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A-0209-13-0501-1)

作品数:5 被引量:36H指数:3
相关作者:潘灵芝李曰嵩杨红胡松肖文军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海洋局上海海洋大学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FVCOM
  • 2篇溢油
  • 2篇数值模拟
  • 2篇GNOME
  • 2篇长江口
  • 2篇值模拟
  • 1篇渔场
  • 1篇深水航道
  • 1篇生态
  • 1篇生态环境
  • 1篇数值模拟研究
  • 1篇台湾暖流
  • 1篇拖曳系数
  • 1篇排污
  • 1篇排污口
  • 1篇漂移
  • 1篇鲐鱼
  • 1篇污染
  • 1篇污染物
  • 1篇污染物扩散

机构

  • 5篇上海海洋大学
  • 5篇国家海洋局
  • 3篇教育部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 5篇李曰嵩
  • 5篇潘灵芝
  • 3篇杨红
  • 1篇严利平
  • 1篇肖文军
  • 1篇陈新军
  • 1篇胡松

传媒

  • 2篇海洋湖沼通报
  • 1篇海洋学报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上海海洋大学...

年份

  • 5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长江河口内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构建了海洋与溢油模型相耦合的长江河口的溢油轨迹预报系统,海洋模型能较好模拟该海域的表层流场;溢油模型采用拉格朗日和随机游走的油粒子追踪法,可快速预测油粒子的漂移扩散轨迹和扫海面积。研究表明,大潮时溢油的油粒子的分布范围和扫海面积均比小潮时刻大,在南支溢出的油粒子会漂移到南、北港和南、北槽,对生态环境危害最大,会影响陈行和青草沙两大水库取水口,并对中华鲟和九段沙湿地保护区产生潜在的生态危害;在北支溢出的油粒子主要分布在北支水道和两岸,如果溢油点位于上段会倒灌进南支水道,将会产生较大的生态危害;在南港溢出的油粒子会漂移到南北槽,不会对两大水库和中华鲟保护区产生危害,但会对九段沙保护区造成潜在的危害;在北港溢出的油粒子则会漂移到崇明岛外海,且扩散范围很大,只对中华鲟保护区造成危害。
李曰嵩潘灵芝
关键词:溢油长江口生态环境FVCOMGNOME
长江口海域污染物入海扩散模拟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长江口地形复杂,水动力过程也极为复杂,模拟污染物的三维扩散也十分困难。本文基于三维海洋模型FVCOM和示踪剂扩散技术,模拟上海市石洞口、竹园、白龙港和新和4大排污口的污染物质在长江口的扩散分布,分析污染物在水体表层、中层、底层的扩散特性及其影响范围。研究表明长江口污染物的扩散在垂向上分布差异不大,在长江口内污染物由于受到长江径流影响较大,虽然水平分布存在往复运动的现象,但总体趋势是向长江口扩散的。当污染物流出长江口以后,受潮流的影响较大,逐渐向外海扩散,最终部分污染物会扩散进杭州湾,排污口的污染物质会对排污口沿岸、上海中华鲟自然保护区上海九段沙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造成生态影响,对上海市的饮用水源地不会造成影响。
李曰嵩潘灵芝杨红
关键词:排污口污染物扩散FVCOM长江口
风对黄海绿潮藻漂移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利用海洋模型,对绿潮漂移路径的黄海海域进行模拟,在绿潮漂移模型中采用不同风拖曳系数,并结合遥感图像,分析风在绿潮漂移中起到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绿潮漂移过程中,风对绿潮的拖曳作用不能忽略,在日照至青岛海域,风对绿潮的拖曳系数应取0.015,风对绿潮的漂移距离有一半的贡献率,应当是风和流的共同作用使绿潮逐渐聚集。
李曰嵩潘灵芝肖文军胡松杨红
关键词:FVCOM拖曳系数漂移
长江口深水航道内溢油轨迹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14年
耦合海洋和溢油模型,建立起1个适用于长江口深水航道内溢油轨迹预报模型。海洋模型考虑了深水航道中导堤丁坝的影响,能够较好地模拟深水航道内流场,使物理场更加可信;溢油模型采用前国际上常用的随机游走和拉格朗日油粒子追踪法,预测油粒子的漂移扩散轨迹和扫海面积。研究表明:在深水航道中段发生的溢油事故,油粒子的漂移分布和扫海面积受导堤丁坝和流场的共同影响,涨急时刻溢油24h后油粒子的分布和扫海主要分布在导堤丁坝附近,落急时刻溢油的油粒子则大部分分布于导堤丁坝外,扫海面积也比涨急时刻大,对九段沙自然保护敏感区域产生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影响。本文用数值实验的方法验证了海洋模型中考虑导堤丁坝与不考虑导堤丁坝相比,溢油轨迹预测是有差别的,考虑了导堤丁坝会对油粒子在导堤丁坝附近的漂移和扩散起阻挡约束和聚集的作用,没有考虑导堤丁坝的溢油扫海面积增大。
李曰嵩潘灵芝杨红
关键词:溢油深水航道数值模拟FVCOMGNOME
基于个体模型的东海鲐鱼渔场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11
2014年
鲐鱼Scomber japonicus资源丰富,在我国近海渔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渔场的形成受海洋环境的制约,本文确定鲐鱼运动和物理环境之间的响应关系,建立起了基于个体的东海鲐鱼生长洄游模型。结果显示,鲐鱼集群分布与捕捞生产渔场基本吻合,鲐鱼聚集主要受台湾暖流、大陆沿岸水、黑潮影响,往往集群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并在冷暖交汇区温盐梯度大偏暖水一侧。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交汇的锋面附近、台湾暖流暖水舌前端、黑潮与中国大陆沿岸水形成的潮境区域均有大量的鲐鱼聚集,并形成渔场。产卵位置的变动使偏西产卵位置的鲐鱼由于受台湾暖流影响较大,鲐鱼会呈长带状大量聚集在台湾暖流和沿岸水的锋面附近,并使在台湾暖流暖水舌前端的聚集数量增多,而偏东的产卵的鲐鱼受黑潮影响较大,聚集分布范围较大,会使黑潮形成的锋面附近聚集数量增多,而使台湾暖水舌的前端的聚集量减少。正常产卵位置在生存率方面是最佳产卵位置。研究表明鲐鱼所处空间位置不同,会影响其集群的位置,用数值模型验证了物理环境会对鲐鱼的洄游和渔场的形成产生影响。
李曰嵩潘灵芝严利平陈新军
关键词:渔场补充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