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572158)

作品数:27 被引量:570H指数:15
相关作者:何思明李新坡吴永杨雪莲周永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4篇天文地球
  • 3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4篇作用机制研究
  • 4篇锚杆
  • 4篇滚石
  • 3篇应力
  • 3篇预应力锚
  • 3篇支护
  • 3篇石流
  • 3篇泥石
  • 3篇泥石流
  • 3篇超前支护
  • 2篇岩石力学
  • 2篇预应力
  • 2篇预应力锚杆
  • 2篇支护桩
  • 2篇数值模拟
  • 2篇坡面
  • 2篇黏性
  • 2篇下坡
  • 2篇锚索
  • 2篇护桩

机构

  • 28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四川省交通厅...
  • 2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7篇何思明
  • 15篇吴永
  • 15篇李新坡
  • 3篇杨雪莲
  • 2篇周永江
  • 2篇雷孝章
  • 2篇沈均
  • 2篇王成华
  • 2篇罗渝
  • 1篇孙新坡
  • 1篇丁瑜
  • 1篇卢国胜
  • 1篇王全才
  • 1篇徐骏
  • 1篇李德心
  • 1篇朱兴华

传媒

  • 7篇岩土力学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四川大学学报...
  • 3篇灾害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四川建筑科学...
  • 1篇工程力学
  • 1篇山地学报
  • 1篇路基工程
  • 1篇生态环境
  • 1篇第九届全国岩...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3篇2006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滚石坡面冲击回弹规律研究被引量:43
2008年
在山区滚石灾害防护工程中,滚石拦截系统恰当位置的选择及其拦截高度的确定非常关键,它直接关系到拦截系统的成败。而影响拦截系统设计的因素很多,其中滚石在坡面上的运动轨迹是关键。以弹塑性接触理论为基础,研究滚石法向回弹系数、切向回弹系数的计算方法,运用运动学的基本方程研究滚石在坡面上的运动特征,推导相关的公式。通过具体算例的分析,显示了理论的合理性。
何思明吴永杨雪莲
关键词:岩石力学滚石
框架预应力锚索在滑坡加固中的现场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针对现阶段预应力锚索框架在滑坡加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选取试验工点,对预应力锚索框架梁下土压力、框架内力及预应力损失情况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揭示了内力分布规律,为预应力锚索加固滑坡的合理设计提供了依据。
杨雪莲周永江何思明
预应力锚杆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89
2006年
针对预应力锚杆作用机制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弹性理论轴对称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引入锚杆影响范围内岩体平均轴向应力(平均轴向应变)假设的条件下,推导锚杆在完全黏结条件下界面剪应力分布公式;以此为基础,在考虑界面本构关系情况下,研究界面脱黏段的剪应力分布及脱黏段长度,阐述预应力锚杆的荷载传递特性,从而为预应力锚杆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何思明李新坡
关键词:基础工程轴对称问题预应力锚杆
嵌岩抗拔桩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0
2009年
嵌岩抗拔桩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但就其作用机制研究来说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关于其荷载传递特性、侧阻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等还存在许多模糊认识。以剪滞模型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和验算,讨论了抗拔桩侧阻力分布规律、荷载-变位特性。结果表明:当抗拔荷载低于弹性极限抗拔时,桩侧阻力呈指数规律分布,荷载-变位曲线呈线性变化;当抗拔荷载大于弹性极限抗拔荷载时,桩侧阻力分为两段,其中脱黏段上侧阻力均匀分布,黏结段上侧阻力呈指数规律分布,荷载-变位曲线呈非线性规律变化。
何思明吴永李新坡
关键词:抗拔桩
四川滑坡灾害的特点·成因及防治措施被引量:7
2008年
在系统阐述四川滑坡灾害的特点以及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导致灾害发生的影响因子以及各因子作用的大小,并提出了在四川特有地理环境中防治滑坡灾害的对策。
吴永何思明李新坡
关键词:滑坡灾害
高切坡半隧道超前支护结构研究被引量:21
2008年
在山区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经常发生因开挖边坡造成坡体失稳并诱发地质灾害的情况发生,为此,提出高切坡超前支护的思想。以西藏S306线段为依托,提出一种新型的高切坡超前支护结构型式——半隧道超前支护结构:它由普通的半隧道结构与边坡超前支护结构有机组合,以达到稳定边坡、减少开挖量、环保经济的目的。采用数值方法对超前支护半隧道结构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分别模拟无支护开挖和超前支护结构的4种不同组合加固后开挖时的情况,分析高切坡的稳定性、应力分布及塑性区开展的情况,通过比较得出高切坡半隧道超前支护结构的合理组合方式。
何思明李新坡
关键词:隧道工程超前支护数值模拟
滚石冲击碰撞恢复系数研究被引量:80
2009年
在研究滚石的运动规律过程中,滚石的碰撞恢复系数是重要的控制参数,它不仅与滚石的冲击速度、质量有关,还与滚石、坡面覆盖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密切相关,目前尚无合理的计算理论,这是滚石灾害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根据Hertz接触理论、Cattaneo & Mindlin切向接触理论,在考虑材料弹塑性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滚石法向碰撞恢复系数和切向碰撞恢复系数的计算模式,给出了具体的计算公式,并阐明了影响滚石碰撞恢复系数的主要控制因素。通过一算例的计算分析并与已有结论的比较,表明该计算模式的合理性。
何思明吴永李新坡
关键词:滚石
双标量描述下土的弹性非线性损伤模型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土的变形特点,采用双标量描述土的各向同性弹性损伤,将土看成是由两种材料组成的复合体,一种材料的柔度矩阵仅与土的弹性模量有关,而另一种材料的柔度矩阵仅与土的剪切模量有关。分别定义各自的损伤变量,并根据等效应力原理建立各自的损伤本构方程,最后通过合成获得了土的弹性非线性损伤本构方程,并根据土的三轴试验结果确定损伤演化方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土的弹性非线性各向同性损伤模型。将其运用到地基沉降计算中,与实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本模型的正确性。
雷孝章何思明唐学文
关键词:各向同性
滚石冲击荷载作用下土体屈服特性研究被引量:33
2008年
滚石冲击压力是滚石防护结构设计的重要参数,当不考虑被冲击材料的弹塑性特性时,获得的冲击压力非常大,几乎不能用于工程设计。而实际岩土材料均为弹塑性体,在滚石冲击压力下,会产生很大的塑性变形,为此,必须研究土体的初始屈服压力作为判断土体是否开始进入屈服的条件。以Hertz接触力学为基础,假设土体服从莫尔–库仑屈服准则,研究土体在滚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初始屈服压力和初始屈服冲击速度。研究结果表明:土体初始屈服冲击速度非常小,其中黏聚力对其有较大影响,而内摩擦角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何思明李新坡吴永
关键词:土力学滚石冲击荷载
高切坡超前支护桩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超前支护桩能在边坡开挖前对危险性高切坡进行超前加固,可以有效地降低边坡开挖施工期间的破坏,是边坡工程的新思路。为了对高切坡超前支护桩的作用机制有更清楚的认识,为超前支护桩的设计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分析了超前支护桩与高切坡相互作用中超前支护桩上土压力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与其它理论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FLAC3D的计算结果比较合理,施加在超前支护桩上的土压力荷载与坡体岩土性质和支护桩的相对刚度有关,大致呈梯形分布。
何思明李新坡
关键词:超前支护桩数值模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