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1324)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张海燕王小川张家兴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厦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阻塞性
  • 1篇阻塞性肺疾病
  • 1篇慢性
  • 1篇慢性阻塞性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慢性阻塞性肺...
  • 1篇脑灰质
  • 1篇灰质
  • 1篇疾病
  • 1篇疾病患者
  • 1篇肺疾病
  • 1篇肺疾病患者
  • 1篇病患
  • 1篇成像
  • 1篇磁共振
  • 1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1篇厦门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作者

  • 1篇张家兴
  • 1篇王小川
  • 1篇张海燕

传媒

  • 1篇中华危重症医...

年份

  • 1篇2011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灰质密度变化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利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VBM)方法,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脑灰质密度与健康人的差异。方法选取COPD患者18例为COPD组和民族、年龄、性别和教育程度相匹配的1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心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磁共振成像(MRI)行全脑扫描,运用VBM分析影像数据,比较两组被试脑区灰质密度改变。结果 COPD组1秒最大呼气量、用力肺活量及二者的比值、脉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及ADL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脉搏次数及二氧化碳分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VB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PD组的右脑(舌回、中央后回、颞上回、海马旁回、海马、杏仁复合体和扣带前回),左脑(颞下回、颞中回和尾状核),双侧岛叶和双侧丘脑灰质密度均显著降低(P均<0.001)。结论 COPD患者慢性缺氧导致了局部脑灰质密度的降低。局部脑区的损害可能参与了COPD患者病理性心肺功能的调节,并可能与其认知和情绪改变有关。
王小川张海燕张家兴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