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ZD073)

作品数:65 被引量:1,372H指数:18
相关作者:石磊张晓娣王弟海孙琳汪立鑫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西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4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8篇公共
  • 7篇债务
  • 7篇政府
  • 6篇企业
  • 6篇资本
  • 6篇经济增长
  • 4篇食品
  • 4篇收入分配
  • 4篇中期预算
  • 4篇绩效
  • 4篇公共债务
  • 3篇养老
  • 3篇人力资本
  • 3篇世代交叠
  • 3篇收入差距
  • 3篇所得税
  • 3篇转型经济
  • 3篇劳动力
  • 3篇劳动力市场
  • 3篇个人所得税

机构

  • 59篇复旦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西北大学
  • 2篇上海社会科学...
  • 2篇中央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审计大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曼海姆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常州大学
  • 1篇山西大同大学
  • 1篇江西财经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上海大学
  • 1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哥伦比亚大学
  • 1篇家林业局管理...
  • 1篇浙江省国家税...

作者

  • 13篇石磊
  • 13篇张晓娣
  • 7篇王弟海
  • 7篇孙琳
  • 5篇汪立鑫
  • 4篇杜莉
  • 3篇余显财
  • 3篇刘瑞明
  • 3篇王辉
  • 2篇崔小勇
  • 2篇林文轩
  • 2篇何立新
  • 2篇王永钦
  • 2篇刘伟明
  • 2篇寇宗来
  • 2篇段白鸽
  • 2篇潘春阳
  • 2篇赵学刚
  • 1篇刘钟元
  • 1篇郑石桥

传媒

  • 5篇经济研究
  • 4篇南方经济
  • 4篇金融研究
  • 3篇世界经济
  • 3篇复旦学报(社...
  • 3篇财经研究
  • 3篇上海经济研究
  • 3篇中国工业经济
  • 3篇世界经济文汇
  • 3篇产业经济研究
  • 2篇浙江社会科学
  • 2篇财贸经济
  • 2篇经济学家
  • 2篇统计研究
  • 2篇技术经济
  • 1篇审计与经济研...
  • 1篇财会通讯(上...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人口研究
  • 1篇经济与管理研...

年份

  • 2篇2019
  • 5篇2017
  • 5篇2016
  • 19篇2015
  • 13篇2014
  • 11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6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OLG框架下的中国养老保险与公共债务可持续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政府在对养老金缺口补贴时,必须维持公共债务低于警戒值。本文在世代交叠模型框架下考察养老保险和公共债务的关系。理论分析表明,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公共债务才能逐渐减少或收敛于长期稳态;而提高养老金则具有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进而间接地降低长期债务水平的效果。此外,假设中国公共债务分别收敛于不同的警戒值,模拟2010—2070年养老保险运行:均衡债务水平越高,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同时,高债务还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张晓娣石磊
关键词:养老保险公共债务可持续性
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税费改革是继家庭承包责任制之后,中国农村最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但这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如何,现有文献尚缺乏专门和深入讨论。基于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的系统GMM方法,本文实证研究了税费改革对稻谷、小麦和玉米作物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考察农村税费改革的政策效果。研究发现:2000-2006年实施的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分阶段研究表明,税费改革第一阶段的政策效果并不显著,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刺激作用主要体现在改革的第二阶段,且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替代性的减税指标具有稳健性;税费改革对粮食生产的推动作用在农业税全面废除的后续年份表现出较强的持续性。另外,总体来看财政支农政策、抗灾能力和化肥使用对粮食生产具有较为显著的正向影响,预期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的影响不显著。
王辉
关键词:税费改革粮食生产动态面板模型系统GMM
上游垄断、非对称竞争与社会福利——兼论大中型国有企业利润的性质被引量:123
2011年
本文从"上游市场垄断、下游市场竞争"的非对称竞争视角试图回答如下疑问:(1)为什么近年来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利润如此丰厚;(2)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如何妨碍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3)为什么民营企业不能快速发展壮大。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的盈利条件要求国有企业边际成本与民营企业边际成本的比值足够小,而这又取决于市场中企业的数量和所有制结构。维持国有企业在上游市场的垄断相当于给予其一种隐性补贴,这构成了部分大中型国有企业巨额利润的主要来源。本文还发现,上游市场放开竞争有助于民营企业的发展和改善社会福利。
刘瑞明石磊
关键词:国企利润社会福利
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养老保险与公共债务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基于一般均衡思想利用世代交叠模型探析了存在养老保险时公共债务的长期动态演化路径:养老保险能够增加居民终生收入、提高出生率;而当人口增长率大于投资收益率时,公共债务将逐渐降低或收敛于稳态。为了保证政府债务的可持续性,本文假设中国公共债务维持现有水平(40%左右)、以及分别收敛于欧盟和世界银行警戒值(60%和75%),并模拟各情境下宏观经济及养老保险的发展。预测显示:养老金缺口出现越早,赤字累积越大,均衡债务水平越高;高债务将提高未来利率和税收负担率,降低大多数世代的福利水平。
张晓娣
关键词:世代交叠模型养老保险公共债务情景模拟
财富效应、国家外汇增长和人民币升值
2013年
本文通过在Obstfeldand Rogoff(1995)模型中引入财富效应,分析了国外资产相对变化对两国短期汇率动态变化的影响。本文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表明,货币供应相对数量的增加会使得短期汇率升高,本币贬值;而国外资产相对积累水平的提高会使得短期汇率降低,本币升值。本文的研究为外汇储备增长的升值效应和人民币升值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视角。本文还运用中美两国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本文理论模型的解释进行了检验。实证研究验证了理论模型的研究结论。
王高望王弟海邹恒甫
关键词:外汇储备人民币升值财富效应
要素密集度异质性差异、要素替代弹性与中国劳动收入份额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从中国要素市场仍存留的政府干预这一现象出发,发现国有经济面对较低的资本价格和较高的劳动力价格,非国有经济面对较高的资本价格和较低的劳动力价格,两类企业的要素密集度存在异质性差异。在新古典分配的框架下,要素密集度差异扩大会导致要素替代弹性变大,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更为容易,这降低了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述结论能够得到一定的证实。因此,中国未来应从户籍制度、利率制度等方面着手进行要素市场化改革,从而提高居民收入,减轻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
姚慧泽石磊
关键词:要素密集度
内生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学:公共品、劳动力市场与税率被引量:4
2016年
本文给出了一个由公共品(俱乐部商品)的消费、城乡移民数量和税率(转移支付)内生决定的二元结构模型,从劳动力市场和公共品提供这两个维度研究了内生的城乡二元结构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的参与约束刻画了农村居民的谈判能力;在城市精英和农村居民的博弈中,税率由城市精英的偏好和他们共同面临的约束决定。因此,城市精英制定的税率不得不偏离自身最偏好的税率。本文的模型可以解释一系列的经验发现,也得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发现以供经验检验。尤其是,本文发现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伴随二元结构的解体而实现工业化,而工业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可以促进工业化,但却会导致城乡差异的进一步扩大。最后本文讨论了二元结构模型对中国经济改革的一些政策含义。
王永钦高鑫
关键词:拥挤效应政治经济学
税制调整与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再分配效应被引量:13
2015年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201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首次在引入广义熵指数并考虑居民隐性收入的基础上研究了2011年税制调整对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此次税制调整对个税再分配效应的总体影响不明确,但从结构上看个税"调节高收入"的效果显著改进,且收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的家庭受益最大。文章最后建议从结构层面细化个人所得税再分配功能的定位,从而更好地发挥个人所得税在我国再分配政策体系中的作用。
杜莉
关键词:个人所得税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迁和现状:原因、影响及其对策被引量:9
2012年
改革在经济效率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使得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格局呈现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全国总体收入不平等程度非常大,目前基尼系数达到0.5,超过国际警戒线;第二,收入差距的扩大表现在各个领域,包括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等居民收入差距,以及资本劳动收入之比的持续扩大;第三,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虽然也一直在扩大,但都仍处于国际警戒线(0.4)之内。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除了二元经济发展这一重要因素之外,各种不完备的市场机制可能才是最根本的原因。由此,为了改善我国的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应该针对推进各项制度改革来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王弟海
关键词:收入分配居民收入差距基尼系数
我国高龄人口死亡率减速:偏差还是事实被引量:8
2015年
在近200年高龄人口死亡率研究中,学者们对高龄死亡率减速已达成共识,且认为人口异质性是导致减速现象的最常见解释。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则表明这种减速是源于夸大年龄、数据异质性、使用死亡概率指标而非危险率导致的估计下行偏差。为此,本文将死亡数据质量问题、数据同质性和差异性融入到5类经典Logistic死亡模型中,通过构建具有一致性的分层建模框架,在深度诠释我国高龄人口死亡率性别差异、区域差异及动态改善基础上,探讨我国高龄人口死亡率减速到底是估计偏差还是事实?研究表明,当数据质量良好时,描述死亡率减速的Logistic模型最优且对数据质量改变的敏感程度最低,即我国高龄人口死亡率减速不是估计下行偏差,而是事实。最后也对近年研究得出的下行偏差给出了解释。
段白鸽石磊
关键词:数据质量评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