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810037)
- 作品数:20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于春洋黄岩于春江郭文雅饶志华更多>>
- 相关机构:内蒙古工业大学呼伦贝尔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论原生形态民族国家建构模式——基于西欧初创民族国家历史建构的考察被引量:1
- 2013年
- 可以把伴随西欧民族国家初创及其历史建构而出现的民族国家建构模式称之为"原生形态民族国家建构模式"。该模式得以形成的基本线索主要是资本主义萌芽在西欧的产生与发展,封建国王在资产阶级的支持下建立起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国家,统一民族语言的形成及其在国内的普及,以及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普遍兴起。可以把该模式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国家的存在是其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其根本动力;启蒙运动及其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是其思想武器;宗教改革运动则对其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原生形态民族国家建构模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民族国家建构的经典范式,而随后到来的民族国家全球扩展进程也使这一模式获得了普适性价值。
- 于春洋
- 关键词:民族国家民族国家建构原生形态
- 试论民族个体的政治角色
- 2013年
- 依据不同民族个体在现实民族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及地位的不同,可把民族个体在民族政治舞台上承担的政治角色区分为民族政治领袖、民族政治精英及民族群众三个层次。其中,民族政治领袖居于民族政治角色的最高层次,执掌民族政治最高权力,拥有广泛影响和崇高威望,引领民族政治的发展方向;民族政治精英居于中间层次,对民族社会及多民族社会实施政治统治,在和民族政治生活紧密相关的一切重要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民族群众居于基础层次,不和民族政治权力产生直接联系,但却是民族政治领袖与民族政治精英的权力合法性来源。不同层次政治角色的民族个体共同推动民族政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实现民族政治之于民族个体的政治关怀过程。
- 于春洋郭文雅
- 关键词:政治角色民族领袖民族精英
- 论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被引量:4
- 2012年
- 民族政治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由其定义、内容和实质3个方面来构成。就其定义而言,民族政治发展是民族政治由低级到高级的正向变迁过程,主要表现为民族政治体系的发展与完善,以及民族政治生活从传统到现代的变革,其最终目的是为作为政治发展主体的民族共同体提供一种持久而深沉的政治关怀;就其内容而言,可以从"作为过程的民族政治发展"和"作为目标的民族政治发展"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基于"作为载体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和"作为主体发展的民族政治发展"的不同视角,民族政治发展则表现出了复合型的双重实质。
- 于春洋
- 关键词:民族政治发展
-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评述——学科演进、视角枚举与问题检视
- 2012年
- 基于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新兴民族国家政治发展问题的关注,西方政治发展理论逐渐得以产生,并且最终发展形成了发展政治学这一新兴学科。与比较政治学的其他分支学科相比,发展政治学的独特贡献在于它发展出了三个独特的研究视角,即现代化、结构功能主义和目的论的发展观。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矛盾与问题主要在于,它先验性地认为西方自由民主政治是新兴民族国家谋求政治发展的惟一出路,"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削弱了该理论的普适性和解释力。而且,它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这也使得该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遭到质疑和挑战,并因此逐渐走向衰落。
- 吴磊于春洋
- 关键词:政治发展政治发展问题发展政治学
- 论族际政治理论的基本内容及其当代价值被引量:4
- 2011年
- 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及其全球扩展,族际政治日益发展成为影响多民族国家未来走向和民族政治发展的重要变量。基于族际政治问题研究而形成的族际政治理论,包括族际政治是民族国家族际关系的本质;冲突与整合是族际政治互动的两种基本形态;族际政治的特征和具体形式;政党在族际政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等基本内容。族际政治理论旨在通过对于多民族国家族际政治现象的研究,来寻求促使族际政治良性发展、由族际冲突走向族际整合的一般途径与策略,其当代价值不言而喻。
- 于春洋
- 关键词:族际关系族际政治
- 外观与内核:论现代民族国家的双重建构被引量:19
- 2013年
- 民族国家是由一个或多个民族基于共同的国家认同而建立的主权国家。民族国家并非一经产生就具有现代性,还要经历一个现代转换过程,即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现代民族国家建构包含国家建构与民族建构两个不同面向,前者属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外观建构,旨在推进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现代化,建立现代国家民主制度;后者属于现代民族国家的内核建构,旨在把全部国内族群整合为拥有共同政治文化特质的国族的努力过程,其目标是要实现统一的民族国家认同。国家建构与民族建构之间存在共生互动关系,在两者的共同推动之下,民族国家既拥有了国族对于国家的内在忠诚,也具备了现代民主国家的外在形式。
- 于春洋
- 关键词:民族国家民族建构
- 民族、宗教与国家:多元认同视野中的考察被引量:2
- 2013年
- 民族认同、宗教认同与国家认同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分立,承认三者之间的共存共生关系,要远比强调三者的对立冲突更具现实意义。作者认为应基于共存共生的客观事实,在尊重与包容的总原则下探索三者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确保国家认同之于社会个体成员诸多集体认同形式中居于最高层次,进行社会个体成员的国家公民身份建构,通过权利保障及利益分配来维系少数群体对国家的忠诚,加强不同民族及信教群体间的交流与沟通,等等。
- 蔡志刚于春洋
- 关键词:民族认同宗教认同国家认同多民族国家公民身份
- 论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分析维度
- 2013年
- 民族政治的真正主体是民族。为推进民族政治研究走向深入,需要对民族政治主体本身进行必要分析。对此,可以从民族个体和民族群体两个维度来对民族政治主体加以探究。其中,民族个体分析维度是从作为个体的民族成员层面分析民族自身,它构成了民族政治研究独特性的来源和宏观问题研究的基础,并为民族政治研究提供了重要方法;民族群体分析维度是从作为群体的民族共同体层面分析民族自身,民族群体内部具有相同或相近利益诉求,外部具有谋求民族政治权力的共同心理倾向或行为取向。民族政治主体的两个分析维度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在民族政治生活中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对于民族个体与民族群体关系的讨论,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民族矛盾、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
- 于春洋吴婷婷
- 关键词:民族政治民族群体
- 论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基本类型及其建构——以俄罗斯、中国为例
- 2014年
- 民族地方立法体系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基本构成方面,民族地方立法体系的建构则是民族地方政治体系发展与完善的重要内容。依据民族地方政治体系的不同表现形式,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分为"民族联邦主体立法体系"和"民族自治地方立法体系"两种基本类型,前者以俄罗斯为典型,后者以中国为典型。这两种典型类型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之间存在很大差别,它们建构的具体路径各不相同。合法性、可行性、科学性、适应性是建构民族地方立法体系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 黄岩于春洋
- 关键词:民族自治地方
- 论民族政治学视野中的民族国家被引量:1
- 2012年
- 从民族政治学的学科视野出发可以认为,民族国家是建立在一个或多个民族对于这一国家认同基础之上的主权国家。以掌控国家政权的民族(即国族)数量多少为分界,可以把民族国家区分为单一民族国家与多民族国家。就单一民族国家来讲,其特征主要为国族的单一性、国族与少数民族的政治地位存在显著差别、少数民族政策的非平等性和歧视性等等,其政治发展的方向是国族的多元化。就多民族国家来讲,其特征主要是国族的多元性、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不同国族间的竞争、民族分离主义成为影响国家未来走向的核心因素等等,其政治发展的方向为国族一体化。伴随民族政治的发展,国族的一体多元将成为民族国家的显著特征。
- 于春洋贺金瑞
- 关键词: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多民族国家国族民族政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