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9735110)

作品数:35 被引量:460H指数:12
相关作者:温诗铸雒建斌张朝辉薛群基刘维民更多>>
相关机构: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香港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理学
  • 17篇机械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11篇润滑
  • 10篇摩擦学
  • 8篇薄膜润滑
  • 5篇纳米
  • 5篇纳米摩擦学
  • 3篇原子力显微镜
  • 3篇自组装
  • 3篇自组装膜
  • 3篇分子
  • 3篇AFM
  • 3篇LUBRIC...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模拟
  • 2篇形貌
  • 2篇性能研究
  • 2篇粘塑性
  • 2篇润滑特性
  • 2篇润滑性
  • 2篇润滑性能
  • 2篇塑性

机构

  • 19篇清华大学
  • 8篇中国科学院
  • 3篇香港科技大学
  • 3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18篇温诗铸
  • 17篇雒建斌
  • 8篇张朝辉
  • 7篇薛群基
  • 5篇张平余
  • 5篇刘维民
  • 3篇张嗣伟
  • 3篇萧旭东
  • 3篇钱林茂
  • 2篇王强斌
  • 2篇高芒来
  • 1篇姚俊斌
  • 1篇张俊彦
  • 1篇齐军
  • 1篇刘莹
  • 1篇杨生荣
  • 1篇沈明武
  • 1篇路新春
  • 1篇刘姗
  • 1篇蒋玮

传媒

  • 4篇清华大学学报...
  • 4篇摩擦学学报
  • 3篇科学通报
  • 3篇Scienc...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电子显微学报
  • 2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Scienc...
  • 2篇Scienc...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润滑与密封
  • 1篇现代机械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 18篇2000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FM/FFM测量参考样品云母的规范实验被引量:5
2000年
在原子力/摩擦力显微镜(AFM/FFM)实验中,通常只能得到摩擦力信号的相对值,为了比较各种样品表面的微观摩擦性能,常选用新鲜解理的云母作为摩擦力测量的参考样品.由于新鲜解理云母表面摩擦性能的不稳定性,使得不同条件下在云母表面上测得的摩擦力信号有较大的变化.为此,需要通过对云母表面摩擦性能的系统研究,建立一个以云母为AFM/FFM摩擦力测试参考样品实验规范.实验结果表明,云母样品的摩擦特性受其解理时间的长短、湿度以及测试针尖的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针尖在云母表面的摩擦力信号大约在± 15%的范围内波动;新针尖在云母表面作摩擦实验时,摩擦力信号随磨损次数的增加逐渐增大,然后趋于稳定.对于新鲜解理的云母表面,其摩擦力信号随解理时间的增长而逐渐增大并逐步趋于稳定.由于云母表面的亲水性,其摩擦力信号随湿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钱林茂雒建斌温诗铸萧旭东
关键词:云母摩擦力
Nano-scratch study of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on silicon wafer using nanoindentation^1被引量:1
2001年
Experiment of the molecular deposition (MD) films with and without alkyl terminal de-posited on the silicon wafer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nanoindentation. It was found that MD filmsand alkyl terminated MD films exhibit higher critical load (scratch resistance or adhesive strength)and lower coefficient of friction compared with the silicon substrate. Critical load (scratch resis-tance) increases with the number of layers, and coefficients of friction of those MD film with alkylterminal are still best for the same layer of MD film.
WANG Deguo
关键词:MOLECULARDEPOSITIONFILMSNANOINDENTATION
化学机械抛光流动性能分析被引量:21
2004年
基于连续流体理论和其运动学关系 ,建立了力平衡方程关系式。推导了牛顿流体在化学机械抛光过程中的润滑方程 ,给出了模拟出的典型的压力分布情况和无量纲载荷、转矩与抛光垫转速变化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 :抛光中的压力分布是沿半径方向变化的且抛光垫转速的增加将有助于提高抛光的切除速率。
张朝辉雒建斌温诗铸
关键词:化学机械抛光CMP计算机硬盘硅片流动性能
表面力仪及油性添加剂薄膜流变特性被引量:1
2000年
为研究超薄润滑膜的摩擦特性和添加剂的影响 ,采用自制的表面力仪进行了润滑剂基础油和油性添加剂的薄膜流变实验。结果表明 :当膜厚减薄到纳米量级时 ,润滑油呈现非牛顿剪切响应 ,即剪切稀释现象 ,其等效粘度随着膜厚变薄而增加 ,并在某个临界膜厚处急剧上升。加入添加剂后 ,润滑油等效粘度降低 ,临界膜厚变小 ,说明薄膜流变特性与界面的摩擦状况有关。指出油性添加剂的功能在于形成摩擦系数小但厚度较薄的吸附层 ,与界于壁面间的润滑流体构成夹层结构 。
王慧陈军邹鲲胡元中
关键词:纳米摩擦学表面力仪
液晶添加剂的纳米级润滑性能与机理被引量:9
2001年
低速度、低黏度和摩擦副表面达到分子级光滑时所形成的纳米级润滑膜性能不同于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 由于尺寸效应, 结构长程有序的液晶添加剂对纳米级油膜的润滑特性和成膜机理有极大的影响. 采用相对光强原理, 研究了十六烷中加入胆甾醇酸酯液晶添加剂时纳米级油膜的性能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 在纳米级薄膜润滑区, 添加有液晶的十六烷的实测油膜厚度比理论计算值大3~5倍. 油膜厚度随液晶极性、液晶浓度和外加电场的增加而增加. 润滑剂的有效黏度与滚动速度和外电压有关, 随滚动速度的减小而由体相黏度逐渐增大到体相黏度的几至几十倍, 随外电压的增加而增加并逐步趋于稳定. 近固体表面润滑剂分子的有序度越高, 油膜越厚.
沈明武雒建斌温诗铸姚俊斌
关键词:液晶添加剂薄膜润滑纳米摩擦学
薄膜润滑的微极流体模拟被引量:14
2001年
基于向列相润滑分子作用下薄膜润滑的有序模型,利用微极流体(Micropolar fluids) 理论分析薄膜润滑的润滑特性,探求薄膜润滑的基本规律。结果表明,薄膜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质介于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和边界润滑之间,弹流理论不能很好预测膜厚随工况参数的变化 情况,而微极流体理论结果和试验值有较好的一致性。薄膜润滑下有序分子的存在所起作用 相当于提高润滑剂的粘度,能够增加润滑油膜的厚度从而增加承载能力。在薄膜润滑下必须 考虑微粒分子的角动量矩守衡。
张朝辉温诗铸雒建斌
关键词:薄膜润滑微极流体润滑特性
Nano-tribology through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被引量:2
2001年
The solidification and interfacial slip in nanometer-scale lubricating films as well as the contact and adhesion of metal crystals have been studied via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itical pressure for the solid-liquid transition declines as the film thickness decreases, in-dicating that the lubricant in the thin films may exist in a solid-like state.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interfa-cial slip may occur in thin films at relatively low shear rate, and there is a good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lip phenomenon and the lubricant solidification. The simulations reveal that a micro-scale adhesion may take place due to the atomic jump during the process of approaching or separating of two smooth crystal surfaces, which provides important information for understanding the origin of interfacial friction.
王慧
薄膜润滑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被引量:17
2003年
薄膜润滑是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广泛研究的新型润滑状态。它是界于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之间的一种过渡润滑状态 ,有着自己独特的润滑规律。文章回顾了薄膜润滑的研究历史 ,包括薄膜润滑概念的提出、测试技术的发展、薄膜润滑的膜厚特性。
雒建斌张朝辉温诗铸
关键词:薄膜润滑有序膜微结构
二氧化硅及其硅烷自组装膜微观摩擦力与粘着力的研究(Ⅰ) 摩擦力的实验与分析被引量:45
2000年
使用原子力 /摩擦力显微镜在 5 %— 99%的相对湿度范围 ,研究了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硅基体上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自组装膜 (简称OTESAM/SiO2 )表面摩擦力和粘着力随湿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表明OTESAM/SiO2 不仅能明显改善二氧化硅基体表面的摩擦性能 ,而且在 2 0 0nN(接触区Hertz压力约为 0 .8GPa)的载荷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抗磨性能 .由于强的亲水性 ,二氧化硅表面的摩擦力随湿度的增大先逐渐增大 ,然后急剧减小 .相反 ,OTESAM /SiO2 由于其良好的斥水性 ,表面的摩擦力在高湿度条件下略有减小 ,它可望成为微型机械和高速磁记录系统中较为理想的边界润滑剂 .
钱林茂雒建斌温诗铸萧旭东
关键词:硅烷润滑二氧化硅自组装膜
纳米薄膜润滑研究被引量:27
2001年
该文是近年来作者关于纳米薄膜润滑的研究的全面总结。首先介绍了纳米量级润滑膜厚度测量技术 ,进而系统地阐述了润滑理论中存在的两个尚未完全弄清的问题 ,即弹流润滑和边界润滑之间润滑状态的形态特征以及润滑膜的失效准则 ,包括 :1)薄膜润滑作为弹流润滑与边界润滑之间一种新的润滑状态的性能特征 ;2 )薄膜润滑的物理模型 ,弹流润滑与薄膜润滑间的转化关系以及膜厚与工况因子的相关性 ;3)纳米润滑膜时间效应及其产生原因 ;4)电场对纳米润滑膜特性的影响 ;5 )纳米润滑膜的失效准则 ;6 )新的润滑状态判断准则。
温诗铸雒建斌
关键词:纳米摩擦学薄膜润滑边界润滑弹性润滑润滑理论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