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40652001)

作品数:9 被引量:117H指数:6
相关作者:章新平谢自楚张剑明王淑红张新主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湖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突变
  • 2篇突变分析
  • 2篇降水
  • 1篇地形
  • 1篇多尺度
  • 1篇多尺度分析
  • 1篇有机物
  • 1篇有机物污染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散度
  • 1篇实例分析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水汽
  • 1篇水汽通量
  • 1篇水汽通量散度
  • 1篇特大旱灾
  • 1篇同位素
  • 1篇同位素效应
  • 1篇气温

机构

  • 9篇湖南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作者

  • 5篇章新平
  • 4篇谢自楚
  • 3篇张剑明
  • 2篇张新主
  • 2篇王淑红
  • 1篇张健
  • 1篇刘时银
  • 1篇戴亚南
  • 1篇王晓云
  • 1篇李魁明
  • 1篇谭长银
  • 1篇帅红
  • 1篇关华德
  • 1篇李巧媛
  • 1篇王欣
  • 1篇肖艳
  • 1篇贾晓珊
  • 1篇万大娟
  • 1篇黄一民
  • 1篇张剑民

传媒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热带地理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候变化研究...
  • 1篇防灾科技学院...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我国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大气环流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西南地区5省市126个气象站1961―2009年逐月降水资料以及NCEP/NCAR月平均资料,分析了西南地区2009年秋季特大旱灾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同期的环流特征。结果显示:(1)2009年秋季,来自孟加拉湾地区、南海地区暖湿水汽与来自内蒙古水汽均减弱;西南地区大部分地区水汽净获得减少或者由水汽净获得转换为水汽净失去。(2)2009年9―10月份西风带纬向环流较往年增强,西风槽偏东,东亚大槽西翼偏北;11月份西风带经向环流较强,但内蒙古西部、宁夏、甘肃、青海东部南下偏北风经向分量较往年减弱,西风槽偏北。(3)2009年9月份副高偏西偏强,西南在副高控制下,辐合上升水汽减少;10月份云南、贵州、广西大部分地区受控副高;11月份副高西伸至孟加拉湾地区,偏南风只存在17.5°N以北的孟加拉湾地区,这削弱了孟加拉湾地区向我国西南地区输送的水汽量。
张新主章新平关华德谢自楚
关键词:秋旱大气环流
陆面过程中稳定水同位素逐日变化的数学模拟--引入稳定同位素效应的CLM实例分析
2008年
将稳定同位素效应引入CLM(Community Land Model),并对巴西马瑙斯站在平衡年的稳定水同位素的逐日变化进行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降水、水汽和地表径流中1δ8O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并与相应的水量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凝结物中δ18O与地面凝结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蒸发水汽中1δ8O与蒸发量之间无显著的相关关系.受土壤贮水削峰功能的影响,表层土壤和根区水中1δ8O的季节变化全无.植被层蒸发水汽中稳定同位素的丰度与大气的干湿程度存在密切联系:当降水量少时,大气干燥,植被层的蒸发较少,植被蒸发中1δ8O较高;当降水量较大时,空气湿润,植被层的蒸发量较大,蒸发中1δ8O则较低.植被蒸腾中1δ8O的变化与源区水体中1δ8O的变化保持一致,尤其是与根区水中的1δ8O.由于地下径流直接源自根区水的补充,因此,地下径流中1δ8O等于根区水中的δ18O.模拟结果还显示,降水MWL(大气水线)的梯度项和常数项均比全球平均MWL略偏小.尽管主要来自降水的贡献,但地表径流和植被层水体的MWLs与降水MWL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一方面与两类水体在蒸发过程中的稳定同位素的富集作用有关,另一方面与CLM模拟的水量有关.大气水汽线与降水的MWL的梯度值相近,说明大气水汽与降水近似处于稳定同位素平衡状态.另外,模拟的地面的凝结线与植被层的凝结线均与全球大气水线相近,且具有非常高相关程度,说明CLM的模拟是合理的.
章新平王晓云牛国跃杨宗良黄一民张剑明
关键词:逐日变化
近期东西天山冰川变化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近数十年来天山冰川强烈退缩,但东、西天山冰川的退缩幅度差别很大.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作为东天山代表性冰川,图尤克苏冰川为西天山代表性冰川,在近约40 a来它们的冰川年净物质平衡分别为-235 mm及-409 mm,冰川末端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0.0018.a-1及-0.0047.a-1,冰川面积的平均变化率分别为-0.0029.a-1及-0.0046.a-1,东、西天山较大范围的冰川面积变化率也分别为-0.0018.a-1及-0.0072.a-1.东、西天山气候格局大致相似,降水量自西向东减少,冰川的退缩主要由夏季气温上升引起,但变化率的巨大差异则可用不同的冰川物质平衡水平及稳定性系数来解释.在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及图尤克苏冰川物质平衡水平分别为633 mm及1180 mm,稳定性系数分别为0.514及0.326,物质平衡水平愈高及稳定性系数愈低,冰川对于气候变化的响应愈敏感.
王淑红谢自楚李巧媛
关键词:冰川变化
基于GIS的长沙市洪涝灾害风险动态评估被引量:8
2014年
运用GIS技术的空间分析与建模功能构建洪涝灾害风险评估模型,以长沙市地理基础数据、遥感数据、气象水文、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从洪涝灾害的危险性、暴露性、敏感性三个角度出发,对长沙市洪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与1994年相比,2010年长沙市洪灾敏感性有所增加,暴露性上升,洪灾风险增大;从空间分布上看,长沙市区及望城区由于地势平坦,湘江干流贯穿其中,加之经济发达,因而洪灾风险较高;而西部的宁乡县和东部的浏阳市洪灾风险较低;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洪措施。该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可为洪灾风险管理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李魁明帅红
关键词:洪灾风险GIS
1960-2005年湖南省降水的变化被引量:36
2008年
利用线性回归、突变分析及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湖南省1960-2005年86个地面台站降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6a来湖南省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气候倾向率为21.8mm/10a,其中春秋两季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夏冬两季降水量呈显著增加的趋势,11a滑动平均曲线表明,今后湖南省降水量有减少趋势;湖南省在1990年代初年降水量增多是一突变现象,主要是夏冬降水量发生突变,而春秋两季无突变现象;湖南省年降水量和四季降水量存在4个主要周期的变化。
张剑明黎祖贤章新平
关键词:降水变化突变分析小波分析
黑麦草根际环境对多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响应效应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索植物修复技术的根际机理,采用根箱模拟试验,研究黑麦草根际环境对多氯代有机物污染的响应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处理相比,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含量变化情况各不相同;与黑麦草吸收特性相吻合,土壤中多氯代有机污染物有从非根际向根际环境迁移的趋势,土培期末的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中w(HCB)分别为0.313、0.219和0.207mg/kg,w(p,p'-DDT)分别为0.351、0.230和0.221 mg/kg;黑麦草的地下部分对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吸收利用程度均大于地上部分,吸收高峰期的植物地下和地上部分w(HCB)分别为0.716和0.078 mg/kg,w(p,p'-DDT)分别为0.745和0.065 mg/kg;土壤微生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黑麦草对多氯代有机污染物的吸收能力;在不同处理中,根际、近根际和远根际土壤的pH、w(有机质)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各有差异,根际和近根际土壤环境理化性质的改变较大,而远根际土壤环境的改变相对较小.
万大娟贾晓珊谭长银
关键词:黑麦草根际环境
1999-2008年湖南省暴雨特征分析被引量:20
2011年
分析了1999-2008年湖南省暴雨的时空特征,并从地形和低空气流、水汽条件等方面分析了该省暴雨时空分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1)春季和夏季暴雨总日数较多;春季,湖南东部的西北、中部和西南部暴雨日数较多,且东部比西部暴雨总日数多;夏季西北和东南暴雨日数较多;秋季,东部暴雨总日数比西部多;冬季,暴雨分布在岳阳-益阳、株洲北部-衡阳北部-永州北部-邵阳南部这两条西南-东部走向的带状区域。(2)春季,湖南北部和西部日暴雨降水较多;夏季,湖南山区日暴雨降水较多,日暴雨降水从东南至西北呈"多-少-多"的带状分布。秋季,在临湘-平江-长沙县、长沙市域、望城-湘潭-衡山-衡阳市域-祁东-祁阳、永州市、双牌-蓝山、临武、嘉禾这一带状区域暴雨日平均降水较多;冬季,株洲北部-衡阳北部-永州北部邵阳南部一带的平均日暴雨降水较多。(3)冷暖气流交汇、山地对暖湿气流阻挡以及山地有利于湖南平原地区暖气团维持是该省暴雨时空分布一个重要原因。(4)春季和夏季水汽条件相对秋季和冬季充足,导致春季、夏季暴雨比秋季和冬季暴雨要多。
张新主章新平张剑民谢自楚
关键词:地形水汽通量散度
北京地区气温多尺度分析和热岛效应被引量:15
2010年
以北京地区20个气象观测站47年(1960-2006年)逐日的平均气温记录为基础,利用线性倾向估计、突变分析、小波分析等分析方法对北京地区气温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热岛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近47年来北京地区年平均气温变化呈上升趋势,7年滑动平均曲线表明这种上升趋势近年来稍有减弱。城市热岛效应明显,四季热岛效应的时间和空间均有差异。冬季热岛效应比夏季强,但夏季热岛效应呈现出多中心的现象。小波分析表明热岛强度存在3个周期变化。在25a左右的尺度上,进入21世纪春季和冬季相对较弱,夏季和秋季较强。
张健章新平王晓云张剑明刘燚肖艳
关键词:气温变化突变分析热岛效应
阿尔泰山冰川系统结构、近期变化及趋势预测被引量:20
2011年
地跨中、俄、哈、蒙四国的阿尔泰山共有冰川面积约1 700 km2,其中中国约280 km2,俄罗斯及哈萨克斯坦约880 km2,可作为统一的冰川系统进行研究。本文首先应用中国及前苏联冰川编目数据分析了本系统冰川的结构特征。表明本区冰川平衡线约为2 983 m,为中国的小型冰川(平均面积0.8 km2)作用区。应用最新的遥感影像与冰川编目数据对比,计算出近40~50 a来,已有208条冰川消失,总面积退缩12%,其中南侧中国为31%,北侧俄、哈两国为7%,这个差别与阿尔泰山南、北两地区近数10 a来气温上升幅度不同有关。应用冰川系统模型计算,阿尔泰山南、北两侧冰川径流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最大,然后均逐渐减少,在增温为0.05℃/a的情景下,到本世纪末,阿尔泰山冰川将趋近完全消失,其中中国只剩下3%,俄、哈两国也还只有9%。
王淑红谢自楚戴亚南刘时银王欣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