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43003)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2
相关作者:姜彦张洪文史红岩蔡敏俞强更多>>
相关机构:常州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上海蒂姆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江苏省产学研联合创新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化学工程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理学

主题

  • 3篇接枝
  • 3篇聚酯
  • 3篇甲基
  • 2篇乙烯
  • 2篇原子
  • 2篇原子转移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原子转移自由...
  • 2篇自由基
  • 2篇自由基聚合
  • 2篇自由能
  • 2篇聚酯薄膜
  • 2篇二甲基
  • 2篇苯乙烯
  • 2篇表面接枝
  • 2篇表面自由能
  • 1篇絮凝
  • 1篇絮凝剂
  • 1篇衍生物
  • 1篇乙烯共聚物

机构

  • 8篇常州大学
  • 1篇江苏省农业科...
  • 1篇杭州舒尔姿氨...
  • 1篇上海蒂姆新材...

作者

  • 7篇姜彦
  • 5篇张洪文
  • 4篇史红岩
  • 3篇蔡敏
  • 3篇俞强
  • 2篇赵蒙超
  • 2篇张嵘
  • 2篇宋仁国
  • 2篇关雪
  • 1篇张敏艳
  • 1篇蒋姗
  • 1篇梁园
  • 1篇李夏倩
  • 1篇陆枫潇
  • 1篇马艳弘
  • 1篇杜震宇
  • 1篇袁珣
  • 1篇张琳
  • 1篇缪阳
  • 1篇许胜

传媒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现代塑料加工...
  • 1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Chemic...

年份

  • 2篇2014
  • 7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被引量:1
2013年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室温硫化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通过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AT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改性前后硅橡胶表面结构、表面形貌及表面润湿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硅橡胶表面成功接枝了PMMA;随着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位面积上的接枝量逐渐增大,当聚合时间为16h时,接枝量达到3.75mg/cm2;接触角从108.8°下降到71.7°;表面自由能从17.7mN/m增大到32.0mN/m。
史红岩姜彦蔡敏张洪文宋仁国赵蒙超
关键词:硅橡胶表面接枝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表面自由能
含硅光学用增透聚酯薄膜的制备与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通过自由基聚合将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丁酯BMA、苯乙烯St进行共聚。采用旋涂法将所得聚合物涂覆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研究不同含量的硅烷偶联剂、引发剂、不同种类单体对PET薄膜表面性能的影响。数据表明,相比于PET薄膜,涂覆有共聚物的PET薄膜性能有较大变化,透光率有一定程度增大,表面自由能有所减小。
张洪文袁珣陆枫潇姜彦俞强
关键词:增透膜透光率表面自由能
表面温度敏感性聚酯薄膜的制备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在聚酯(PET)薄膜表面固定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的引发基团,继而引发接枝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制备表面具有温度敏感性的聚酯薄膜.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衰减全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AT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与表征;利用接触角测试仪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研究数据表明,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接枝到PET薄膜表面PNIPAM的量在增加.当接枝聚合反应时间为16 h,接枝量达到0.239mg/cm2.表明SI-ATRP具有一定的"活性"特征;接枝PNIPAM改性后的PET薄膜表现出对温度的刺激响应性.
姜彦梁园杜震宇张洪文张嵘
关键词:聚酯功能化温敏性
PBMA-b-PDMS-b-PBMA嵌段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被引量:4
2013年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丁酯-聚二甲基硅氧烷-聚甲基丙烯酸丁酯(PBMA-b-PDMS-b-PBMA)三嵌段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核磁(1 H NMR)、凝胶渗透色谱分析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A)、接触角测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三嵌段聚合物的结构及聚合反应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三嵌段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疏水性和微相分离。
姜彦史红岩蔡敏马艳弘张洪文宋仁国
关键词: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引发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嵌段聚合物
Grafting β-CD Copolymer Metal Complex from Silicon Gel by SI-ATRP
2013年
Polymers grafted from solid surface are being extensively studied with a range of objectives.The most popular living/controlled polymerization used in polymers grafted from solid surfaces is the surface-initiat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SI-ATRP)[1,2].An attractive feature of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 is to simultaneously grow chains from multifunctional surface.Thus the grafted polymer with well-defined structures could be designed and controlled.ATRP has proven to be a powerful tool to synthesize 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under easily accessibl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3-7].Furthermore it is useful for the functionalization of material surfaces by grafting certain polymers.
JIANG Yan LIANG Yuan ZHANG Hong-wen ZHANG Rong
关键词:Β-CD接枝聚合物
环糊精衍生物改性聚氨酯的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以聚醚2000和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原料,以β-环糊精衍生物(β-CD-MAH)为交联剂制备了β-环糊精衍生物改性的聚氨酯,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A)、热分析仪(DMA)及剥离、拉伸试验对聚合物的结构和力学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β-环糊精衍生物可以提高聚氨酯的热稳定性,并且可使聚氨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β-环糊精衍生物还可以提高聚氨酯的拉伸强度及对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的T-剥离强度。
兰秀菊姜彦史红岩靖玲关雪
关键词:Β-环糊精衍生物聚氨酯力学性能改性
聚硅氧烷/聚苯乙烯交联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被引量:2
2014年
以羟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α-溴代异丁酰溴为原料,制备了双官能度Br-PDMS-Br,并以此为大分子引发剂,CuCl和2,2′-联吡啶为催化剂,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硅氧烷-聚苯乙烯-KH570(PDMS/PS/KH570)线型聚合物,并进一步生成PDMS/PS交联聚合物,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差式扫描量热仪(DSC),热失重分析仪(TGA)及溶胀试验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该交联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对甲苯的溶胀率达到286%。
史红岩姜彦许胜蔡敏赵蒙超关雪张嵘
关键词:聚硅氧烷聚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交联聚合物
表面接枝含氟苯乙烯共聚物的聚酯薄膜制备与表征被引量:1
2013年
利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表面接枝苯乙烯和4-氟苯乙烯的共聚物.研究不同反应时间和不同配比下接枝共聚物对聚酯薄膜表面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傅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凝胶渗透色谱(GPC)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分析;利用接触角测试和表面能计算对比研究接枝改性前后PET薄膜的表面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时间和单体百分含量对接枝百分率及接触角有一定的影响,随着反应时间的增长,聚酯薄膜表面接枝百分率增大,接触角增加,表面自由能下降.
张洪文张琳姜彦张敏艳俞强
关键词:聚酯薄膜表面性能含氟共聚物
反相乳液共聚合制备高分子絮凝剂工艺及产物性能被引量:3
2014年
以丙烯酰胺(AM)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DMDAAC)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方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和高阳离子结构单元含量的共聚物絮凝剂(PDA),比较了不同种类引发剂和分散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优化了聚合体系。考察了单体配比、引发剂浓度和乳化剂含量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产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对所得高分子絮凝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黏度测试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和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进行了共聚合反应并得到了高分子产物,且产物中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组分含量远高于相应条件下水溶液聚合产物。当[DMDAAC]/[AM]=1∶4、引发剂浓度为30mmol/L、乳化剂含量为18%时,产物黏均相对分子质量可达2.2×105,阳离子单元含量达17%。
蒋姗李夏倩缪阳俞强
关键词: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黏度核磁共振反相乳液聚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