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0091110014)

作品数:27 被引量:361H指数:11
相关作者:周寅康金晓斌杨绪红项晓敏郭贝贝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大学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深圳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经济管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整治
  • 10篇土地整治
  • 6篇整治项目
  • 6篇土地利用
  • 6篇土地整治项目
  • 4篇农田
  • 3篇能值
  • 3篇住宅
  • 3篇系统动力学
  • 3篇县域
  • 2篇制造业
  • 2篇中国主要城市
  • 2篇实证
  • 2篇土地出让
  • 2篇农田生态
  • 2篇农田生态系统
  • 2篇农用
  • 2篇农用地
  • 2篇居住
  • 2篇居住用地

机构

  • 27篇南京大学
  • 6篇中国土地勘测...
  • 2篇深圳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江苏省土地勘...

作者

  • 25篇周寅康
  • 24篇金晓斌
  • 9篇项晓敏
  • 9篇杨绪红
  • 7篇张志宏
  • 7篇郭贝贝
  • 4篇孙伟
  • 3篇管栩
  • 3篇韩娟
  • 2篇林忆南
  • 2篇黄学锋
  • 2篇胡一琦
  • 2篇徐心茹
  • 2篇张晓霞
  • 2篇徐霄枭
  • 2篇潘倩
  • 1篇张庶
  • 1篇李效顺
  • 1篇鲍桂叶
  • 1篇丁宁

传媒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资源科学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南京大学学报...
  • 2篇地理科学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经济地理
  • 1篇中国土地科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县域尺度的中国住宅用地市场健康度研究被引量:9
2017年
为科学分析当前中国住宅用地市场健康状态和空间格局特征,基于2009-2013年全国住宅用地出让数据,以县域为研究单元,提出地价—经济协调度、地价收入比、土地财政贡献度、土地市场化交易率和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度等5项评价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中国住宅市场健康度进行综合分区,并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为重点区,探究区内不同城市住宅市场健康度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住宅市场的总体健康状态有待提高,处于合理区间的研究单元占比为34.48%,影响住宅市场健康度的主要指标表现为地价—经济协调度、地价收入比和土地财政贡献度失衡。2综合各类评价指标,研究期内中国住宅市场健康度可分为协调发展型(Ⅰ类)、需求旺盛型(Ⅱ类)、经济偏离型(Ⅲ类)、财政依托型(Ⅳ类)和结构失调型(Ⅴ类)等五类,各类研究单元占比分别为34.48%、22.90%、23.06%、10.07%和9.49%。3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地区)在住宅市场健康度的表现上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异,主要体现在地价—经济协调性、地价—收入匹配度和土地市场交易活跃度等方面。结合当前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要求,应针对各地区的特点制定差别化的住宅市场调控政策,以促进住宅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徐心茹金晓斌张志宏韩娟孙伟项晓敏谢锦园周寅康
关键词:住宅市场空间分异县域
中国主要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特征及城镇体系耦合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为探索中国典型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结构与布局状况、发展及功能分工特征,本文基于中国土地市场网2009-2013年制造业用地出让数据,通过区位熵、耦合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分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5个典型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分布特征以及城镇体系耦合特征差异。结果表明:(1)各城市群新增制造业用地差异显著。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新增制造业发展较为均衡;京津冀、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发展协调性仍有待提升。(2)新增制造业各行业用地在5个城市群中均呈现出一定的集聚特征,其中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倾向布局在城市群边缘区及城市低等级区;电子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多集中在核心城市及高等级区。(3)各城市群内部新增制造业用地市场化机制作用较为充分,地价呈现随等级提升而递增的趋势;城市群核心区市场活跃度较低而骨干区较高。相关结论可为城市群产业布局调整、优化以及制定不同等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提供参考。
孙伟金晓斌张志宏韩娟项晓敏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出让制造业城市群
基于Ward系统聚类的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况分析被引量:34
2015年
为科学分析当前中国农用地整治的实施特征和空间格局特点,厘清实施状态与规划目标的协调状态,该文基于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信息,以县域为研究单元,通过整治强度、整治潜力和整治难度3项指标,采用Ward系统聚类法,对2006-2012年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况进行综合分区,并结合既定的规划目标,对实施状态进行了定量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高整治强度区主要位于华北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三角洲等传统农区;高整治潜力区主要位于青甘农牧区、黄土高原区等半湿润半干旱地区;高整治难度区主要位于秦巴山地和云贵高原等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2)研究期内中国农用地整治实施状态可划分为"中高-低-中"(Ⅰ类)、"中-中低-中"(Ⅱ类)、"中高-中高-中高"(Ⅲ类)、"低-中-高"(Ⅳ类)和"高-中低-中"(Ⅴ类)等5种类型,其中以Ⅲ类最为集中,Ⅰ类和Ⅱ类次之,Ⅳ类、Ⅴ类数量较少且分布零散。3)从实施状态与整治规划的协调性看,实施现状与规划确定的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县,以及基本农田整治重大工程等重点任务,均存在一定偏差;从与表征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土地整治活动的分区对比来看,区域差异不甚明显,整治重点尚不突出。该研究成果可为中国土地整治规划评价和宏观制度设计提供参考。
项晓敏金晓斌杜心栋孙伟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利用整治农用地
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初探被引量:4
2015年
构建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规范土地整治重大项目建设和土地整治相关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立足重大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综合分析了土地整治重大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内涵,提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过程,并采用PSR模型建立了风险评估体系。研究认为:(1)重大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在项目的立项论证、建设实施和管护运营等阶段均能以不同形式存在,风险评估应根据项目各管理阶段的重点任务及特征,系统分析土地整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因素;(2)风险评估过程应包含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化解4个程序;(3)基于PSR模型的风险评估体系可反映出土地整治社会稳定风险的产生、传导、作用和控制过程,可为重大项目风险评估指标的选取提供逻辑框架。
项晓敏金晓斌陈原杨晓燕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社会稳定风险评估PSR模型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高速公路用地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为探索高速公路用地影响因素,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本文根据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区域经济发展、土地供需、用地解析和综合运输四个子系统,以此为基础构建了高速公路用地系统分析模型,并对江苏省高速公路发展和用地态势进行了仿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政策影响因素和单位里程造价因素的改变,对区域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和用地规模同时起制约作用;高速公路用地闲置率和用地理论值的改变仅对区域高速公路用地规模起制约作用。
胡一琦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高速公路系统动力学
土地整治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与实证被引量:11
2015年
研究目的:系统分析土地整治项目对整治区域的社会经济影响。研究方法:从资金投入产出子系统、农业生产子系统、土地利用子系统和社会影响子系统入手,构建了土地整治项目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选取湖南省长沙县典型项目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增加了农民收入、提升了区域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劳动力结构调整并且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冲突。研究结论:土地整治项目在拉动区域国民经济和维持区域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系统动力学方法可以有效反映这些社会经济影响的系统性、复杂性、反馈性、长期性和动态性的特征,并为土地整治政策调控、宏观决策和空间规划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徐霄枭项晓敏金晓斌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系统动力学
基于CLUE-S模型的西部干旱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被引量:10
2013年
为探讨西部干旱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库尔勒市城市扩展区为研究对象,依据1998、2005年和2010年3期遥感影像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分析研究区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并以2010年土地利用格局为基础,采用CLUE-S模型分别模拟了自然增长、水资源约束和生态保护情景下研究区2020年的土地利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各情景下,耕地、建设用地和园林地的面积都不断增加,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在水资源约束情景下,耕地和水域受到保护,建设用地扩展速度被抑制;在生态保护情景下,通过对园林地、水域和荒草地等生态用地的保护,限制城镇盲目扩张,对保护研究区生态环境有重要意义。
宋歌王金朔何立恒陈昌沉周寅康杨悉廉
关键词:CLUE-S模型土地利用干旱区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1983-2012年中国自然资源学发展回顾被引量:8
2014年
自然资源学是指以自然资源系统为研究对象,从自然资源的自然、社会、技术三重属性出发,研究自然资源的形成、演化、质量特征和时空分布及其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的学科。建国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资源研究与综合考察,自然资源学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本文以自然资源科学学科分类为基础,对1983-2012年间刊载于《地理学报》、《地理研究》、《自然资源学报》与《资源科学》的13 253篇文献进行了人工选取,共筛选出自然资源学科技论文7 244篇。应用文献计量学的原理与方法,分别从载文量、研究内容、研究区域、研究方法、引文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探索我国自然资源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规律,并对后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张晓霞金晓斌杨绪红周寅康
关键词:自然资源学载文分析文献计量学
中央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效率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为提高土地整治资金效率,优化新增费分配方案,提高土地整治预期效果,在综合考虑土地整治的资金投入与效益产出间动态变化关系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窗口分析方法,将其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投入-产出效率,以资金投入和效益产出作为评价因子,建立相应评价体系,寻找影响资金使用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央分成新增费分配目标的改变对各省土地整治的投入-产出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综合效率目标下的中央分成新增费分配方案最优,土地利用效率目标和耕地保护目标下的分配方案其次,资源配置与公平目标下的中央分成新增费分配方案效率最低;除资源配置与公平目标下的分配效率低于现实情况外,其他3个目标下的分配效率均高于现实情况。
胡一琦金晓斌张志宏陈炼丁宁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
基于生态流方法的土地整治项目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0
2015年
将土地整治活动作为外界对农田生态系统(项目区)集中性的外部激励,以陕西关中凤翔县典型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分析了项目实施前后生态流(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变化状况,建立了土地整治生态影响概念性模型,明确了相应生态流的流向与路径关系,使用可用能法和能值法测算项目区外部输入及生态产品输出,应用生态流分析法,对土地整治项目生态流和系统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根据设定的土地整治工程使用年限,评估了项目实施后区域净生态价值、自然资源依赖度、可更新资源依赖度、生态产出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可持续度等指标的时间变化过程。得到以下研究结果:(1)可用能法和能值法测算出的系统生态效益均呈现由项目建设初期陡降为负值,而后指数增加,再趋于平稳的过程;(2)可用能法测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第29年,生态效益由亏转盈,体现出系统从被扰乱后恢复自然平衡状态的过程;(3)能值法测算出项目实施后的第4年,生态系统趋于平衡状态;(4)研究区土地整治项目的经济效益为负,于项目实施3a后趋于平稳,总投资中农业生产年投入占资金总额的78.35%。通过可用能和能值方法的结合,可以定量计算系统稳定性,为土地整治项目的物质、劳动力和资金投资选择等提供借鉴。
郭贝贝金晓斌林忆南杨绪红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农田生态系统可用能能值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