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4)

作品数:169 被引量:950H指数:15
相关作者:侯吉瑞岳湘安赵凤兰李兆敏蒲春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6篇石油与天然气...
  • 5篇理学
  • 3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0篇油藏
  • 26篇油田
  • 26篇采收率
  • 25篇低渗
  • 21篇压裂
  • 21篇驱油
  • 18篇低渗透
  • 14篇调剖
  • 13篇低渗透油藏
  • 12篇提高采收率
  • 12篇非均质
  • 12篇储层
  • 11篇封堵
  • 10篇渗透率
  • 10篇稠油
  • 9篇影响因素
  • 9篇水平井
  • 9篇平井
  • 8篇调驱
  • 7篇驱油效率

机构

  • 89篇中国石油大学...
  • 42篇中国石油天然...
  • 34篇中国石油大学...
  • 33篇中国石油
  • 23篇东北石油大学
  • 22篇教育部
  • 20篇中国石油化工...
  • 11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海油田服务...
  • 7篇中国石化
  • 5篇中海石油(中...
  • 4篇延长油田股份...
  • 3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大庆油田有限...
  • 2篇西安石油大学
  • 2篇川庆钻探工程...
  • 2篇中石油新疆油...
  • 2篇中国软件与技...
  • 2篇中国石油长庆...

作者

  • 29篇侯吉瑞
  • 21篇岳湘安
  • 18篇赵凤兰
  • 16篇李兆敏
  • 16篇蒲春生
  • 13篇吴文祥
  • 10篇张立娟
  • 9篇李松岩
  • 8篇蒋建方
  • 8篇张栋
  • 7篇吴飞鹏
  • 6篇何顺利
  • 6篇田树宝
  • 6篇李冉
  • 5篇刘静
  • 5篇刘伟
  • 4篇李宾飞
  • 4篇冷光耀
  • 4篇李实
  • 4篇马云飞

传媒

  • 23篇油田化学
  • 19篇科学技术与工...
  • 14篇油气地质与采...
  • 11篇大庆石油地质...
  • 9篇西安石油大学...
  • 7篇石油化工高等...
  • 6篇特种油气藏
  • 5篇断块油气田
  • 5篇油气井测试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应用化工
  • 4篇石油钻采工艺
  • 4篇石油地质与工...
  • 3篇石油勘探与开...
  • 3篇重庆科技学院...
  • 3篇复杂油气藏
  • 2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日用化学工业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石油工业技术...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21篇2016
  • 33篇2015
  • 28篇2014
  • 31篇2013
  • 31篇2012
  • 5篇2011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碱二元体系在孤东七区油藏流变性和界面活性分布被引量:4
2012年
为更好地揭示无碱二元体系在油藏中性能损失规律,结合胜利孤东七区非均质强、储层结构疏松等油藏条件,在不同长度岩心中开展二元体系溶液渗流实验。通过进行聚合物溶液对表面活性剂界面活性以及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黏度的影响来研究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并在不同长度岩心出口端取采出液,测试不同位置处黏度与界面张力的变化研究该二元体系溶液在近井和油藏流变性和界面活性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加入聚合物溶液后,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变化规律与单一表面活性剂相似,但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时间要长;表面活性剂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不大,二元体系能保持良好的增黏特性;渗流开始时,二元体系A和B黏度保留率较单一聚合物溶液要高,而界面活性主要损失在近井地带(相对距离肚20%),并在相对距离60%~100%处达到稳定;渗流达到稳定时,二元体系黏度保留率在0~20%处从100%降为84.2%,并在油藏深部分布均匀,受到相对距离的影响不大,二元体系与油滴间的界面张力在60%时达到稳定。
吴志伟岳湘安赵方剑刘青李晓胜张立娟
关键词:流变性
基于数字岩心的致密砂岩储层流体赋存空间定量计算被引量:1
2016年
在对FIBSEM图像进行数字岩心重构的基础上,分别探讨了岩心的静态属性和动态属性。静态属性主要考虑了孔隙度、连通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等表征几何特征和拓扑结构的参数;动态属性考虑了可动流体空间和束缚水、残余油等渗流属性。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砂岩的岩石矿物组分呈现板结状,矿物颗粒难以区分,岩心内的孔隙形状复杂多变,分布均呈现一定的非均质性。根据是否连通及是否参加流动等标准对样品内的孔隙进行了划分及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孔隙结构越复杂、小孔隙占比越高,则残余油体积越高,难动用储量越大,采收率越低。
郭雪晶何顺利
关键词:数字岩心微观孔隙结构束缚水残余油
二元复合体系组分对乳状液类型及稳定性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试验模拟二元复合驱油体系及地层中原油形成乳状液条件,通过对室内模拟形成的乳状液。通过单一变量法改变形成乳状液所需的二元复合体系及原油的浓度,分别研究各变量对乳状液的稳定性及乳状液类型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对形成乳状液类型影响最大的是油水比。对于乳状液稳定性,O/W型乳状液中聚合物对乳状液体系稳定起到积极作用,活性剂浓度高于50 mg/L时起到消极作用;W/O型乳状液中聚合物不利于乳状液稳定性,活性剂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乳状液稳定性由消极作用转变为积极作用。
吴文祥董雯婷吴鹏
关键词:乳状液稳定性二元复合体系
二元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影响因素及组分用量界限研究
2015年
为了更好的揭示BS无碱二元复合体系形成10-3数量级界面张力的组分用量界限,在大庆油田油藏温度、配制水矿化度等油藏条件下,利用Texas-500型旋滴界面张力仪对二元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因素进行表征。对聚合物分子量、浓度以及活性剂浓度进行正交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及浓度对界面张力影响较大;活性剂用量影响较小,质量浓度低至0.05%亦可形成10-3数量级;随着配置水矿化度及剪切作用强度增加界面张力均呈现凹槽式变化。
张栋吴文祥
关键词:超低界面张力
考虑井筒压降的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为了明确水平井筒内流动对出水时机的影响,基于油藏渗流与井筒管流耦合方法,研究了考虑井筒压降的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分析了见水时间随水平井产量、水平井筒长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受井筒压降作用,从水平井趾端到跟端,油藏向水平井筒流入量逐渐增大,与不考虑压降模型相比,见水时间提前;提高水平井产量使见水时间提前,水平井产量超过20 m3/d时,见水时间计算中忽略井筒压降将造成明显误差,产量越高,误差越大;水平井长度增加,见水时间推迟,水平井长度超过400 m时,井筒压降对见水时间产生明显影响,使见水时间随长度变化速度减慢,水平井长度超过2 000 m后,受压降作用,见水时间不再随长度变化.实际生产条件下,井筒压降对见水时间作用显著,底水油藏开发决策中应考虑其影响.
李立峰岳湘安张立娟
关键词:底水油藏水平井见水时间井筒压降
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渗透率适应性评价及调驱机理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水驱油田开发中后期,通常会形成高渗窜流通道,具有水驱效率低的特点,颗粒调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封堵高渗窜流通道,改善水驱效果。为此,对一种新型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及其渗透率适应性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封堵实验表明,对于渗透率为9 000~12 000 m D的砂管模型,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封堵后渗透率降至250 m D左右,水驱压力梯度为123.1~138.1 k Pa/m,具有较好的封堵效果。驱油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能够大幅度提高非均质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但仅适用于渗透率级差在20(20 000 m D/1 000 m D)以内的砂管模型,在水驱的基础上,高渗砂管模型的采出程度可提高32.44%~48.93%,低渗砂管的采出程度可提高11.58%~48.80%。微观可视化机理分析实验表明,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具有填充封堵、架桥封堵、黏接封堵的功能。该研究可为自组装颗粒调驱技术提供数据及理论基础。
安昊盈侯吉瑞程婷婷
关键词:渗透率封堵性能封堵机理
色谱分离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的影响及对策被引量:3
2016年
针对三元复合驱由于存在色谱分离现象而改变了体系原有性质的问题,利用实验室优选超低界面张力的三元复合体系进行填砂管流动实验,展开色谱分离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的研究。以"突破时间"和"产出时差"两个参数描述色谱分离程度,测定每次出口端采出液120min时的界面张力。研究表明:复合体系中的三种化学剂间存在色谱分离现象,聚合物最早突破,表面活性剂最后突破;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之间的色谱分离程度最明显,聚合物与碱之间的色谱分离程度最小;色谱分离使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由10-3数量级增加到10-2数量级,影响了三元复合体系的驱油效果,因此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地层中的损失将成为降低色谱分离程度的主要措施。采用槐糖脂作为牺牲剂代替部分表面活性剂放在三元复合体系前注入地层,可以有效降低色谱分离的影响,更有效地提高最终采收率。
任佳维吴文祥张栋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色谱分离三元复合体系采收率驱油效果牺牲剂
多孔介质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溶液有效黏度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聚合物溶液在驱油过程中的黏性损失直接影响其波及效果,模拟研究聚合物溶液在岩心中黏度损失具有重要意义。使用特定聚合物HPAM溶液在不同尺度岩心中渗流达到稳定,采用面积积分法,建立剪切作用对黏度损失贡献率的变化规律曲线。结果表明,HPAM溶液在近井地带高速流动时,剪切作用在黏度损失中的贡献率可达到100%,而对聚合物溶液渗流前缘影响较小,前缘黏度损失主要受滞留和水稀释作用的影响。质量浓度为1.5 gL的HPAM溶液与1.8 gL的相比,剪切作用易达到稳定,对黏度损失贡献率较小。
吴志伟何凯
关键词:贡献率
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体系的制备及调剖效果评价被引量:10
2012年
针对含油污泥调剖剂注入困难和容易二次采出的问题,采用SEM测定并分析了胜利油田含油污泥微观形貌和组成特征。分析了不同类型分散剂对含油污泥分散特性的影响,优选出分散剂Na2CO3的适宜加量为0.8%~1.0%。通过流变性实验分析了4种悬浮剂对含油污泥悬浮性能的影响,确定出适宜的悬浮剂及其加量;在此基础上加入成胶剂和引发剂制成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体系。测定了含油污泥凝胶调剖剂的断裂应力,并通过物理模拟实验评价了调剖效果。结果表明,在储层条件下生成的凝胶型含油污泥调剖剂不会发生脆性破坏,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5.5%。
曹毅岳湘安杨舒然李晓胜王敏郝丽丽
关键词:含油污泥悬浮剂流变性能调剖效果
碱和盐存在时振动影响乳状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在化学驱油过程中原油的乳化有利于其被驱出。形成的乳状液的稳定性受碱、盐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用石油磺酸盐与原油制备乳状液时,与NaOH和NaHCO3相比,Na2CO3加入后可与石油磺酸盐产生较好的协同效应。56℃下无外加振动时,浓度为0.30%的Na2CO3与0.45%的石油磺酸盐复配时和原油制备的乳状液的2 h脱水率为22.8%;加载振动时,当最优振动参数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振动时间分别为20 Hz、0.5 m/s2、25 min时,乳状液最稳定,脱水率降至16.4%。当乳状液中含有无机盐时,其稳定性会有所变化。无机盐引发乳状液破乳的能力依次为:AlCl3>FeCl3>CaCl2>MgCl2>NaCl。在相同盐浓度下,以最优振动参数加载振动时,会对乳状液的稳定性产生影响。与无外加振动时相比,NaCl、AlCl3和FeCl3对应的乳状液稳定性有所增强;CaCl2和MgCl2对应的乳状液稳定性减弱。
尚校森蒲春生刘静吴飞鹏
关键词:乳状液稳定性振动无机盐
共18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