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9ZX07211-009)

作品数:26 被引量:271H指数:10
相关作者:林小涛陈国柱王超邓培雁孙军更多>>
相关机构:暨南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珠江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生物学
  • 7篇农业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群落
  • 3篇影响因素
  • 3篇摄食
  • 3篇食蚊鱼
  • 3篇水库
  • 3篇水质
  • 3篇仔鱼
  • 3篇罗非鱼
  • 2篇鱼类
  • 2篇摄食水平
  • 2篇群落特征
  • 2篇类群
  • 2篇硅藻
  • 2篇河段
  • 2篇繁殖
  • 2篇氨氧化
  • 2篇叉尾斗鱼
  • 1篇大型底栖无脊...
  • 1篇淡水红藻
  • 1篇等温线

机构

  • 11篇暨南大学
  • 5篇中国水产科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珠江流域水环...
  • 2篇大连海洋大学
  • 2篇广东省微生物...
  • 2篇上海海洋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华...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学研究院
  • 1篇江苏省环境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广东省菌种保...
  • 1篇遵义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林小涛
  • 5篇王超
  • 5篇陈国柱
  • 4篇孙军
  • 4篇邓培雁
  • 3篇张鹏飞
  • 3篇雷远达
  • 3篇李捷
  • 3篇谭细畅
  • 3篇李新辉
  • 3篇李跃飞
  • 3篇赖子尼
  • 2篇廖小兵
  • 2篇杨婉玲
  • 2篇许玫英
  • 2篇何耀升
  • 2篇庞世勋
  • 2篇潘鸿
  • 2篇孙国萍
  • 2篇高原

传媒

  • 3篇中国水产科学
  • 3篇广东农业科学
  • 3篇生态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1篇资源科学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渔业质量...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3
  • 8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铁岗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演替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9年
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的7月(丰水期)和12月(枯水期)对铁岗水库5个样点的浮游植物样品进行采集,初步检出113种(含变型和变种)浮游植物,分属7门10纲20目35科75属。其中,绿藻55种、蓝藻22种、硅藻21种。细小隐球藻、细小平裂藻、狭细贾丝藻、断裂颤藻、水华束丝藻、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梅尼小环藻、小球藻、针形纤维藻、月牙藻、双对栅藻、四角十字藻和空星藻为丰水期优势种;狭细贾丝藻、给水席藻、颗粒直链藻极狭变种、梅尼小环藻、尖针杆藻、小球藻和双对栅藻为枯水期优势种。丰水期和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为(3.69±2.38)×107cells/L和(3.99±2.58)×107cells/L;生物量为(11.74±3.99)mm3/L和(18.61±16.60)mm3/L;Margalef指数为(1.43±1.01)和(1.44±1.00);Shannon-Weaver指数为(2.17±0.13)和(1.72±0.36);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73±0.11)和(0.64±0.25)。铁岗水库浮游植物演替特征表现为Shannon-Weaver指数和绿藻物种丰富度增加,浮游植物丰度降低;优势种由单一蓝藻型演替为多门类复合型,物种组成由蓝-绿-硅藻型演替为绿-蓝-硅藻型。
潘鸿潘鸿杨扬孟庆峰杨昱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铁岗水库
晚期垃圾渗滤液的部分亚硝化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实验室小试SBR在(33±1)℃的条件下,通过动态调控溶氧浓度(DO)(2~7 mg/L)和水力停留时间(2~5 d),经过130 d的运行成功启动了晚期垃圾渗滤液(NH4+-N含量1 227~2 133 mg/L)的部分亚硝化,使出水NO2--N∶NH4+-N稳定维持在1∶1左右,为后续的厌氧氨氧化工艺创造了进水条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启动过程中的特异微生物氨氧化细菌的含量变化表明,氨氧化细菌的含量与NO2--N的生成速率和出水NO2--N稳定性有着显著相关性。
廖小兵许玫英邓代永孙国萍
关键词:晚期垃圾渗滤液部分亚硝化定量PCR
不同光照条件下叉尾斗鱼仔鱼摄食节律被引量:21
2010年
在自然光照、持续光照和持续黑暗3种光照条件下,研究了孵化后第5、8和12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自然光照下,3个日龄的叉尾斗鱼仔鱼在午后12:00—16:00表现出明显的摄食高峰,而持续光照组与持续黑暗组未表现出明显的摄食峰谷。持续光照下,叉尾斗鱼仔鱼的昼夜摄食活动均很活跃,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显著增加,尤其是夜晚20:00—翌日4:00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高于同一时段自然光照组。而在持续黑暗下,与自然光照相比全日各时段平均摄食量明显减少,尤其是白天8:00—16:00各时段的平均摄食量极显著降低。叉尾斗鱼仔鱼属于典型的白天摄食类型,其摄食节律与光照条件密切相关。
刘宇航陈国柱林小涛
关键词:叉尾斗鱼摄食量光照条件摄食节律仔鱼期
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3
2010年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指厌氧氨氧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以亚硝酸盐为电子受体将氨氮氧化为氮气的过程。由于在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上的独特优点,基于厌氧氨氧化原理的脱氮技术被公认是目前最具应用前景的生物脱氮技术,因此自发现以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综述近年有关厌氧氨氧化细菌、厌氧氨氧化机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在污水处理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厌氧氨氧化在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方向。
廖小兵许玫英罗慧东孙国萍
关键词:厌氧氨氧化细菌影响因素污水处理
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干粉对重金属吸附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研究了不同pH值、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以及重金属质量浓度条件下,轮叶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植物干粉对重金属(Cu、Cd、Pb、Zn)的吸附影响,阐述了其对重金属的吸附特征及机理.结果表明,不同pH值、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条件下,轮叶黑藻植物干粉对重金属的去除率依次为Pb(Ⅱ)>Cd(Ⅱ)>Zn(Ⅱ)>Cu(Ⅱ),吸附的Langmuir模型中R2变化范围非常大,而Freundlich模型中R2多大于0.9.该吸附过程很好地符合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而一级方程的R2基本小于0.5,表明吸附过程不是简单的单分子层吸附,整个吸附过程中颗粒内扩散机理在起着支配作用.FTIR图谱显示,植物干粉各组分吸附重金属前后的基本峰形没有改变,只有羟基(3 300~3 400 cm-1处强宽吸收峰)、羧基(1 400~1 440 cm-1)、酰胺基(1 620~1 645 cm-1)等吸收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位移.
邱元凯邓培雁欧阳邓福刘威
关键词:轮叶黑藻重金属吸附等温线吸收动力学
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含量调查被引量:1
2012年
于2008年2月、5月、8月和11月对珠江八大入海口高锰酸盐指数进行调查,利用污染指数法分析了高锰酸盐指数污染现状,为有关部门提供基础资料与生态风险依据。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2008年CODMn含量变化范围为1.22~3.98mg/L,平均含量为2.39mg/L;CODMn含量区域分布呈东南部河口磨刀门、洪沥门水域相对较低而南部鸡啼门北部虎门河口含量较高的变化趋势;各月份CODMn平均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8月、2月、11月、5月;以我国海水水质CODMn含量二类标准≤3mg/L进行评价,CODMn污染指数均值为0.80,超标率为14.1%。调查发现八大入海口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潜在一定的生态风险,有机污染不容忽视,加强珠江流域污染防治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婉玲桑朝炯庞世勋高原王超赖子尼
关键词:高锰酸盐指数化学耗氧量污染
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形成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对实验室人工繁殖的叉尾斗鱼(Macropodus opercularis)仔鱼耳石形态发育与日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显示,叉尾斗鱼微耳石和矢耳石在胚胎时已出现。微耳石在仔鱼刚孵化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近椭圆形,孵出后19d转变为中部圆凸两端较尖的菱形;矢耳石在仔鱼刚孵出时为圆盘状,随仔鱼发育转变为椭圆形,孵出后19d转变为一端略尖的桃形;星耳石在仔鱼孵出后第19天才出现,呈中部略凹的椭圆形。叉尾斗鱼仔鱼耳石长径(包括微耳石和矢耳石)与鱼体全长(TL,mm)呈线性相关。仔鱼耳石上第一个轮纹在孵出后第2天形成,其后每日形成1个新轮纹,生长轮数目与仔鱼日龄(D)呈线性相关,且线性方程斜率接近于1。结论认为,叉尾斗鱼仔鱼星耳石出现时间晚,矢耳石形态在后期出现较大变化,而微耳石在胚胎时即形成,形态稳定;日轮可读性较好,故更适合做日轮研究的材料。本研究旨在为叉尾斗鱼自然种群年龄结构调查及其资源保护提供基础数据。
赵天陈国柱林小涛
关键词:叉尾斗鱼仔鱼耳石形态发育日轮
西江7种鱼类脂蛋白酯酶内含子Ⅰ序列差异分析
2011年
对西江7种鱼的LPL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克隆,并与NCBI上的cDNA序列进行比对,找出其内含子序列和内含子差异的规律。结果表明:LPL基因内含子的变化与其分类地位相关,草鱼、鳙鱼、广东鲂、海南红鲌、长春鳊这5种鱼的LPL基因的内含子长短和位点差异都不大,其与鲮鱼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内含子序列的变异上,而大眼鳜的内含子比其他鱼长,6种鱼的LPL基因的碱基组成为T含量最高、G含量最低、A+T>G+C(大眼鳜除外),但T与G的比例有较大差别,其中大眼鳜的最低碱基含量为C,与其他鱼差异显著,这可能与分类地位或食性相关。
吴茜李新辉谭细畅李捷李跃飞王超赖子尼
关键词:脂蛋白脂酶内含子
摄食水平对食蚊鱼生长、卵巢发育和能量收支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在室内(27.5±0.5)℃水温下设高、中和低3个摄食水平,研究雌性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幼鱼至初次性成熟期间的生长发育和能量收支,为探讨食蚊鱼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入侵机制提供基础数据。结果显示:初次性成熟雌性食蚊鱼的体长、体质量、丰满度、特定生长率、肝指数、性腺系数、成熟卵子数量和鱼体能量密度均随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低水平摄食组雌性食蚊鱼初次性成熟的个体最小,体长为(17.98±0.98)mm,体质量为(104.41±3.31)mg,但成熟卵子干重和卵径均不受摄食水平显著影响。实验期间,干、湿物质饵料转换效率均随摄食水平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水平摄食组饵料转换效率显著高于高水平摄食组。随摄食水平减少,食蚊鱼摄食能量分配在生长和卵巢发育的比例显著增加,在低水平摄食组其分配比例分别达到56.22%和10.42%。以上结果表明:在食物不足的条件下,食蚊鱼初次性成熟个体呈小型化,但卵子大小稳定,饵料转换率较高,摄食能量分配在生长和繁殖上的比例增大,这些特点有利于其适应不同入侵生境。
曾祥玲林小涛夏新建许忠能孙军
关键词:食蚊鱼摄食水平
余家庄水库开发保护与利用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依水而居,滨水休闲已成为城市人的一种时尚。水库周边的开发也方兴未艾,余家庄水库位于东江支流雅瑶河上游主流,是一座以灌溉、防洪并重、结合养殖等综合利用的小(一)型水库。随着时代的变迁,水库的功能也在发生变化,灌溉与养殖的功能被弱化。而围绕一池碧水所开发的度假旅游,休闲娱乐与居住功能逐步体现出来。如何在水库开发的同时保证水库的防洪安全,如何有效的保护好水库蓄水的水质,如何实现水库可持续的开发与利用,都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就此问题展开了综合研究与探讨。
杜河清彭瑜张鹏雷勇
关键词:水库开发景观规划调洪计算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