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72102270004)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谢松强赵瑾王超杰甘莹郑梅花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黄酮
  • 1篇毒性
  • 1篇生理活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活性
  • 1篇甲基
  • 1篇胺类
  • 1篇胺类化合物
  • 1篇N
  • 1篇N-

机构

  • 2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篇王超杰
  • 2篇赵瑾
  • 2篇谢松强
  • 1篇郑梅花
  • 1篇马红霞
  • 1篇甘莹
  • 1篇谢焕许
  • 1篇刘洪雨

传媒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细胞毒性
2010年
设计合成了4种N,N-二(8-黄酮甲基)香叶胺类化合物,所有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均经1HNMR、MS和元素分析测试技术确证。采用MTT法考察了目标化合物对K562(白血病细胞)和SMMC7721(肝癌细胞)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所测化合物对2种肿瘤细胞均有体外抑制活性,其中N,N-二(3′,4′-二甲氧基-8-黄酮甲基)香叶胺(1c)的活性最好,IC50值分别为5.78和3.85μmol/L,N,N-二(4′-氟-8-黄酮甲基)香叶胺(1a)和化合物1c对K562(白血病细胞)的体外抑制活性明显优于商品药物美法仑(Melphalan)。以溴化乙锭(EB)为荧光探针观测到化合物1c与鲱魚精DNA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赵瑾谢焕许刘洪雨马红霞谢松强王超杰
关键词:细胞毒性
8-黄酮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理活性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设计合成了4个8-黄酮甲基哌嗪和4个8-黄酮甲基多聚异戊二烯哌嗪类化合物,产物结构均经1HNMR,ESI-MS和元素分析确认.使用MTT法测试了8个化合物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和K562(白血病细胞)两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哌嗪单黄酮和双黄酮体外生理活性并不理想,但在黄酮骨架上引入多聚异戊二烯哌嗪基后的产物对K562细胞表现出比N,N-二(8-黄酮甲基)香叶基胺(1)更好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郑梅花甘莹谢松强王超杰赵瑾
关键词:生理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