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2001BA604A023)

作品数:12 被引量:169H指数:7
相关作者:唐红梅陈洪凯吴四飞叶四桥胡明更多>>
相关机构:重庆交通学院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交通部跨世纪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专项经费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理学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5篇危岩
  • 5篇公路
  • 3篇石流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3篇库区
  • 2篇三峡水库
  • 2篇三峡水库区
  • 2篇水库
  • 2篇水库区
  • 2篇公路泥石流
  • 1篇地震
  • 1篇地震力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动力性
  • 1篇动力性能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养护
  • 1篇应力

机构

  • 13篇重庆交通学院
  • 3篇重庆大学

作者

  • 13篇唐红梅
  • 11篇陈洪凯
  • 4篇吴四飞
  • 3篇叶四桥
  • 2篇胡明
  • 1篇关明芳
  • 1篇李强
  • 1篇易朋莹

传媒

  • 4篇重庆交通学院...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公路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岩土工程学报
  • 1篇应用数学和力...

年份

  • 3篇2006
  • 1篇2005
  • 9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水库岸坡散体滑坡综合治理模式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红溪沟滑坡为例被引量:3
2004年
笔者以重庆市万州区红溪沟滑坡为例,从开发性治理原则出发,针对库岸滑坡治理工程的特殊性,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1-2],采取综合治理措施,融治理滑坡灾害与新增建设用地为一体,这对治理库岸滑坡具有十分重要指导意义.
叶四桥唐红梅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25
2004年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是国内外迄今尚未解决的主要公路病害 ,具有大冲大淤、冲击路径变化不确定以及毁损作用极其强烈的特性 ,是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核心。本文基于两相流理论建立了泥石流冲击力计算公式 ;遵循特大型泥石流发育特点及公路泥石流防治特殊要求建构了泥石流综合治理模式 ,并开发了速流结构、底埋隧道、翼型墩汇流技术及糙桩技术 ,并对相关的核心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
陈洪凯唐红梅吴四飞
关键词:公路病害控制技术灾害类型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被引量:27
2004年
作为我国一种严重的公路水毁类型 ,公路特大型泥石流灾害至今尚未解决 ,本文建构了该类泥石流研究及防治新理念 ,对于公路建筑物的安全与稳定、确保公路交通有序进行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认为 ,公路泥石流研究及防治的主要对象是具有大冲大淤性能、毁损作用强烈的特大型泥石流 ;必须遵循以泥石流发育机理研究为基础、防治技术研究为手段、防治工程研究为目的的研究原则 ;详细分析了公路泥石流水毁模式 ,概化分析了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的发育特性 ;开发了防治效果极佳的速流结构 ,运用运动状态函数法建构了速流结构设计理念 。
陈洪凯唐红梅马永泰
关键词:公路养护
速流结构汇流槽板动力性能研究
2006年
速流结构是治理公路大型泥石流的有效技术类型,由汇流槽和速流槽组成.汇流槽在泥石流冲击作用下的受荷性能是速流结构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建立了汇流槽板质量-阻尼-弹簧动力学模型,据此运用结构动力学方法构建了汇流槽板的挠曲线方程和动力学方程,为汇流槽板结构强度设计及变位控制设计提供了依据,其成果于平川泥石流防治工程中得到成功应用.
唐红梅陈洪凯
关键词:公路泥石流动力性能
危岩主控结构面应力强度因子求解分析被引量:16
2006年
危岩是迄今研究程度极其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而主控结构面受荷损伤断裂是危岩发育机理研究的核心技术。遵循应力强度因子的可叠加性假定,运用断裂力学方法及极限平衡理论,构建了倾倒式危岩主控结构面的应力强度因子计算方法,以及损伤-断裂判别式,并建立了主控结构面的断裂数值模拟方法,为深入研究危岩发育机理以及危岩灾害的有效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唐红梅叶四桥陈洪凯
关键词:应力强度因子
三峡水库区危岩防治技术被引量:39
2005年
危岩是三峡水库区重要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基于多年来对三峡水库区危岩研究和防治实践,遵循坠落式危岩、滑塌式危岩和倾倒式危岩的危岩失稳分类方案,构建了危岩防治必须坚持防治工程的宏观综合性与危岩体的微观综合性相结合、具备支撑条件时优先采用支撑技术、谨慎使用清除技术、主动防治和被动防护相结合的防治理念。概化提出了支撑、锚固、封填、灌浆、排水和清除共6类主动防治技术,拦石墙、拦石栅栏和森林防护共3类被动防护技术以及锚固-拦挡、锚固-支撑共2类主动-被动联合防治技术。详细论述了每类防治技术的技术要点。该研究成果丰富了重庆市地方标准《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规范》的技术内涵,对于提高三峡水库区危岩灾害的防治水平有重要价值。
陈洪凯唐红梅
关键词:三峡水库区危岩
泥石流对速流结构的磨损作用研究被引量:41
2004年
 泥石流对砼防治结构的磨损是泥石流研究极其薄弱的环节,泥石流磨损大大缩短了防治结构的有效使用年限· 作为大型特大型公路泥石流有效防治结构的速流结构,因泥石流的磨损使其有效使用寿命缩短了近三分之一· 基于泥石流两相流流速计算理论,研究了泥石流对速流结构的磨损机理,包括均质浆体对速流槽的磨蚀机理和固相颗粒对速流槽的切削机理;基于牛顿运动原理建立了泥石流液相浆体及固相颗粒的磨损动力学方程;运用量纲分析法构建了速流槽磨损量计算式。
陈洪凯唐红梅吴四飞
关键词:泥石流两相流磨损量
公路泥石流研究综述(Ⅱ)被引量:5
2004年
泥石流既是一种典型的公路水毁类型,也是公路水毁的主要动力.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泥石流研究成果的分析,本文作者将其研究现状概化为泥石流学科体系及分类、泥石流形成条件、泥石流模型、泥石流运动及冲击、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8个方面.本文主要对泥石流磨蚀作用、泥石流防治技术、泥石流试验和泥石流灾害评价与预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评价,探讨了公路泥石流学中对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防治关键问题.
唐红梅陈洪凯
关键词:公路泥石流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形成条件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冲淤变动型沟谷泥石流是我国西部公路沿线致灾最强烈的泥石流类型,通常表现为对公路构建筑物的冲击和淤埋毁损.笔者从地貌条件、物源及动力条件3方面出发对该类泥石流的形成条件进行了研究.泥石流沟长宽比小于5 0并且具有较大的形成区、大比降的流通区、宽缓的沉积区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地貌条件;丰富且稳定性差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及工程弃渣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物质条件;前期降雨量和降雨强度的有机结合或较高的日温度是该类泥石流形成的动力条件.研究成果丰富了公路泥石流学的科学内涵.
唐红梅陈洪凯
关键词:公路温度变化
基于数值模拟研究倾倒式危岩的控制设计工况被引量:4
2006年
危岩是迄今国内外研究最薄弱的地质灾害类型之一,尤其在危岩分类及识别、发育机理、稳定性分析及有效防治方面目前处于定性、半定量阶段。根据危岩失稳模式可将危岩分为滑塌式危岩、倾倒式危岩和坠落式危岩三类[1],目前在进行危岩稳定性分析中,拟定了三种荷载工况,分别是工况一(自重+天然状态裂隙水压力)、工况二(自重+暴雨状态裂隙水压力)和工况三(自重+天然状态裂隙水压力+地震)。作者通过对倾倒式危岩进行有限元数值模拟,基于位移场和应力场分析得到工况二为最不利工况的重要结论,换言之,工况二即为倾倒式危岩治理工程的控制设计工况。
唐红梅
关键词:有限元数值模拟位移场应力场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