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01208)

作品数:7 被引量:68H指数:5
相关作者:李晓燕赵广敏李宝毅李红吴春国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大学教育部辽宁省第六地质大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遥感
  • 2篇土地利用
  • 2篇土地利用变化
  • 2篇耕地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温度
  • 1篇地力
  • 1篇地力评价
  • 1篇地质环境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地质环境质量...
  • 1篇东北黑土
  • 1篇东北黑土区
  • 1篇东露天矿
  • 1篇遥感动态监测
  • 1篇遥感和GIS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通达
  • 1篇通达性

机构

  • 6篇吉林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辽宁省第六地...

作者

  • 5篇李晓燕
  • 2篇李宝毅
  • 2篇赵广敏
  • 1篇王欢
  • 1篇薛林福
  • 1篇吴春国
  • 1篇王锡魁
  • 1篇李红
  • 1篇李宝益
  • 1篇李惠颖
  • 1篇徐华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Chines...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变化态势分析被引量:13
2010年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研究了1986-2000年东北地区土地资源变化趋势,并对空间差异和主要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属于土地利用急剧变化型,由于人类活动的增加,导致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林地、草地、水域和沼泽大量减少。从变化速率来看,水田增加最快,1986-2000年增长了20%,草地和沼泽减少最快,分别减少了17%和12%。分析东北三省土地利用特征的差异可知,辽宁省以水田和林地的减少及旱地的大面积增加为主,吉林省主要特征为水田和旱地的增加与草地的大幅度减少,黑龙江省主要特征为水田与旱田大幅度增加与林地、草地和沼泽的大面积缩减。东北地区耕地增加的分布区域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山地丘陵,三江平原和黑龙江、吉林的半干旱、半湿润地区。林地减少的分布区域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地的山地丘陵。草地减少的分布区域主要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与内蒙古东部交接地带的半干旱、半湿润的草原地区。气候变暖为耕地开垦提供了有利的前提条件,人口增加和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是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
李晓燕赵广敏李宝毅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
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通达性及空间格局变化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基于中原城市群2000,2003,2006,2009年高速公路网络建设情况,分别构建4个年份高速公路拓扑网络分析图和最短路径矩阵,对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10年来网络发育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和空间格局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原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程度明显改善,入网城市和线路数增加迅速,经历了由树状网络—回路网络—网络拓展阶段;区域交通中心形成6路回路网络连接;网络伸展程度逐年提高,区域网络直径变化虽然不明显,但是网络直径对应的城市却发生明显的空间位移;城市群高速公路网络发育在空间上已经开始打破"核心-边缘"的特点,呈现均衡化发展的趋势。
李红李晓燕吴春国
关键词:高速公路通达性中原城市群
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遥感动态监测与驱动因素分析被引量:10
2009年
土地利用变化是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程度的重要反映。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分析了东北黑土区1986~2000年耕地资源变化特征与空间格局。结果表明,东北黑土区耕地比例为78.14%,耕地已成为该区的本底景观。1986~2000年期间,耕地和城镇工矿地面积在增加,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减少。在研究时段内,耕地开发占用林地和草地是造成本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达到84.81 km2,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东北黑土区耕地资源变化受自然因素(气温显著上升)和人文因素(人口增加、粮食需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影响。
李晓燕李宝益薛林福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耕地资源遥感和GIS东北黑土区
基于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的农业干旱遥感监测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1
2010年
遥感技术以其便捷、反映迅速、大范围监测等优点在农业旱情监测中得到广泛使用。通过遥感资料反演的地表温度(Ts)和植被指数(NDVI)不仅可以表征绿色植被的生理和生长状况,还能揭示植被土壤水分信息,反映作物受旱状况,但两者单独使用时存在缺陷。而基于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特征空间的干旱监测方法有利于统一定量标准来判别植被干旱情况,同时还解决了植物在受水分胁迫时短期内仍能保持原有绿色的时间滞后的问题,提高了旱情监测的准确度和实用性。该文以地表温度和植被指数特征空间干旱监测方法为基础,较为详细地阐述了各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并结合实例归纳总结了与之相关的四种方法的优、缺点,进一步探讨了今后研究的重点。
赵广敏李晓燕李宝毅
关键词: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干旱监测遥感
基于格网GIS的伊通县县域耕地地力评价被引量:3
2015年
耕地地力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土壤类型上,立足于耕地自身素质的地力要素的总和。目前通用的评价方法是采用矢量的方法,在评价单元的基础上建立县域耕地资源数据库,采用模糊聚类、主成分分析等方法进行耕地地力综合评价。由于涉及较多矢量数据的叠加,采用该方法会出现大量碎小图斑和栅格挂接值的平均化。Grid方法将所有参评指标数据展布到一定尺寸的地理格网上,解决了矢量单元评价存在的缺点。以吉林省伊通县为例,采用Grid方法作为基本评价单元,以行政单元作为统计单元,对县域耕地地力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将伊通县耕地地力状况分为5级,与环境因子进行了耦合分析并对各级地力耕地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分乡统计,结果表明:整个伊通县耕地地力状况总体水平比较高,中高产地主要分布在低河漫滩和平坦的河流低阶地上,占耕地总面积的82.12%,低产地主要分布在高丘陵和低山地区。该结果将为耕地资源的合理规划,保护与利用提供数据支撑。
李晓燕李惠颖
关键词:耕地地力评价
抚顺东露天矿地质环境质量评价被引量:2
2014年
矿产资源开发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对矿山地质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对矿山的未来发展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十分必要。笔者选取环境污染、地质灾害和资源利用等3个评价指标作为一级变量层,构建了大气污染、土壤污染、水污染及矿渣占地等影响矿山地质环境的11个二级评价因子,建立了抚顺东露天矿地质环境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11个二级评价因子两两对比的判断矩阵,根据矩阵特征向量值的大小确定评价因子权重,并通过一致性检验验证权重是否合理。根据矿区的现状、辽宁省内环境指标平均值及相关国家标准,将矿山环境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建立抚顺东露天矿地质环境评价体系模型。评价结果表明:抚顺东露天矿优秀区域约6.2×106m2,占总面积的67%;环境良好区约2.86×105m2,占总面积的3%;环境中等区约2.713×106m2,占总面积的30%;总体上矿山地质环境较好。
罗涵予王欢徐华王锡魁
关键词:矿山地质环境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东露天矿
Land Use Changes in Northeast China Driven by Human Activities and Climatic Variation被引量:11
2009年
Human-induced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form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Therefore, it is important to study land use/cover and its change at local, regional and global scales. In this paper we conducted the study of land use change in Northeast China,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gricultural zones of the nation. From 1986 to 2000,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obtained from Landsat images, widespread changes in land use/cover took place in the study area. Grassland, marsh, water body and woodland decreased by 9864, 3973, 1367 and 10,052km2, respectively. By comparison, paddy field, dry farmland, and built-up land expanded by 7339, 17193 and 700km2, respectively. Those changes bore an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environment, especially climate change. On the one hand, climate warming created a potential environment for grassland and marsh to be changed to farmland as more crops could thrive in the warmer climate, and for dry farmland to paddy field.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anged surface cover modified the local climate. Those changes, in turn, have adversely influenced the local environment by accelerating land degradation. In terms of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population augment,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and provincial policies were confirmed as main driving factors for land use change.
WANG ZongmingLIU ZhimingSONG KaishanZHANG BaiZHANG SumeiLIU DianweiREN ChunyingYANG Fei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