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06JCXLX005)
- 作品数:6 被引量:104H指数:6
- 相关作者:吴明证梁宁建孙晓玲丁莹李志勇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更多>>
- 大学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我和谐的中介作用被引量:46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和谐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以及情感量表测量360名在校大学生。结果:①社会支持、自我和谐、生活满意度以及积极情感两两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在0.12至0.28之间,P<0.05);社会支持、自我和谐与消极情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0.28,r=-0.47,P<0.001)。②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发挥着完全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生活满意度的预测效应不再显著(β=0.10,t=1.87,P=0.06);自我和谐在社会支持与消极情感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自我和谐进入回归方程时,社会支持对消极情感的预测效应从-0.28降为-0.16(t=-3.21,P=0.001)。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进一步验证了自我和谐是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变量。结论:社会支持通过自我和谐的中介影响主观幸福感。
- 李志勇吴明证
- 关键词:自我和谐主观幸福感社会支持
- 青少年内隐自尊稳定性的压力缓冲作用被引量:6
- 2009年
- 研究将自尊的意识性/无意识性与自尊的稳定性/不稳定性两种视角相结合,探讨了外显自尊水平、内隐自尊水平、外显自尊稳定性、内隐自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及其对抑郁的压力缓冲作用。研究发现:外显自尊水平、内隐自尊稳定性、压力对抑郁的预测效应显著;内隐自尊水平与内隐自尊稳定性的交互作用能够预测抑郁;外显自尊水平与内隐自尊稳定性能够缓冲压力对个体抑郁的作用。研究还分析了内隐自尊稳定性研究对深化"内隐自尊"概念的启示作用,并探讨了内隐自尊稳定性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方向。
- 吴明证孙晓玲耿开迪丁莹
- 关键词:抑郁
- 消极反馈条件下青少年自尊结构与注意偏差的关系被引量:10
- 2009年
- 研究采用中介性调节分析策略,探讨了消极反馈条件下个体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能力注意偏差、人际关系注意偏差与抑郁的关系。研究发现:消极反馈条件下,自尊结构影响着个体对不同能力评价的注意偏差,个体对低能力评价的注意偏差影响着其抑郁情绪;消极反馈条件下,自尊结构影响着个体对不同人际关系评价的注意偏差;内隐自尊可能包括两种成分:基于能力的内隐自尊和基于人际关系的内隐自尊。
- 吴明证梁宁建孙晓玲
- 关键词:自尊结构抑郁
- 基于分化/整合视角的自尊结构与心理调适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9年
- 研究采用中介性调节分析策略,探讨了大学生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自我概念清晰性和抑郁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抑郁的关系;外显自尊与自我概念清晰性呈显著正相关,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关系;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抑郁的效应是通过自我概念清晰性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 梁宁建吴明证邱扶东汤文洁丁莹
- 关键词:外显自尊内隐自尊抑郁
- 青少年自尊与抑郁的关系:迷思的中介作用被引量:22
- 2009年
- 目的:了解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迷思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Rosenberg自尊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迷思反应问卷和自尊IAT测量171名青少年。结果:外显自尊与迷思呈显著负相关(r=-0.394,P<0.001),与抑郁呈显著负相关(r=-0.467,P<0.001),迷思与抑郁呈显著正相关(r=0.634,P<0.001)。迷思在外显自尊与抑郁之间发挥着部分中介作用,当迷思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效应从0.467降低为0.258;中介性调节分析发现,当迷思进入回归方程时,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效应从-0.169降为-0.090(β=-0.090,t=-1.499,P=0.139)。结论: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对抑郁的预测效应是通过迷思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 吴明证孙晓玲梁宁建
- 关键词:外显自尊内隐自尊迷思抑郁
- 自尊水平与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完美主义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6
- 2008年
- 采用中介性调节分析方法,探讨了青少年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完美主义和自尊稳定性的关系。研究发现: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这一中介变量影响着自尊稳定性,外显自尊与自尊稳定性之间的关系不存在追求高标准的中介作用;内隐自尊调节着外显自尊和在乎缺点、自尊稳定性的关系,在低外显自尊者中,内隐自尊低者倾向于在乎自己的错误,表现出较高的自尊不稳定性;外显自尊通过在乎缺点影响自尊稳定性的间接效应在低内隐自尊者中更为明显。进一步的研究应考虑内隐自尊稳定性在自尊研究中的作用。
- 吴明证梁宁建孙晓玲丁莹
- 关键词:自尊水平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