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7CB512306)

作品数:47 被引量:277H指数:9
相关作者:孙中武李春波邵枫王玮文赵晶晶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3篇哲学宗教
  • 3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9篇血管
  • 9篇抑郁
  • 8篇认知功能损害
  • 8篇痴呆
  • 7篇轻度
  • 7篇轻度认知
  • 7篇轻度认知功能...
  • 7篇精神分裂症
  • 7篇分裂症
  • 6篇缺血
  • 4篇血清
  • 4篇血性
  • 4篇抑郁症
  • 4篇神经元
  • 4篇帕金森
  • 4篇帕金森病
  • 4篇皮质
  • 4篇皮质下
  • 4篇皮质下缺血性
  • 4篇老年

机构

  • 2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1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中国科学技术...
  • 7篇北京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同济大学附属...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蚌埠医学院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 1篇上海市杨浦区...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科学院自...
  • 1篇合肥市第一人...
  • 1篇北京大学第六...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22篇孙中武
  • 11篇李春波
  • 7篇邵枫
  • 5篇陈林
  • 5篇王玮文
  • 4篇崔慧茹
  • 4篇刘美
  • 4篇赵晶晶
  • 3篇金暕
  • 3篇龙吟
  • 3篇朱小群
  • 3篇梁栋
  • 3篇任娟娟
  • 3篇吴文源
  • 3篇林治光
  • 3篇董屹
  • 2篇何晓松
  • 2篇黄伊娜
  • 2篇王继军
  • 2篇翁旭初

传媒

  • 5篇安徽医科大学...
  • 5篇上海精神医学
  • 4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中华神经科杂...
  • 3篇国际神经病学...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中国行为医学...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安徽医学
  • 2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蚌埠医学院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临床精神医学...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国药房
  • 1篇生物物理学报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Scienc...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4
  • 4篇2012
  • 16篇2011
  • 7篇2010
  • 17篇2009
  • 3篇2008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精神分裂症与外周血清BDNF水平关系的系统综述(英文)被引量:7
2012年
背景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和病程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外周血清 BDNF 水平关系的研究结果不尽一致。目的 综合国内外研究,系统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清BDNF水平的特点。方法 我们采用 Cochrane 系统综述方法和 RevMan 5.1 软件筛选研究并提取数据。通过国内外电子检索系统的检索并对获得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追溯评估,共检出268篇相关文献。其中25篇(20篇英文,5篇中文)被纳入分析,它们为 2011 年 12 月底以前公开发表的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为不伴有其他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DNF的血清水平。系统综述的主要结局指标是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合并的标准化均数差值(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 SMD)。由两位评价者根据 GRADE 系统的方法独立评估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1 软件对研究的异质性、敏感性和可能的发表性偏倚进行检验。结果 累计 1663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1355 名对照纳入 Meta 分析。15 项被评估为低质量研究,10 项为极低质量研究。研究结果存在高度的异质性(I2=89%),但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异质性与人种、样本量、年龄、性别、入组前是否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以及研究质量等因素不存在相关性。由于研究间异质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SMD,结果为-0.74(95% CI, -0.99~-0.50; Z=5.99,p<0.001)。敏感性分析表明结果稳定性较好。无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 尽管统计结果强有力地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 BDNF 水平低于对照人群,但由于现有研究的质量较低以及各研究之间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异质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外周血 BDNF 浓度低的证据应属较"弱"。今后需要开展高质量的前瞻性研究,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并使用统一的入组标准和
崔慧茹金一王继军翁旭初李春波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精神分裂症BDNF血清随机效应模型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被引量:1
2011年
弥散张量成像技术(DTI)是一种新的磁共振成像技术,是目前在活体上无创定量测量脑白质纤维完整性的唯一方法。近年来,DTI技术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中,如痴呆与认知功能损害、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老年期抑郁等。本文就DTI技术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龙吟孙中武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痴呆帕金森病脑血管疾病抑郁
高血压病患者24h血压与认知功能改变的相关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评定;所有受试对象进行24h动态血压的测量。结果在控制年龄、性别及受教育程度的影响后,高血压病患者MMSE(the 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得分与除舒张压负荷值外的所有血压指标均呈显著负相关。CAMCOG-C(the cognitive and self-contained part of the Cam-bridge examination for mental disorders of the elderly-Chinese e-dition)得分与24h平均收缩压,夜间收缩压负荷值呈显著负相关,其子项学习记忆、注意功能、运用等均与部分动态血压指标呈显著负相关。MMSE与24h、日间及夜间平均脉压呈显著负相关。CAMCOG-C与24h平均脉压呈显著负相关,其子项学习记忆、运用、注意功能、思维等亦与部分动态脉压及脉压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及其负荷值的增高可通过多途径影响多区域认知功能,脉压及脉压指数的增大可能是高血压患者认知损害的危险因素之一。
赵晶晶何晓松孙中武
关键词:高血压病因学血压测定
脑白质疏松症的磁共振血管成像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观察脑白质疏松症(LA)患者的颅内血管病变情况,进一步探讨LA的血管危险因素。方法选择61例经头颅MRI证实的LA患者和44例无LA的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头颅MRA检查并调查其血管危险因素。应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LA与颅内血管病变和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LA组MRA显示多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A组与对照组比较在年龄、收缩压、高血压病史等方面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脑血管病史和血脂异常等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高血压病史、年龄为LA的独立危险因素;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与LA的关系最为密切(OR=5.663,P=0.010),高血压病史、年龄与LA也密切相关(P<0.05),收缩压不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混合性循环病变、高血压病史和年龄是LA的独立危险因素。
潘攀孙中武杨晶
关键词:脑白质疏松症磁共振血管成像血管危险因素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对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被引量:8
2011年
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是指有轻度记忆或其他认知功能损害但无痴呆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一种介于健康老年人和轻度痴呆之间的临床过渡状态[1-2],每年10%~15%的MCI转变为阿尔茨海默病(AD),是健康老年人发生AD的10倍[3].我们观察MCI与健康老年人在左侧海马等部位的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表现差异,旨在探讨1H-MRS对于MCI的诊断价值及所示代谢物比值与认知损害的相关性.
董屹胡孝朋王海宝龙吟曹丽孙中武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健康老年人临床综合征1H-MRSMCI
大鼠下丘培养神经元上NMDA与GABA_A受体之间的交互作用被引量:1
2011年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的离子通道往往是通过相互作用而非独立地发挥其功能的,例如,激活一种通道能够抑制或增强另一种通道的功能.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NMDA受体)和γ-氨基丁酸A型受体(GABAA受体)分别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的受体.目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尤其是在中枢听觉系统中,关于这两种受体的交互作用还没有被详尽地研究.下丘是中枢听觉系统中重要的神经核团.本实验中,在培养的下丘神经元细胞上,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了NMDA受体和GABAA受体之间的功能性交互作用.结果发现:(1)100μmol/L的GABA可抑制100μmol/LAsp在下丘神经元激活的全细胞电流(IAsp),表明GABAA受体的激活能够抑制NMDA受体的功能;(2)100μmol/L的Asp对高浓度(100μmol/L)GABA在下丘神经元激活的全细胞电流(IGABA)没有影响,但对低浓度(3μmol/L)GABA激活的IGABA有抑制作用,表明NMDA受体的激活对GABAA受体的抑制作用是浓度依赖性的;(3)细胞外液中加入电压依赖的钙通道(VDCCs)的阻断剂CdCl2不影响Asp对IGABA的抑制作用,但当外液中无钙或在电极内液中加入钙的螯合剂BAPTA时,Asp对IGABA的抑制作用消失,说明这种抑制作用是由钙离子介导的,并且是钙离子通过NMDA受体通道内流而非经由VDCCs内流而发挥作用的;(4)Asp对IGABA的抑制作用可被钙-钙调素依赖性的蛋白激酶Ⅱ(CaMKⅡ)的抑制剂KN-62所阻断,说明在NMDA受体和GABAA受体的功能交互作用中,CaMK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表明,在培养的大鼠下丘神经元上的NMDA受体和GABAA受体之间存在着功能性的交互作用,这两种受体通道之间的交互作用暗示了中枢听觉系统中对于信息加工这一过程可能有着更为复杂的机制.
丛丹麑汤正权李龙珠黄伊娜汪军陈林
关键词:下丘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Γ-氨基丁酸全细胞膜片钳
可重复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1
2009年
目的评价中文版可重复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RBANS)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人群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筛查100名精神分裂症患者,其中98名患者完成中文版RBANS问卷、世界卫生组织认知功能评价成套神经心理测验(WHO-BCAI)和Stroop字色干扰测验,同时使用阳性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和临床疗效总评(CGI)评价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中43例患者间隔一月后复测RBANS。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等。结果RBANS总分与RBANS5个因子分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r=0.475-0.778,P〈0.001)。RBANS总分重测信度ICC为0.877,5个因子ICC从0.453-0.875。除了RBANS的视觉空间结构与WHO—BCAI的延迟回忆,RBANS的语言与WHO—BCAI的视觉辨认功能、空间结构相关系数未达到统计学意义外,RBANS总分、各因子分与WHO-BCAI及Stroop字色干扰测验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文版RBANS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应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筛查工具。
王静华李春波成燕易正辉龙彬王继军
关键词:信度
信鸽瓶状囊耳石中磁性元素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英文)
2009年
目的鸟类瓶状囊器官位于耳蜗的顶端,含有耳石并有神经支配,但其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认为瓶状囊的耳石中Fe、Zn等元素含量较高,使得鸟类能够感受地球磁场而具有导航能力,但对于这个假说目前还存在争议。为澄清这个争议,本研究分析成年信鸽瓶状囊耳石磁性元素的含量是否比内耳球囊和椭圆囊耳石更丰富。方法应用具有高灵敏度和稳定性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成年信鸽瓶状囊耳石样品中磁性元素Fe、Co、Ni以及其它金属元素的含量(以Ca含量作为基准的百分比含量)并同内耳的球囊和椭圆囊耳石中的这些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结果成年信鸽瓶状囊耳石中磁性元素Fe、Co、Ni的含量不足Ca元素的0.7%,与球囊和椭圆囊耳石中的含量为同一数量级。瓶状囊耳石中Fe的含量与椭圆囊耳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且低于球囊耳石;瓶状囊耳石中Co的含量低于球囊耳石,但高于椭圆囊耳石;瓶状囊耳石中Ni的含量与球囊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高于椭圆囊耳石。瓶状囊耳石中其它金属元素Na、Mg、K、Al、Mn、Pb的含量与球囊和椭圆囊耳石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Zn、Ba、Cu的含量低于球囊耳石。结论结果表明成年信鸽瓶状囊耳石中磁性元素的含量极低而且不比内耳球囊和椭圆囊耳石更丰富,从而不支持信鸽因其瓶状囊耳石中含有较高的Fe、Zn等元素而能够感受地球磁场这一假说。信鸽瓶状囊的耳石与椭圆囊的耳石在形态、元素组成及含量水平上具有相似性,提示这两种耳石器官可能在感受重力和加速度信号中共同起作用。
赵颖黄伊娜史律陈林
关键词:信鸽耳石球囊椭圆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 探讨不同亚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征.方法 采用多种神经心理学量表对28例遗忘型MCI (aMCI)、21例血管型MCI (V-MCI)、21例帕金森病型MCI(PD-MCI)及46名健康老年人进行评定,比较不同亚型MCI的神经心理学特征.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各亚型MCI组在总体认知评分及剑桥老年认知检查量表中文版(CAMCOG-C)子项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MCI组在定向、语言表达、近记忆、学习记忆、注意、计算、思维及知觉方面均受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80、5.150、3.053、4.070、5.918、2.121、2.952、3.175,均P<0.05);语言理解、远记忆与执行能力相对保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MCI组定向、语言表达、注意与执行功能受损(t=2.974、3.165、4.216、3.197,均P<0.05),记忆力、计算、思维及知觉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D-MCI组在语言表达、近记忆、远记忆、学习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方面损害均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33、3.065、3.821、3.447、5.344、0.348,均P<0.05).(2)各亚型MCI组间比较:与V-MCI组[(3.52±0.87)分、(12.48±1.83)分]相比,aMCI组[(3.07±0.81)分、(11.07±2.28)分]与PD-MCI组[(3.00 ±0.89)分、(11.33 ±1.91)分]在CAMCOG-C总体评分及其子项中记忆能力包括近记忆、学习记忆降低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MCI与V-MCI比较t=1.868、2.381,PD-MCI与V-MCI比较t=1.921、1.980;均P<0.05).PD-MCI组中,远记忆及执行功能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MCI比较t=2.498、4.257,与V-MCI比较t=1.684、1.492:均P<0.05).(3)aMCI组GDS评分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850,P<0.05),而V-MCI组及PD-MCI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aMCI组及V-MCI组GDS得分较PD-MCI组增高.结论 3种不同亚型MCI认知损害均为多区域性,aMCI主�
曹丽姚明董屹孙中武
关键词:遗忘帕金森病神经心理学测验
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攻击行为与冲动相关性被引量:16
2011年
目的:探讨冲动与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以既往史和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评分区分攻击组(30例)与非攻击组(30例),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一般临床资料、Barratt冲动量表(Barratt Impulsiveness Scale-11,BIS-11)总分,对BIS-11总分与MOAS总加权分、各因子加权分和简明精神病量表(The BriefPsychiatric Rating Scale,BPRS)总分、各因子分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攻击组BIS-11总分(78.18±6.79)高于非攻击组(64.59±10.73)(P<0.01)。控制BPRS敌对猜疑因子后,BIS-11总分与MOAS总加权分(r=0.5192)、各因子加权分(自身攻击因子r=0.3772,言语攻击因子r=0.2901,财物攻击因子r=0.3298,对他人攻击因子r=0.5255)均呈正相关(P<0.05)。控制BPRS激惹性因子后,BIS-11总分与MOAS总加权分(r=0.5378)、各因子加权分(自身攻击因子r=0.3491,言语攻击因子r=0.3971,财物攻击因子r=0.3260,对他人攻击因子r=0.5443)均呈正相关(P<0.05)。控制MOAS财物攻击因子分(r=0.315)、自身攻击因子分(r=0.320)后,BIS-11总分与BPRS敌对猜疑因子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的攻击行为与冲动素质密切相关,此类患者存在生理学低觉醒状态;有敌对猜疑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更易出现冲动行为。
郭民王小平李纯周建松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冲动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