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2095)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边晓慧冯江敏孙立李德天刘娜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髓间充质
  • 2篇干细胞
  • 1篇肾切除
  • 1篇肾衰
  • 1篇肾衰竭
  • 1篇肾纤维化
  • 1篇透明质酸
  • 1篇切除
  • 1篇慢性
  • 1篇慢性肾衰
  • 1篇慢性肾衰竭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归巢
  • 1篇干细胞归巢
  • 1篇CD44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鄂尔多斯市中...

作者

  • 2篇李德天
  • 2篇孙立
  • 2篇冯江敏
  • 2篇边晓慧
  • 1篇何平
  • 1篇赵桂锋
  • 1篇孙广萍
  • 1篇刘娜

传媒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年份

  • 2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延缓大鼠残肾模型肾纤维化的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延缓肾纤维化的能力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5/6肾切除残肾模型,尾静脉注射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MSC,移植后4周观察肾功能以及肾脏病理的改变,应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方法观察残肾组织中CD44、CD68、TGF-β1和α-SMA的表达。结果 MSC能够改善残肾功能和延缓肾纤维化;MSC不仅减少了巨噬细胞的浸润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堆积,而且抑制了CD44和TGF-β1的表达。结论 MSC治疗能够延缓肾纤维化,其主要机制可能与其抗炎作用和免疫抑制有关。
边晓慧赵桂锋孙立刘娜李德天冯江敏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慢性肾衰竭肾纤维化
慢性肾衰竭模型中透明质酸和CD_(44)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归巢及修复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模型中透明质酸(HA)与CD44的相互作用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归巢和修复受损肾脏能力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MSC组(n=8)和MSC/抗CD44组(n=8)。采用间隔1周的两步法建立大鼠5/6肾切除模型,假手术组只进行麻醉和肾被膜剥离,而不进行肾切除术。第二次术后第8周分别给予尾静脉注射1×107/ml MSC、1 ml磷酸盐缓冲液(PBS)、1×107/ml MSC、1×107/ml抗CD44抗体OX50预孵的MSC。治疗4周后处死大鼠,留取血标本和残肾组织。检测血肌酐和尿素氮水平;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Masson染色后观察病理改变,应用肾小球硬化指数和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来判定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损伤程度;免疫组化法观察残肾组织中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的变化;免疫荧光法追踪归巢的MSC;免疫组化法和免疫印迹法观察HA的表达;双荧光法观察MSC与HA的共定位关系。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升高(P<0.05),肾脏病理改变主要为肾小球肥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炎性细胞浸润和肾间质纤维化,包括巨噬细胞和肌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MSC组、MSC/抗CD44组肌酐、尿素氮、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管间质损伤指数均降低(P<0.05)。假手术组肾皮质几乎不表达HA,而模型组的肾皮质大量表达HA。免疫荧光法显示,治疗4周后,假手术组未发现有归巢的MSC,MSC组的残肾组织中有较多的MSC,MSC/抗CD44组归巢的MSC减少。双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较多MSC归巢至HA表达丰富的区域。结论 HA和CD44的相互作用影响MSC的归巢能力,但不影响MSC修复受损肾脏的能力。
边晓慧何平孙广萍孙立李德天冯江敏
关键词:慢性透明质酸CD44归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