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YBJJ0817)

作品数:19 被引量:191H指数:7
相关作者:冯健蔡建国张晋王蜂岚黄利锋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9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篇荷载
  • 5篇拉索
  • 4篇连续倒塌
  • 4篇抗震
  • 4篇抗震性
  • 4篇抗震性能
  • 3篇张弦梁
  • 3篇连续倒塌分析
  • 3篇荷载路径
  • 3篇刚度
  • 2篇弹塑性
  • 2篇地震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预制
  • 2篇预制混凝土
  • 2篇杂交结构
  • 2篇稳定性分析
  • 2篇模态
  • 2篇模态分析

机构

  • 19篇东南大学
  • 4篇北京市建筑设...
  • 2篇中铁第四勘察...
  • 2篇中国移动通信...
  • 1篇广东省电力设...

作者

  • 19篇冯健
  • 18篇蔡建国
  • 9篇张晋
  • 6篇王蜂岚
  • 4篇涂展麒
  • 4篇黄利锋
  • 4篇盛平
  • 3篇韩运龙
  • 2篇陈强
  • 2篇赵耀宗
  • 2篇朱洪进
  • 2篇汪凯
  • 2篇甄伟
  • 2篇冯飞
  • 2篇王方
  • 1篇施明征
  • 1篇王赞
  • 1篇曹华兵
  • 1篇杨晶文
  • 1篇王靖

传媒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湖南大学学报...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篇工程力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土木建筑与环...

年份

  • 1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建筑结构连续倒塌概念设计被引量:9
2011年
建筑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对现有连续倒塌概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给出结构发生连续性倒塌的主要特征及其本质,并分析抗震设计和抗连续倒塌设计的异同点,讨论基础设计在结构连续倒塌控制设计中的作用。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韩运龙
关键词:连续倒塌控制设计
新广州站索拱结构屋盖体系连续倒塌分析被引量:42
2010年
以新广州站索拱结构屋盖体系为对象,对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连续倒塌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利用基于概念判断的敏感性分析方法分析了单榀索拱结构的重要构件。对整体结构的重要构件及其几何位置分布、整体结构中空间作用的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采用变换荷载路径法(AP法)对该屋盖结构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比了AP法中线性动力计算和静力计算的结果。分析结果表明:静力计算结果偏于保守,而对于含有预应力拉索的结构体系,应考虑构件意外失效前整体结构的初始状态。新广州站屋盖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连续倒塌性能,该工程采用的新型空间索拱结构及巨型桁架是提高该结构体系抗连续倒塌能力的有效措施。索拱中采用的双索设置增加了正常使用情况下换索的可行性。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张晋黄利锋盛平甄伟陈强
关键词:索拱结构连续倒塌
空间张弦结构抗震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了了解空间张弦结构的动力特性及其抗震性能,首先对该结构和无下部索杆体系的单层网壳进行自振特性分析,然后通过时程分析讨论空间张弦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并研究了撑杆数量、垂跨比、上弦梁刚度、预应力及拉索截面面积等参数对其动力性能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下部索杆体系能增大空间张弦结构的刚度,空间张弦结构的低阶振型以竖向振动为主。撑杆数量、垂跨比及上弦梁截面的增加有利于增大结构刚度及提高结构抵抗整体变形的能力,但预应力和下弦拉索面积对空间张弦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较小。
蔡建国韩运龙赵耀宗冯健张晋
关键词:地震抗震设计模态分析拉索
预制混凝土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为了研究一种采用U形钢筋来连接梁柱构件并提供抗弯能力的预制混凝土框架体系的抗震性能。首先在介绍该体系特点的基础上,接着描述了3个梁柱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3,个试件的主要区别在于U形钢筋的长度。主要分析了试验中测量的各种钢筋应变。结果表明,U形钢筋的长度对试件的屈服荷载影响不大,且箍筋的屈服荷载比纵筋的要大。试验中柱的钢筋并未屈服,柱仍能承载,满足强柱弱梁的原则。U形钢筋应变显示,钢筋的滑移是从梁柱表面开始,逐渐发展到键槽末端。
蔡建国赵耀宗朱洪进冯健刘亚非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循环荷载
连续倒塌分析中结构重要构件的研究现状被引量:13
2011年
建筑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分析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研究热点,变换荷载路径法(AP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确定结构的重要构件。在对现有结构重要构件判断方法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了结构重要构件判断方法所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蔡建国王蜂岚冯健张晋
关键词:连续倒塌刚度法
半刚性结构找形分析的实用方法被引量:3
2010年
在讨论拉索预应力模拟方法的基础上,利用刚度法理论来确定半刚性结构零状态的几何尺寸。在初始态几何给定时,初始态的预应力分布决定了零状态的放样几何。首先给出了用于求解拉索初始缺陷长度的影响矩阵法;但该方法初始缺陷长度对控制点位移的影响因子是线性叠加的,即结构反应呈线性,这与半刚性结构的几何非线性相悖。为了减小结构非线性反应带来的误差,对影响矩阵法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修正,提出了影响矩阵修正法。最后利用ANSYS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编制程序对一个半刚性结构实例进行了找形分析,数值算例表明了影响矩阵修正法减少了影响矩阵法中结构线性反应假定带来的误差,能够应用于刚度较小的半刚性结构的找形分析。
蔡建国余灵智王方冯健章传胜
关键词:半刚性结构找形分析影响矩阵
世构体系框架中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12年
通过对3个不同键槽长度的世构体系(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世构体系框架节点的破坏形态、滞回性能、节点延性、耗能能力和刚度强度退化等抗震性能指标,对世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得出一个大致的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世构体系的滞回曲线丰满,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世构体系的配筋设计可以参照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经过良好的设计施工,世构体系的抗震性能完全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目前采用的键槽长度能够满足抗震的需要。
蔡建国朱洪进冯健刘亚非黄利锋
关键词:抗震性能低周反复荷载试验滞回性能键槽
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结构静力特性及整体稳定性分析
2011年
通过对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体系进行静力特性及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研究,分析了上弦钢杆件截面积、预应力拉杆和下弦拉索截面积及其预应力水平等参数对其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并利用一致缺陷模态法分析了各种初始缺陷模式以及缺陷大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体系中下部索杆体系和上部面内拉杆可以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材料非线性对该结构的整体稳定承载能力的影响不可忽略;该杂交结构体系端部区域是结构的薄弱部位,塑性区集中在结构两个端部;结构的承载能力随着钢杆件截面的增大而增大;上弦拉杆与下弦拉索的截面积和初始预应力的增加使结构的承载能力有所提高,但是预应力值增大过多会导致结构承载能力下降;1阶特征值屈曲模态是对结构最不利的缺陷模态,但大小为L/300的初始缺陷并不是最不利的。
蔡建国冯健张晋盛平
关键词:杂交结构弹塑性分析
新广州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2012年
为了了解新广州火车站中央采光带杂交结构体系的受力性能,讨论了其下部索杆体系的预应力设计水平,分析了结构体系中柔性构件对其静力性能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特征值屈曲分析和非线性屈曲分析,文章最后讨论了上弦钢杆件截面、钢拉杆和下弦拉索截面及其预应力对结构竖向刚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杂交体系中下部索杆体系和上部面内钢拉杆可以较大地提高结构的刚度;该杂交结构体系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但其端部区域是结构稳定的薄弱环节之一;结构的竖向刚度随着钢杆件截面的增大而增加;上弦钢拉杆的截面及预应力的增加对结构竖向刚度有一定的提高;下弦拉索截面对结构刚度的影响较大,但是其预应力值的影响较小.
蔡建国汪凯冯健王靖张晋盛平
关键词:杂交结构拉索静力性能稳定性预应力
考虑节点刚度的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给出了考虑节点刚度的框架梁的力学模型,推导了用节点连接刚度系数表示的半刚接梁的单元刚度矩阵,以及半刚接梁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公式,并利用位移法对一单层单跨框架结构的横梁弯矩及其抗侧刚度进行了讨论.算例结果表明:半刚性连接框架受连接柔性的影响,会使框架结构横梁的杆端弯矩减小,而跨中弯矩增加;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则随着节点转动刚度的增加而增加;随着梁柱线刚度比的增加,节点刚度对结构抗侧刚度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当梁的线刚度与节点转动刚度的比值α>5,结构受力性能与节点铰接时相近,而当α<0.04时,节点连接可视为刚接.综上所述,节点转动刚度对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以及结构整体的抗侧刚度有较大的影响.
蔡建国冯健王蜂岚黄利锋
关键词:预制混凝土节点刚度半刚性连接刚度系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