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37)
- 作品数:7 被引量:263H指数:7
- 相关作者:杜江罗珺王新华王锐罗丽娜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武汉工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增长:基于DEA-GML指数与面板Tobit模型的两阶段分析被引量:103
- 2016年
- 本文构建了1991~2013年省级种植业投入产出与污染排放面板数据,利用GML指数方法测算农业技术进步、环境技术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并建立面板TobR模型分析这三种指数的影响因素,同时验证三种指数与农业增长之间是否表现出类似于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曲线特征。本文主要结论有:①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②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成分变动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与技术进步代表全国最高水平,西部地区技术进步处于全国最低水平,而中部地区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环境技术效率最低;东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大多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地区省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则大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技术进步与农业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控制变量对三种指数变动的影响则各不相同。
- 杜江王锐王新华
- 关键词:农业增长环境全要素生产率
- 农业经济增长与污染性要素投入——基于简约式及结构式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3
- 2013年
- 本文以农业生产中污染性要素(化肥、农药和农用塑料薄膜)的投入为例,利用1997-2010年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简约式与结构式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影响。研究发现,化肥、农药投入与以人均收入表示的农业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曲线关系,且农药投入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受控制变量的影响较大;倒U型曲线转折点对应的收入水平大于地方及全国平均水平,意味着投入量将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农药、农膜投入与收入不平等正相关,与价格指数比负相关;经济结构变动对不同污染性投入的影响不同;农业增长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均为正,三类污染性要素的投入量随着农业的增长而增加。
- 杜江罗珺
- 关键词:种植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板数据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被引量:25
- 2016年
-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对于促进农业技术推广运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苏南地区种稻大户的调查数据,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种稻大户农业技术采用的影响因素,再通过ISM模型分析方法判断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层次结构与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种植规模、家庭人均年收入、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土地租金、农业技术培训、种子公司渠道显著正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是否兼业、种子成本显著负向影响种稻大户的农业技术采用行为。其中,种子公司渠道、农业技术培训、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是表层影响因素,家庭人均年收入是中层影响因素,是否兼业、种植规模、土地租金、种子成本是深层影响因素。
- 朱萌沈祥成齐振宏罗丽娜王新华杜江
- 关键词:种稻大户农业技术影响因素
- 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时空分异被引量:32
- 2015年
- 本文利用1978~2011年分省面板数据与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成分变动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有:(1)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显著且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技术效率总体上呈退步趋势;(2)生产率增长的地区差异与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增长最快且多数东部省份增速较快,中部地区增长最慢且多数中西部省份增速较慢。主要研究启示有:(1)理论上,随着DEA测算技术的不断进步,对农业TFP的理解也不断深入;(2)实践中,必须切实地解决农业技术效率低下问题,以便更加有效地推动农业TFP的增长。
- 杜江
- 关键词:种植业全要素生产率MALMQUIST指数
- 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被引量:39
- 2014年
- 核算1991~2011年中国省际种植业污染排放量,利用Global Malmquist Luenberger指数与农业环境友好指数(AEFI)分析中国农业增长的环境绩效。研究发现,环境约束下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主要由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环境绩效的地区差异及省际分化明显,东部地区最优,中部地区最差;除内蒙古外其他各省份的AEFI均小于1,即农业增长环境不友好;是否考虑环境因素对农业增长的绩效评价产生较大影响。
- 杜江
- 关键词:种植业非期望产出全要素生产率
- 我国农业环境污染的现状和成因及治理对策被引量:36
- 2013年
- 本文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化学品投入量大幅增加所产生的农业污染问题的现状,认为农业污染的形成与农业产业政策、城乡经济结构、污染治理资金、环境综合管理、农业环境政策、污染治理法律以及农民环境意识等因素有关。为有效解决农业污染问题,需采取以下措施:农业-环境政策一体化、建立环境友好的农业技术体系、实行流域的综合管理、增强农业污染环境管理能力、加大农民环境教育力度以及建立农业环境保护立法。
- 杜江罗珺
-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种植业污染治理环境教育环境保护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