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80441274)

作品数:12 被引量:46H指数:5
相关作者:王仕成刘兴淼廖守亿赵静苏德伦更多>>
相关机构:第二炮兵工程学院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电子电信

主题

  • 7篇红外
  • 5篇图像
  • 4篇目标检测
  • 3篇红外图像
  • 2篇电阻阵列
  • 2篇时域
  • 2篇时域特性
  • 2篇实时性
  • 2篇自适
  • 2篇自适应
  • 2篇小目标检测
  • 2篇目标跟踪
  • 2篇均值漂移
  • 2篇红外目标
  • 2篇红外目标跟踪
  • 2篇红外运动
  • 2篇非均匀
  • 2篇非均匀性
  • 2篇非均匀性校正
  • 1篇动目标

机构

  • 10篇第二炮兵工程...
  • 3篇西安卫星测控...
  • 1篇凯迈(洛阳)...

作者

  • 8篇王仕成
  • 6篇刘兴淼
  • 5篇廖守亿
  • 5篇赵静
  • 4篇张金生
  • 4篇苏德伦
  • 3篇刘志国
  • 2篇朱岩
  • 1篇邓方林
  • 1篇刘钧
  • 1篇刘太阳
  • 1篇潘伟全
  • 1篇陈坚
  • 1篇李建成
  • 1篇薛福来

传媒

  • 3篇红外与激光工...
  • 3篇红外技术
  • 1篇系统工程与电...
  • 1篇红外
  • 1篇计算机应用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控制与决策
  • 1篇光电工程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CIG的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被引量:5
2009年
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是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系统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了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模型和基于计算机图像生成技术进行红外图像生成的过程,分析了Vega生成红外图像的原理,并提出了采用商用图形工作站组建图像生成系统的方案。采用HP图形工作站组建硬件平台,在VC环境下采用Vega红外模块编写图像生成软件,在三种不同工作方式下对实时性进行了定量的测试。结果表明:PC架构商用图形工作站的计算能力能够满足红外成像半实物仿真对成像实时性的要求,配以像素数据协处理板卡,该方案还可以满足未来更大图像规模的应用需求。
苏德伦王仕成廖守亿朱岩张金生
关键词:VEGA
红外成像目标模拟器图像生成系统的实时性措施被引量:4
2010年
动态红外图像实时生成是红外成像制导半实物仿真系统目标模拟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图像生成的质量与实时性是设计和研制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需重点考虑的问题。介绍了某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的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的实时性措施。从系统的硬件选型、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共7个方面(即选用基于反射内存的实时通信网络、基于PC架构的图形工作站、关闭垂直同步、驱动控制单元实时性设计、WindowsXP系统实时性改造、图像渲染控制与帧时间测试、非均匀性校正算法的在线查表)出发,来保证图像生成的实时性。红外图像实时生成系统的测试表明:图像生成的帧时间可控制在5ms内,满足全系统200Hz帧频的要求,所采取的实时性措施是有效的。
廖守亿苏德伦张金生王仕成
关键词:实时性红外成像非均匀性校正
动态背景下的红外运动目标检测被引量:6
2013年
针对传统运动目标检测方法在背景和目标都存在运动时,无法进行有效的运动目标检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动态背景下红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帧差法的图像匹配特征块选取方法,并结合改进的互信息测度对相邻图像进行背景匹配;接着对匹配后的图像进行帧差处理,给出了基于特征块的阈值确定方法;并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形态学滤波去除孤立干扰点;最后,利用图像投影的方法得到运动目标区域,完成运动目标的检测。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减少背景干扰,突出运动目标,有效地检测出变化背景中的运动目标。
李建成刘兴淼潘伟全薛福来刘钧
关键词:目标检测红外图像图像配准
基于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对存在背景干扰和噪声情况下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时空结合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背景图像变化较慢的特点,运用相邻帧相减以减少背景和噪声的干扰,接着对残差图像进行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利用非下采样Contourle分解后子图像的特性抑制剩余的背景并消除噪声,提高了目标信噪比,最后通过对得到的增强图像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处理,检测出了小目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相比,该方法能够较精确地检测出红外小目标,具有较高的检测率和较小的平均虚警数。
刘兴淼王仕成赵静刘志国刘太阳
关键词:小目标检测非下采样CONTOURLET变换时域特性红外图像
一种基于多Agent的计算机生成兵力协作方法被引量:6
2010年
研究建立虚拟战场攻防对抗环境,为提高协作任务分配机制的鲁棒性、可扩展性和动态适应性,在经典合同网协议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交互信任度、熟人信任度和阈值等策略,提出了一种适合于基于多Agent系统(MAS)的计算机生成兵力(CGF)协作的集成合同网协议。为了保证协议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利用赋色Petri网进行了形式化建模,分析和验证协议的灵活性、可达性和有界性等特性。对集成合同网协议,应用基于MAS的弹道导弹攻防对抗CGF系统进行协作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集成合同网协议有效地降低了协作的通信代价,提高了系统的完成任务指标。
陈坚廖守亿邓方林
关键词:多智能体系统计算机生成兵力
图像分块重建的红外运动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7
2011年
背景差分法是目前运动检测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具有检测位置准确,速度快等优点。背景提取是影响该方法检测效果的关键因素。针对背景差分算法中背景参考帧提取存在的问题,引入非相似度判别算法,给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图像分块重建的红外运动目标检测方法。该算法在对图像进行合理的区域划分的基础上,利用相邻帧对应块的非相似度值判别出背景区域所对应的块,通过对各个位置的背景块进行组合确定背景帧。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的运算速度快、抗噪能力强,能够有效地检测出运动目标。
刘兴淼王仕成赵静
关键词:运动目标检测背景差分
基于改进双滑窗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被引量:2
2011年
分析了红外小目标图像的时域特性以及小目标、噪声、背景的不同特点,提出了一种时空结合的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根据背景图像变化较慢的特点,运用相邻帧相减以减少背景和噪声的干扰,提高了目标信噪比(SNR);接着,使用中心点判别方法检测出可能的小目标点;然后,利用双滑窗方法去除孤立的噪声;最后,运用区域相似度判别函数,剔除边缘纹理的干扰,检测出小目标。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不仅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检测概率和较低的平均虚警数。
刘兴淼王仕成赵静胡波
关键词:小目标检测红外图像时域特性自适应阈值
基于自适应核窗宽的红外目标跟踪算法被引量:5
2012年
针对传统均值漂移算法无法对对比度低、尺度变化的红外目标进行有效跟踪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MeanShift算法.首先融合灰度和纹理两方面的信息,并分别定义背景灰度和纹理加权系数,实现了目标的准确定位;然后,提出一种基于背景和前景目标相似度的核窗宽选取算法,自动选取窗口缩放比例,得到与目标尺度一致的跟踪窗口.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实现对红外目标的跟踪,并且对尺度变化的目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刘兴淼王仕成赵静刘志国
关键词:红外目标跟踪均值漂移
MOS电阻阵列驱动控制器设计被引量:3
2009年
提出了一种能够驱动128×128电阻阵列达到200 Hz帧频,并且有能力驱动256×256电阻阵列达到100 Hz帧频的驱动控制器设计。针对电阻阵列驱动控制器的高实时性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了FPGA、双端口RAM、PC104模块和反射内存网等技术。研究了解决图像数据的高速传输和多路模拟驱动信号的高速产生等电阻阵列驱动控制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的方法。PC104、FPGA和反射内存网等技术的应用为将来对更大规模电阻阵列的驱动控制留下了扩展余地。
朱岩苏德伦廖守亿张金生
关键词:驱动控制双端口RAM反射内存网
基于特征融合与背景加权的红外目标跟踪被引量:3
2011年
针对传统均值漂移算法无法对与背景相近红外目标进行有效跟踪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均值漂移(Mean Shift)算法。首先,融合了灰度和纹理两方面的信息以增加目标描述的信息量,接着为了减少背景像素对跟踪定位的影响,通过目标区域周围像素的颜色直方图定义背景加权系数,并将该系数引入到目标模型的灰度直方图和纹理直方图的计算中,进而实现目标的准确定位,最后,给出了目标模型更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能够抑制背景干扰,对与背景相似的目标进行有效的跟踪。
刘兴淼王仕成赵静刘志国
关键词:红外目标跟踪均值漂移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