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90047)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相关作者:高彦彦郑江淮周勤张宗庆孙军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南京大学淮海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政府
  • 1篇地方政府
  • 1篇政府行为
  • 1篇政治晋升
  • 1篇社会稳定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税制
  • 1篇税制改革
  • 1篇农业
  • 1篇农业增长
  • 1篇企业
  • 1篇价值链
  • 1篇公共
  • 1篇公共品
  • 1篇分税
  • 1篇分税制
  • 1篇分税制改革
  • 1篇财政
  • 1篇财政压力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3篇南京大学
  • 1篇淮海工学院

作者

  • 4篇高彦彦
  • 3篇郑江淮
  • 1篇张宗庆
  • 1篇孙军
  • 1篇周勤

传媒

  • 1篇中国农村观察
  • 1篇南方经济
  • 1篇经济与管理评...
  • 1篇南大商学评论

年份

  • 4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企业是如何创新的?——基于上海工业企业创新价值链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利用上海1 521家工业创新企业的调研数据,基于创新价值链分析框架,估计工业企业创新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实证研究结论表明:①作为企业创新源泉的各种创新投入之间既存在替代关系,也存在互补关系;②企业创新投入总体上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绩效和创新成功概率,但是由于创新投入之间的替代关系,内部研发和获取机器设备之类的创新投入,需要配之以员工培训和新产品市场推介,才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③科技型企业、大陆企业的子公司以及自主品牌企业的创新绩效要高于非子公司,但是海外企业子公司的创新绩效并不高于非子公司;④政府的税收减免相对于直接资金支持更能提高企业的创新绩效。
张宗庆高彦彦郑江淮
关键词:创新价值链
分税制改革、城市偏向与中国农业增长被引量:10
2012年
分税制改革因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而增加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从而深刻地改变着地方政府的行为模式。当农业税费全归地方财政收入,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下降而经济增长又成为地方官员政治晋升的主要指标时,面临财政压力的理性地方政府会强化其城市偏向程度,从而损害农业增长。本文运用1978至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分税制下的地方财政压力对农业增长特别是粮食增长产生消极影响;非本级财政收入因缓解地方财政压力而有助于农业增长;地方政府对预算外资金的依赖则不利于农业增长。历史和经验证据支持了分税制改革强化地方政府城市偏向的观点。
高彦彦郑江淮
关键词:分税制改革财政压力农业增长
开放战略、政府行为与过度工业化:以江苏省为例被引量:3
2012年
中国产业结构高级化过程表现出工业主导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特征。经济发达地区更是如此。运用2000年至2010年江苏省13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三次产业结构演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总体上江苏产业结构高级化进程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低端切入全球价值链的开放模式是导致过度工业化的最主要因素,政府行为对产业结构过度工业化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偏向城镇的固定资产投资促进了产业结构的非农化。在发展模式上,苏中表现出与苏南类似的过度工业化特征,而苏北地区则呈现第二和第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趋势。
高彦彦孙军
关键词:产业结构政府行为
为什么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被引量:25
2012年
中国农村公共品长期供给不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本文通过比较强势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行为与各部门公共品需求决定机制来探讨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的成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偏向的公共品供给配置内生于地方官员在追求政治晋升和维持社会稳定之间的权衡;而各部门的公共品需求则取决于二元经济背景下各部门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因此,部门间公共品供给配置的政治决定机制和各部门公共品需求的市场效率原则之间的割裂导致了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错配和不足。
高彦彦周勤郑江淮
关键词:公共品地方政府政治晋升社会稳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