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971035)

作品数:11 被引量:64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国梁刘养洁邵秀英孙峰华孙云芳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烟台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地缘
  • 4篇地缘政治
  • 2篇政治地理
  • 2篇政治地理学
  • 1篇地理
  • 1篇地理特征
  • 1篇地缘政治经济
  • 1篇一国两制
  • 1篇战后
  • 1篇战争
  • 1篇政治
  • 1篇政治思考
  • 1篇中国周边安全
  • 1篇中国周边安全...
  • 1篇台湾问题
  • 1篇周边安全环境
  • 1篇主权
  • 1篇祖国
  • 1篇祖国统一
  • 1篇冷战

机构

  • 9篇山西师范大学
  • 4篇太原师范学院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王国梁
  • 4篇刘养洁
  • 4篇邵秀英
  • 1篇王向东
  • 1篇张跃发
  • 1篇聂瑞贞
  • 1篇孙峰华
  • 1篇孙云芳

传媒

  • 6篇世界地理研究
  • 4篇人文地理
  • 1篇理论探索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6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地缘战略构想被引量:16
2003年
中国国土面积辽阔,海、路疆界漫长,周边邻国众多。这种地理特点为中国的安全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广阔的地缘战略空间,同时也为中国的安全增加了许多复杂的因素和难度。本文从政治地理学角度,将我国周边漫长的边界分为三条地缘线:即北—西北线地缘、西南线地缘和东南线地缘。通过对三条地缘线安全环境的演化分析,认为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东—南线地缘将是影响我国安全的热线地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的地缘安全战略。
王国梁
关键词:周边安全环境政治地理学
对冷战后局部战争的地缘政治思考被引量:1
2004年
冷战后 ,随着苏联的解体 ,世界格局保持了近半个世纪的力量均势失衡 ,造成了局部地区的力量真空和失衡。美国则依靠其唯一的大国优势 ,在“维护正义”、“保护人权”的幌子下到处发动或参加海外局部战争 ,使得世界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进入人们所企盼的和平发展时代。从 1991年海湾战争至今的 12年中 ,全球发生了几十次局部战争 ,对世界格局产生着重大的影响。本文仅从冷战后发生的四次大规模局部战争的地缘政治背景分析 ,来探讨在新的世界格局和新的地缘环境中 。
王向东孙云芳邵秀英
关键词:冷战局部战争地缘政治
南海主权地缘政治经济透析被引量:7
2006年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及资源战略价值,南海周边国家围绕南海诸岛的领土、领海主权争端愈演愈烈,形成了今天“六国七方”的复杂局面。本文从政治经济地理的角度探讨了南海的地缘战略及资源战略价值,阐述了南海主权争端的由来及现状以及中国对南海主权的法律地位,在此基础上对南海主权争端的实质进行了分析,并得出结论,随着2010年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项目的全面启动,中国与南海沿岸各国的经济合作、政治互信和共同利益越来越多,这将有助于减少外部大国遏制中国的借口,南海问题将会由直接有关的各方共同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
刘养洁
关键词:主权
21世纪的“海洋破碎带”被引量:10
2002年
本文简析了海洋的争夺史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中心议题— 2 1世纪的“海洋破碎带”。探析了“海洋破碎带”形成的七大因素 ,即 :①海洋霸权主义对海洋国际贸易通道的争夺 ;②国际间对海洋国土的争夺 ;③海洋生物资源的争夺 ;④海洋矿产资源的争夺 ;⑤南极大陆的争夺 ;⑥海军军备竞赛 ;⑦海缘政治形势日益恶化。阐释了 2 1世纪“海洋破碎带”分布的海域。最后指出 ,中国不仅是一个陆地国家 ,也是一个海洋国家 ,中国的海上安全已近底线。为此 ,中国必须树立新的海洋观念 ,建立强大的海军 。
孙峰华刘养洁
关键词:海洋意识海洋国土
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与安全战略被引量:7
2002年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在不同时期的国际秩序中 ,安全环境具有不同的含义。冷战结束后 ,维系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两极对峙不复存在 ,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均势正在进行着较量和变化 ;国际安全环境中极端民族主义、宗教势力等社会因素的地位上升 ,地区性冲突成为全球安全的主要特征 ;全球经济向一体化、信息化转轨加大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全球技术的飞跃进步和技术发展与应用的差距也成为影响当代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的重要条件。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这种变化不仅更新了安全环境的内容和安全观念 ,也为国家安全战略提出挑战。我国是一个邻国众多的国家 ,维护国家安全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邵秀英王国梁
关键词:国家安全环境地缘政治国际安全秩序
从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格局看台湾问题的前景被引量:1
2002年
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复兴的伟大起点。中央政府对台政策可概括为 :一个中国、一国两制 ,立足于和平统一 ,但不放弃使用武力。在台湾问题上中美两国有共识也有分歧。分析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格局及政治经济局势对台湾前途的影响 ,可以预言 :无论是大国之间还是两岸之间的力量对比 ,“时间”都不在台湾一边 ,祖国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任何人也阻挡不住。
刘养洁张跃发
关键词:台湾问题一国两制祖国统一
大国力量均势与东北亚格局被引量:13
2002年
冷战后 ,国际安全格局与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将东北亚维持了半个多世纪的平衡格局打破 ,随着 2 1世纪美国全球战略重心由欧洲大西洋岸转向西太平洋 ,东北亚更成为新世纪大国力量角逐 ,寻求新的平衡的热点区域。我国地处东北亚的腹地 ,其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化与调整均对我国政治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因而 ,分析研究东北亚地区的政治经济安全态势 ,有利于我国在新世纪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邵秀英王国梁
关键词:地缘政治
远东热点:朝鲜半岛形势分析被引量:5
2002年
朝鲜半岛独特的地理位置 ,无论对周边的中、俄、日三国 ,还是对大洋彼岸的美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如果说这里是四大国利益相互交错的唯一地区 ,那么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便不仅取决于半岛内部北、南双方的互动关系 ,而且取决于四大国的立场及东北亚政治地理格局的演变态势。近年来随着朝鲜北、南双方首脑的成功会晤 ,朝鲜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迈出了实质性步伐。但由于朝鲜半岛问题牵涉面广 ,影响因素复杂 ,从而使半岛的和平统一进程出现了一波三折的复杂局面。本文从政治地理学角度对半岛形势进行了分析 ,供关心朝鲜半岛局势的同仁参考。
刘养洁
关键词:政治地理学
21世纪的太平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评价被引量:8
2003年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海洋 ,在环太平洋沿岸和浩瀚海洋中星罗棋布的岛屿上 ,分布着 4 0个国家和一些尚未独立的地区 ,太平洋地区国家陆地面积占世界的 4 6 % ,人口占世界的 4 0 % ,但却拥有全球 5 0 %以上的GNP和近 1/ 2的世界贸易总额。二次大战以后 ,太平洋地区的迅速崛起 ,引起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 2 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 ,已日益被国际社会所公认。本文立足于政治军事地理及地缘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以 2 1世纪是太平洋世纪的基本结论为出发点 ,从资源、经济、政治、军事等四个方面对太平洋在 2 1世纪的重要性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与评价。指出太平洋不仅是人类有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和全球经济最富有活力的地区而且是 2 1世纪全球地缘政治中心和地缘战略中心 ,是世界上各大国和大国集团矛盾的焦点 ,以及军费增长最快和军备最密集的地区。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 ,围绕太平洋地区控制权的争夺竟会日趋激烈。因此 2 1世纪的世界是走向和平还是步入战争 ,关键取决于环太平洋地区各种战略力量的矛盾与合作。
王国梁
西北太平洋:21世纪的地理——政治枢纽被引量:4
2002年
2 0世纪初 ,英国著名地理学家麦金德在其名著《历史的地理枢纽》一书中 ,通过对地理大发现以后世界政治地图 ,尤其是欧洲政治地图变化的分析 ,提出了“大陆腹地”的概念 ,并把中、东欧地区称为国际政治的“枢纽”地区。二战以后 ,美、英等西方国家正是基于麦金德的这一思路 ,把围堵“枢纽”地区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中之重 ,拉开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帷幕。冷战结束以后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北太平洋地区以其重要的地理位置、蓬勃发展的经济和急剧增长的军备 ,成为国际地缘政治中新的“枢纽”地区。本文从政治军事地理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供关心西北太平洋地区局势的同仁参考。
王国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