3种类型(NH_4Cl、KNO_3、NH_4NO_3)和4个施氮水平(0、10、20、40 kg N hm^(-2)a^(-1))的增氮控制试验,利用流动化学分析仪和静态箱-气相色谱法4次/月测定凋落物层和矿质层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大气界面N_2O净交换通量以及相关环境因子,分析施氮类型和剂量对土壤氮素有效性、土壤N_2O通量的影响探讨氮素富集条件下土壤N_2O通量的环境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施氮类型和剂量均显著影响土壤无机氮含量,土壤NH_4^+-N的积累效应显著高于NO_3^--N。施氮一致增加寒温带针叶林土壤N_2O排放,NH_4NO_3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增幅为442%-677%,高于全球平均水平(134%)。土壤N_2O通量与土壤温度、凋落物层NH_4^+-N含量正相关,且随着施氮水平增加而增加。结果表明大气氮沉降短期内不会导致寒温带针叶林土壤NO_3^--N大量流失,但会显著促进土壤N_2O的排放。此外,外源性NH_4^+和NO_3^-输入对土壤N_2O排放的促进作用具有协同效应,在未来森林生态系统氮循环和氮平衡研究中应该区分对待。
耿静程淑兰方华军于贵瑞徐敏杰王磊李晓玉司高月何舜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主控因子
南亚热带不同类型人工林的水土保持效应被引量:5
2018年
为了探讨不同类型植被恢复过程中的水土保持效应,本文基于设在鹤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与研究站的9个地表径流场6年水文监测,研究了不同植被类型恢复过程中的水土流失特征。结果表明:幼龄人工林地表径流系数大小为:尾叶桉林(EU1)<10物种混交林(M1)<厚荚相思林(AC)<30物种混交林(M2)<红椎(CH),成熟人工林地表径流系数:荷木林(SS)<窿缘桉(EU)<马占相思(AM)<马尾松林(PM),成熟林6年平均径流量较幼龄林减少64.2%。幼龄人工林年平均推移质排序为AC
孙聃刘素萍申卫军饶兴权郭志峰李永强
关键词:南亚热带地表径流水土保持
Quantifying the short-term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 using a power function model
2017年
Introduction: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Rh,an indicator of soil organic carbon decomposition)is an important carbon efflux of terrestrial ecosystems.However,the dynamics of soil Rh and its empirical relations with climatic factors have not been well understood.Methods:We incubated soils of three subtropical forests at five temperatures(10,17,24,31,and 38°C)and five moistures(20,40,60,80,and 100%water holding capacity(WHC))over 90 days.Rh was measured throughout the course of the incubation.Three types of models(log-linear,exponential,and power model)were fitted to the measurements and evaluated based on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r2)and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AIC)of the model.Further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derive the empirical relations between model parameters and the two climatic factors.Results:Among the three models,the power function model(Rh=R1 t−k)performed the best in fitting the descending trend of soil Rh with incubation time(r2>0.69 for 26 of 30 models).Both R1 and k generally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soil temperature but varied quadratically with soil moisture in the three forest soils.Conclusions: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the power function model was much more accurate than the exponential decay model in describing the decomposition 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SOC)in mineral soils of subtropical forests.The empirical relations and parameter values derived from this incubation study may be incorporated into process-based ecosystem models to simulate Rh responses to climate changes.
Weiping ZhouJinhong HeDafeng HuiWeijun Shen
关键词:MOISTURETEMPERATURE
我国南方4种常见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1
2022年
为了解长期植被恢复的成熟人工林林下植物组成与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广东鹤山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南亚热带人工林生态系统,对环境相似(坡度、坡向、海拔)、30 a生4种类型人工林(桉树混交林、马占相思纯林、乡土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林下植物组成和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Pielou指数)特征。结果表明,人工林林下植物类型丰富,均可形成乔-灌-草垂直结构;4种林型林下植物组成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桉树混交林与针叶混交林、马占相思纯林与乡土混交林的灌木层组成相似;桉树混交林与马占相思纯林、乡土混交林与针叶混交林的草本层组成相似,而桉树混交林与针叶混交林的草本层组成极不相似。林分类型影响林下植物多样性,马占相思纯林林下灌草多样性显著低于其他3种混交林(P<0.05),灌木物种数、个体数最少;针叶混交林林下物种丰富度最高。林分郁闭度与林下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P<0.001),林下植物分布与土壤养分含量相关,桉树混交林、马占相思纯林林下植物多样性与不同形态氮含量相关,有效磷、全磷影响乡土混交林林下物种的分布,针叶混交林受土壤酸碱度、全钾的影响较为明显。在4种人工林林下植物群落中,乡土混交林多样性,均匀度最高,优势度最低,具有更佳的保育和维持林下生物多样性功能。因此,乡土树种混交林更适用于生态公益林构建或对一些针叶林及外来树种纯林进行林分改造。
罗毓明谭向平邹晓君饶兴权林永标申卫军
关键词:人工林林下植物生物多样性郁闭度土壤因子
森林土壤氧化亚氮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5年
森林土壤N2O来源于土壤氮素的氧化还原反应,硝化、反硝化、硝化细菌反硝化以及化学反硝化是其产生的四个关键过程。当前,氮素富集条件下森林土壤N2O排放存在硝化和反硝化主导作用之争,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模式以及微生物驱动机制尚不清楚。综述了森林土壤N2O来源的稳定性同位素拆分,森林土壤总氮转化和N2O排放对增氮的响应规律,增氮对N2O产生菌群落活性和组成的影响,并指出研究的薄弱环节与未来的研究重点。总体而言,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大气氮沉降增加的响应呈现非线性,包括初期无明显响应、中期缓慢增加和后期急剧增加三个阶段,取决于森林生态系统"氮饱和"程度。施氮会引起森林土壤有效氮由贫氮向富氮的转变,相应地改变了土壤硝化细菌和反硝化细菌群落丰度与组成,进而影响土壤N2O排放。由于森林土壤N2O排放监测、土壤总氮转化和N2O产生菌群落动态研究多为独立进行的,难以阐明微生物功能群与N2O排放之间的耦合关系。未来研究应该有机结合15N-18O标记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准确量化森林土壤N2O的来源,揭示森林土壤N2O排放对增氮的非线性响应机理。
方华军程淑兰于贵瑞王永生徐敏杰党旭升李林森王磊李晓玉司高月
关键词:大气氮沉降氧化亚氮排放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同位素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