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7BJY155)

作品数:9 被引量:47H指数:5
相关作者:丁剑平周辰亮谌卫学杨振建赵亚英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主题

  • 6篇汇率
  • 3篇汇市
  • 2篇货币
  • 2篇股价
  • 2篇股市
  • 1篇亚洲股市
  • 1篇真实汇率
  • 1篇中国股市
  • 1篇升值
  • 1篇泡沫经济
  • 1篇资本
  • 1篇资本价格
  • 1篇资本流动
  • 1篇资产
  • 1篇资产价格
  • 1篇自回归模型
  • 1篇外汇
  • 1篇外汇市场
  • 1篇利率
  • 1篇利率平价

机构

  • 9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5篇丁剑平
  • 3篇周辰亮
  • 2篇谌卫学
  • 1篇赵亚英
  • 1篇潘橙璋
  • 1篇周建芳
  • 1篇杨振建

传媒

  • 3篇统计与决策
  • 1篇世界经济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财经研究
  • 1篇当代财经
  • 1篇上海金融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汇率非线性因素在部分亚洲货币汇率中的特征——检验购买力平价论的新方法被引量:13
2010年
当真实汇率运动实际上是非线性过程,而假设它为线性时,那么检验购买力评价理论的标准单位根检验通常是低效力的。文章运用带有单位根的门限自回归模型模拟了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亚洲主要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的真实汇率,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强的非线性,说明了传统的线性方法不再具备模拟真实汇率的能力,且除人民币以外的其他5种货币的真实汇率都表现出了平稳非线性特征,在异动时期具有均值回归的趋势。周期性的金融危机是导致中国以外的其他5个国家货币的真实汇率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人民币真实汇率的非线性行为则表现出了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导致它出现异动的主要因素为人民币对内和对外价格的相互背离,人民币真实汇率没有表现出向均值调整的趋势,甚至在异动时期呈现了向均值偏离的趋势。
丁剑平谌卫学
关键词:购买力平价非线性门限自回归模型
汇率与资产价格:文献综述被引量:2
2009年
目前,学术界对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以及如果被低估了,在多大程度上被低估仍存在分歧,大部分的文献仍然从实体经济出发,考虑实际汇率或均衡汇率等指标,而汇率做为一国货币价值的体现也属于资产价格的范畴。一些学者通过对汇率与资产价格及资本流动的研究揭示了汇率的资产价格效应,从这些理论出发将给我们看待中国现在的汇率与资产价格高企等问题提供一些思路。文章将介绍一些理论界对该问题的研究,并作出简要评议。
周辰亮
关键词:汇率资本价格资本流动泡沫经济
真实汇率波动根源探究
2010年
使用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中国、印度、韩国、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等6个亚洲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兑美元真实汇率波动根源进行了探索,实证结果表明,与学者在分析发达国家货币真实汇率波动根源时发现供给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的影响不显著而名义冲击在其中或占有重要作用,及正的供给冲击会导致真实汇率贬值相反,供给冲击是导致这6种货币真实汇率波动的主要或重要因素,且正的供给将导致真实汇率升值,名义冲击对真实汇率波动的作用不明显。笔者认为具有弹性的汇率制度更有利于这些国家经济的发展。
谌卫学
关键词:真实汇率
亚洲股市与汇市联动:MGARCH模型对多元波动的测试被引量:15
2009年
本研究采用了MGARCH模型(三元GARCH)证明了亚洲汇市与股市的联动。研究的结果证明:金融市场规模的不对称性会影响联动出现的显著性;地域和规模越接近,两国间的股市与汇市三者之间的联动效应就越强,亚洲金融市场联动具有地域规模特征。然而,这种"金融联接效应"的强度受到汇率制度和干预的制约。
丁剑平赵亚英杨振建
关键词:MGARCH模型
关于中国股市与汇市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文章利用BQ方差分解法,研究在两种独立冲击下的中国股市和外汇市场的关系: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供给冲击反应的是实际产出的冲击,需求冲击主要反应的是货币政策的冲击。结果发现,无论在供给冲击还是需求冲击下,股市与汇市均呈现一种负相关关系。
周辰亮
关键词:股市汇市
“不规则”联动汇率与股价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本研究综述2000年以来的对汇率与股价关系研究的代表性文章,认为即便两者之间存在"不规则"性,但还是可以从"不规则"中寻找出相对规律。这就需要模型设定约束条件。不仅要考虑经济体(或国家)和地区的对外经济的开放度和金融市场的成熟度,而且还考虑汇率波动(风险贴水)与股市涨跌(引起货币需求变化)各自为对方扮演的角色(时间段上)。由于两个市场定价的内生性使得现在的理论模型都处于"过渡性"。未来的希望寄托在汇率的货币主义分析法与跨期国际资产定价模型的融合。在实证分析方面如何突破协整以及向量自回归之类的框框有待新的非线性工具的开发。
丁剑平
外汇市场中的价格集聚现象解析
2008年
文章对导致外汇市场价格集聚现象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外汇市场存在以尾数为0或5的价格集聚现象。通过Logistic回归,发现了价格的波动率与买卖价差是导致价格集聚现象的原因。文章还发现谈判成本,共谋等解释对我国外汇市场价格集聚现象并没有太大的说明力,而更可能是人们对以0和5为尾数的偏好导致了价格的集聚。
周辰亮
关键词:外汇市场
从本币升值到流动性过剩和出口依赖——中日两国的区别在哪里?被引量:5
2008年
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在某些方面不乏相似之处。两国分别以高科技技术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推动了本国产品的大量出口,造成了国际收支的大额顺差,并与欧美贸易伙伴产生了严重的摩擦。为此,欧美等国强烈要求日元和人民币升值。为了化解由此产生的贸易争端,两国都试图通过扩大内需来缓解本币升值压力;然而,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于是,日本实施了零利率政策;中国则采取容忍外汇储备持续积累态度,扩大货币供应。这两种做法导致了同样的后果:流动性过剩,且过剩的货币并未如愿地注入生产性领域,而是流入了房地产等资产市场,泡沫由此产生。泡沫经济使日本付出了十多年衰退的惨重代价,近年来再次依靠出口拉动才使得日本显示出复苏迹象;而中国则始终保持出口在GDP中的高比重。然而经验检验证实,出口依赖与流动性过剩的共同作用可能导致货币政策失灵。本币的急速大幅度升值极易引起国内投资"空洞化,"而剧烈的汇率波动以及货币错配会使本国的海外资产面临更大风险,两者的共同结果造成本国"财富蒸发,"资产严重缩水,再要恢复国内消费则十分艰难。因此,要摆脱本币升值造成的恶性循环,必须顶住外部压力(欧美要求本币大幅度升值),让本国消费来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要去除消费的后顾之忧,就是要避免本币急速升值和汇率剧烈波动。
丁剑平潘橙璋
关键词:本币升值空洞化流动性过剩
从多本位的视角研究货币汇率指数的属性被引量:5
2009年
当本币国际化进程加快,对其汇率指数的编制需求就会上升。JP摩根在2007年就用双边贸易权重编制了人民币指数,本研究用派氏链式指数法编制人民币汇率指数,它考虑到了多边市场的竞争因素。编制货币汇率指数的目的之一是让投资者有效地和无扭曲地掌握该货币汇率的走势。本研究试图用没有"国家符号"的黄金、石油和特别提款权三种本位测试上述两种人民币指数、美元宽指数、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检验发现尽管中国与美国、欧元区、日本等有相当大贸易和投资往来,但在上述指数中的影响是不同的。在欧元指数和亚洲货币单位中看不到人民币的影响。唯在美元宽指数中能看到大中华货币(人民币、新台币和港币)有较大影响。货币指数中体现了其域际属性。就如英镑与欧元指数,加拿大元、墨西哥比索与美元宽指数,韩元与人民币指数等。可见地理位置影响还是根深蒂固的。
丁剑平周建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