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2005-64)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邱贵兴林进杨新宇赵永强高增鑫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协和医院南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凝固
  • 1篇血液凝固因子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A
  • 1篇血友病B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手术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因子
  • 1篇切除
  • 1篇切除重建
  • 1篇细胞
  • 1篇浆细胞

机构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篇翁习生
  • 2篇高增鑫
  • 2篇赵永强
  • 2篇杨新宇
  • 2篇林进
  • 2篇邱贵兴
  • 1篇邵柏
  • 1篇金今
  • 1篇盛林
  • 1篇王炜
  • 1篇汪学松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分析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探讨血友病性假瘤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996年7月至2007年7月,北京协和医院骨科收治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8岁,平均26.1岁。其中累及股骨4例,第五掌骨1例,位于股四头肌、髂腰肌、腓肠肌各1例。治疗方法包括假瘤切除、软组织松解、骨移植重建术等。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切除重建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8.6个月(7个月至11年);全部病例无假瘤局部复发;6例愈合良好;1例股骨短缩、跛行;1例凝血因子抑制剂形成,伴切口愈合不良待截肢。结论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血友病性假瘤诊断的主要依据;掌握其临床特点是获取良好疗效的关键。
高增鑫翁习生邱贵兴赵永强邵柏林进汪学松杨新宇
关键词:血友病A血友病B肉芽肿浆细胞血液凝固因子
血友病性假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假瘤的诊断治疗措施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7月—2007年7月我科收治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8~38岁,平均26.1岁。其中累及股骨4例,第五掌骨1例,股四头肌、髂腰肌、腓肠肌各1例。治疗方法包括假瘤切除、软组织松解、骨缺损重建修复。结果全部病例手术切除重建后随访时间平均37.6个月(6个月~11年);全部病例无局部假瘤复发;6例愈合良好;1例股骨短缩、跛行;1例凝血因子抑制剂形成,伴切口愈合不良。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影像学检查是血友病性假瘤诊断的主要依据;手术切除、骨重建是血友病性假瘤相对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恰当的围手术期处理是获得手术成功的保障。
翁习生高增鑫林进邱贵兴金今赵永强王炜盛林杨新宇
关键词:凝血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