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9-004-002)

作品数:1 被引量:15H指数:1
相关作者:樊兆琪王晖汤云浦程林松耿昌浩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冀东油田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低渗
  • 1篇低渗透
  • 1篇低渗透油藏
  • 1篇低渗透油气藏
  • 1篇油藏
  • 1篇油气
  • 1篇油气藏
  • 1篇砂体
  • 1篇水井
  • 1篇气藏
  • 1篇注水
  • 1篇注水井
  • 1篇井网
  • 1篇井网调整
  • 1篇非均质
  • 1篇非均质油气藏

机构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冀东...

作者

  • 1篇耿昌浩
  • 1篇程林松
  • 1篇汤云浦
  • 1篇王晖
  • 1篇樊兆琪

传媒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低渗透油藏储层非均质性评价与井网调整新方法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进一步改善低渗透油藏非均质储层的注水开发效果,应用油藏工程方法研究了渗透率非均质性与注水开发井网几何形式的耦合作用,引入了渗流因子及渗流因子变异系数,提出了低渗透油藏非均质储层注水井偏移的井网调整新方法,并应用黑油模型数值模拟技术对其进行了适应性评价。将注水井沿井排方向偏移一定距离,井组内渗流因子变异系数降低,且随着砂体渗透率级差的增大、井网内横切比的减小,注水井向低渗砂体方向的偏移距离逐渐增大。注水井偏移最佳距离后,井组产油能力提高了5.6%,含水率下降了3.7%,明显提高了水驱开发效果。提出的非均质性评价方法及注水井最佳偏移量计算式,为低渗透非均质储层注水开发时的井网调整提供了新思路。
樊兆琪程林松耿昌浩汤云浦王晖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非均质油气藏砂体注水井井网调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