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7JJD710021)
- 作品数:9 被引量:80H指数:3
- 相关作者:徐春孙要良赵家祥张桂芳更多>>
-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被引量:49
- 2010年
- 20世纪70—80年代以来,工业文明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表明,工业文明因面临严重的发展困境将发生转型,为生态文明所取代。对于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性来看,生态文明萌生于工业文明的母体中,是对工业文明的扬弃,将是工业文明之后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人类文明系统的结构性来看,生态文明只是人类文明系统中的一个方面,但具有基础地位,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间存在交叉渗透的相互作用。
- 徐春
- 关键词: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历时性共时性
- 邓小平对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独特贡献被引量:2
- 2009年
- 邓小平没有提出系统的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但他明确地把社会主义社会广大人民的共同发展纳入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容,并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和终极价值目标。邓小平思考的重点是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给中国人的发展提供现实条件,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四有"新人,这就进一步强化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 徐春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
- 生态文明建设与人的全面发展被引量:15
- 2008年
- 建设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所带来的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困境,人类选择和确立的一种新的生存与发展道路,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现代人应当发展同自然的协调关系,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并理智地利用它,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的丰富、人化。同时,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也恰恰是促进人本身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 徐春
- 关键词:生态文明
-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外部条件被引量:2
- 2010年
- 人的全面发展受制于社会政策、制度环境。一个和谐、宽松的社会环境和自由、民主的政治环境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从整个人类发展史看,人的发展程度与人的自由度密切相关。人的自由度越大,人的发展速度就越快,发展程度就越高。民主制是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政治环境。民主的进步在于提高个人的实际自由、首创精神和自发品质。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培育民主思想,建立民主制度是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 徐春
- 关键词:民主
- 马克思的“跨越论”:世界史观与唯物史观的统一被引量:1
- 2009年
-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不是"多线论",而是世界史观图景中的唯物史观与唯物史观基础上的世界史观的辩证统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的顺序性思想,应该从时代精神的高度、人类历史的长度和世界历史的广度予以理解。我们也可以用马克思"跨越论"来解释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 孙要良
- 关键词:跨越论唯物史观世界史观
- 马克思“古代社会史笔记”的理论贡献被引量:1
- 2009年
- 马克思晚年"古代社会史笔记"在历史唯物主义方面的理论贡献主要有: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结构的理论,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理论,完善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从公有制社会向私有制社会转化的理论,等等。马克思在对古代社会史的研究过程中还对一些政治经济学的论断进行了修正。马克思对古代社会史的研究也在一定意义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主要表现为:丰富和发展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理论,无产阶级革命同盟军的理论以及关于东方革命和西方革命相互关系的理论。
- 赵家祥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 以人为本与生态文明建设
- 从哲学意义上看,以人为本位是贯穿于人的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则,人本身就是人的世界的根本、主体,中心。从社会历史观角度来说,以人为本思想根植于人是历史的主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承担者这一客观事实。离开了人有目的、有意识的自觉参与...
- 徐春
- 文献传递
- 对异化争论遗留问题的反思
- <正>20世纪80年代初期关于异化问题的争论,今天仍有必要对其进行学术上的反思。当年争论过程中遗留下来的理论问题需要我们跳出时空重新客观审视。
- 徐春
- 文献传递
- 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被引量:3
- 2009年
-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的快速发展态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哲学角度对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具有深远的意义。本刊特邀请几位青年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此话题展开讨论。邱耕田在《发展的"拐点":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分析》一文中指出,以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实践为主要标志,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出现了新的"拐点",在发展价值的取向、发展的内涵、发展的方式、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思维理念、发展的社会时空上和在发展的衡量尺度上等诸方面均呈现出一系列新的变化和趋向。徐春在《反思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遭遇的发展难题》一文中提出,随着经济体制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显现的代价问题和各种发展难题日益凸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对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结合过程中遭遇的发展难题如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政府制度与市场制度发生掣肘、先富与后富的矛盾等问题有一定的清醒认识。林艳梅在《建设与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辩证分析》一文中指出,当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与发展,包含积极的塑成因素,也包含内在的困境和挑战。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又要正确对待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优秀成果。史月兰的《经济哲学视野中的贫困与发展》一文,从经济哲学的视角提出:贫困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而是更为深刻的人的问题;贫困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种环境;消除贫困是发展的中心目标。这种观点对于克服单纯从经济学视角和社会经济发展视角解决贫困问题的局限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 徐春
- 关键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结合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 数字文化与和谐社会构建
- 2008年
- 数字文化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化形态具有分散权力、全球化、追求和谐和赋予权力等特征。数字文化已成为数字技术文明的思想基础,其发达程度直接影响数字技术文明的发达程度。而数字文化鸿沟又造成西方文化对其他文化的挑战,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合理配置,破坏了教育公平,导致数字不良文化价值观与恒常文化价值观的疏离,以及新文化病的产生,成为和谐社会构建的障碍。数字文化效应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智力支撑。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于文明理念的转变,即加强数字技术的协调与人的自由发展,以数字技术文明为数字技术的可持续性提供支撑,优化制度环境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保障。数字技术文明与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和着力点,都在于用数字文化去化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和谐发展。
- 张桂芳
- 关键词:数字文化数字鸿沟和谐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