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246)

作品数:9 被引量:72H指数:6
相关作者:何寻阳苏以荣陈香碧黎蕾冯书珍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电子电信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农业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土壤
  • 6篇有机碳
  • 4篇有机碳矿化
  • 4篇碳矿化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土壤有机碳
  • 3篇喀斯特峰丛洼...
  • 3篇峰丛
  • 3篇峰丛洼地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有机碳密度
  • 2篇碳密度
  • 2篇探地
  • 2篇探地雷达
  • 2篇土壤有机碳密...
  • 2篇坡位
  • 2篇微生物
  • 2篇无机碳
  • 2篇喀斯特地区
  • 2篇桂西北

机构

  • 8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亚...
  • 4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广西师范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西大学

作者

  • 8篇苏以荣
  • 8篇何寻阳
  • 6篇陈香碧
  • 4篇黎蕾
  • 3篇肖伟
  • 3篇葛云辉
  • 3篇冯书珍
  • 2篇刘坤平
  • 2篇吴金水
  • 2篇梁士楚
  • 1篇邱虎森
  • 1篇邹冬生
  • 1篇黄媛
  • 1篇赵次娴
  • 1篇秦新民
  • 1篇李扬
  • 1篇肖和友
  • 1篇胡乐宁
  • 1篇邓少虹
  • 1篇李杨

传媒

  • 3篇生态学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土壤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Modifi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Organic Carbon Density in Discontinuous Karst Soil Using Ground-Penetrating Radar and Geostatistics被引量:3
2015年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which assumes the soil distribution is continuous was unsuitable for estimating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SOCD) in Karst areas because of its discontinuous soil distribution.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CD in Karst areas is essential for carbon sequestr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In this study, a modified method,which considers the vertical proportion of soil area in the profile when calculating the SOCD, was developed to estimate the SOCD in a typical Karst peak-cluster depression area in southwest China. In the modified method, ground-penetrating radar(GPR) technology was used to detect the distribution and thickness of soil. The accuracy of the method was confirmed through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btained using a validation method, in which the soil thickness was measured by excav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onventional method and average-soil-depth method,the SOCD estimated using the GPR method showed the minimum relative error with respect to that obtained using the validation method. At a regional scale, the average SOCDs at depths of 0-20 cm and 0-100 cm, which were interpolated by ordinary kriging,were 1.49(ranging from 0.03-5.65) and 2.26(0.09-11.60) kgm-2based on GPR method in our study area(covering 393.6 hm2), respectively. Therefore, the modified method can be applied on the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CD in discontinuous soil areas such as Karst regions.
LI LeiXIA Yin-hangLIU Shu-juanZHANG WeiCHEN Xiang-biZHENG HuaQIU Hu-senHE Xun-yangSU Yi-rong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密度地统计学方法地质雷达法
典型喀斯特高原坡地土壤养分分布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3年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土壤性质对其环境的变化较为敏感,了解研究区环境因素对土壤性质的作用,对该区生态恢复重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前期对喀斯特地区峰丛洼地和峰林平原研究的基础上,以贵州喀斯特高原典型样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从坡脚到山顶线形布点(间隔10m)采集土壤样本,同时调查记录各环境因子,通过对土壤养分指标测定,结合环境因子探讨了研究区内坡地土壤养分随相对高程的变化情况和地形因素(裸岩率、土层厚度和相对高程)之间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相对高程的增加,裸岩率显著递增,土层厚度在0~30cm范围内,与裸岩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合协方差分析结果发现,裸岩率高的地段促进了土壤有机碳以及氮磷养分的积累,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受裸岩率和相对高程的影响,土壤全钾的含量主要受相对高程的影响,而土壤pH则同时受各地形因素的影响,全钾含量不受三地形因素的影响;随机误差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及速效养分含量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邱虎森苏以荣黎蕾何寻阳陈香碧李杨
关键词:坡地土壤养分相对高程
桂西北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矿化对外源有机物质和碳酸钙的响应被引量:10
2012年
为明确外源有机物质和无机碳酸盐对桂西北石灰土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加深对土壤有机碳周转特征的认识,本文以广西环江县喀斯特地区的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对照)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100d的室内培养试验[对照(无外源物添加,CK)、添加14C-稻草(S)、添加Ca14CO3(C)],并对土壤呼吸释放的CO2及14C-CO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培养100d后,外源物的添加均明显促进了红壤、棕色和黑色石灰土有机碳的矿化,外源14C-稻草和Ca14CO3对上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分别为28.7%、46.2%、15.5%和127.0%、175.3%、100.1%;土壤表观累积矿化量中外源Ca14CO3的贡献率分别为40.4%、48.4%、19.6%;土壤类型和添加物及两者间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的激发效应、土壤表观累积矿化量中外源物的贡献、土壤有机碳的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率有显著影响。因此,外源有机物质和碳酸钙的添加改变了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对于含碳酸盐的石灰土,研究土壤有机碳矿化、周转规律,评估其对大气CO2的影响必须考虑无机碳酸盐的贡献。
葛云辉苏以荣邹冬生胡乐宁冯书珍肖伟何寻阳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矿化无机碳
基于探地雷达技术估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坡位土壤有机碳密度的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在典型喀斯特峰丛洼地区按上、中、下坡位和洼地分别选取四个样方,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探测土壤深度,获得各层次土壤体积分数,结合土壤剖面采样获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石砾含量和容重等数据,计算土壤有机碳密度。结果表明:该峰丛洼地区上、中、下坡位的土壤主要集中在0~30 cm深度范围内,体积分数范围为72%±16%~78%±6%,洼地的土壤则主要集中在0~70 cm,体积分数为64%±17%;土壤剖面0~30 cm内有机碳含量逐层显著下降(P<0.05),在深度30 cm以下下降趋势变缓,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从上坡至洼地逐渐降低,符合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养分倒置"现象;基于探地雷达法测得的0~2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由上坡至洼地逐渐减小,上坡与洼地差异显著(P<0.05),而0~100 cm土壤有机碳密度则洼地显著大于坡地(P<0.05);探地雷达法与"平均深度法"相比,后者对前者的相对误差为0.3%~14.5%,未达到显著差异。通过研究建立了基于探地雷达准确获取土壤深度的土壤有机碳密度的估算方法,适用于喀斯特非连续性土壤,为进一步准确估算喀斯特地区土壤有机碳储量提供了更可靠的方法。
夏银行黎蕾陈香碧何寻阳刘坤平吴金水苏以荣
关键词:喀斯特峰丛洼地探地雷达土壤分布土壤有机碳密度
添加蔗渣生物质炭对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8
2013年
【目的】研究蔗渣生物质炭施用后农田土壤有机碳(SOC)矿化动态,为合理利用有机废弃物资源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25℃、100%空气湿度条件下培养100 d,研究生物质炭不同添加量(0.1%、0.5%、1.0%和2.0%,以干土计)下水田和旱地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各处理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随时间的变化符合对数关系(P<0.01);土壤特性、生物质炭添加量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土壤总有机碳矿化有极显著影响(P<0.01);与对照相比,添加低量(0.1%)的生物质炭水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降低了2.18%,旱地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降低了4.62%;添加低量生物质炭(0.1%和0.5%)对旱地SOC矿化的影响效果更明显,而添加高量生物质炭(1.0%和2.0%)则对水田土壤的影响效果更明显;培养前期生物质炭对水田土壤原有有机碳矿化正激发效应高于旱地土壤,后期对旱地土壤的负激发效应更稳定且维持时间更长。【结论】添加生物质炭不改变SOC矿化趋势。添加低量(0.1%)的生物质炭可抑制SOC矿化、促进SOC的积累。
赵次娴陈香碧黎蕾肖和友刘坤平何寻阳苏以荣
关键词:农田土壤有机碳矿化
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对碳酸钙与水分含量的响应被引量:7
2013年
为了研究碳酸钙存在条件下水分对桂西北典型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本文以添加定量Ca^14CO_3(50 g·kg^(-1)干土)的喀斯特地区棕色石灰土和地带性红壤(对照)的表层土(0~15 cm)为研究对象,进行100 d的室内培养实验,研究了3个水分梯度(30%、65%、100%WHC,分别记为W1、W2、W3)、25℃条件下土壤有机碳的矿化特征。结果表明:经培养100 d后,在3个水分条件下,来源外源碳酸钙的~14C-CO_2占棕色石灰土和红壤土壤表观累积矿化量的贡献率分别为9.64%、6.01%、7.63%和34.05%、27.73%、24.18%;棕色石灰土和红壤有机碳矿化速率(累积矿化量)分别表现为W2>W1>W3(P<0.05),W2、W3>W1(P<0.05);土壤含水量、土壤类型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均对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有显著影响。因此,研究富含碳酸盐土壤的有机碳矿化,尤其是喀斯特地质背景发育的石灰土,应考虑水分和无机碳酸盐分解对有机碳矿化的作用,并将这种作用纳入C循环的模型中,才能准确评估土壤无机碳对有机碳碳库的影响。
黄媛苏以荣梁士楚陈香碧何寻阳
关键词:土壤水分无机碳有机碳矿化
基于探地雷达的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深度和分布探测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研究喀斯特土壤的深度和分布,为利用探地雷达(GPR)技术开展喀斯特地区峰丛洼地土壤分布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建立喀斯特地区3种典型质地土壤(砂质黏壤土、黏壤土、粉(砂)质黏土)中探地雷达电磁波波速和土壤含水量的关系式。通过实地测定土壤质地和含水量,选择合适的关系式,对探地雷达图像进行校准、解译,获得土壤深度,并采用开挖法进行验证。[结果]得到了3种质地土壤中电磁波波速(ν)与含水量(θ)关系的三次多项式。利用该关系式探测的喀斯特土壤理论深度与实地开挖的结果相符,误差为0—10cm。利用探地雷达软件生成了反映测线下不同位置土壤深度的二维图像和样方内土壤深度分布的三维图像,表明土壤主要分布在0—50cm。[结论]利用探地雷达技术探测喀斯特地区土壤深度和分布是切实可行的。
夏银行黎蕾邓少虹陈香碧何寻阳吴金水苏以荣
关键词:喀斯特地区探地雷达土壤深度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
广西典型喀斯特地区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3
2012年
以广西典型峰丛洼地草地和原生林深层土壤(70~100cm)为对象,利用微生物交叉接种培养试验,研究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对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的影响。在124d的培养期内,微生物接种改变了0~28d原生林和0~81d草地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速率,而通气条件变化对这一过程没有明显影响。3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深层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率受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和通气条件的影响显著(P<0.01),且存在3因素间交互效应。研究结果对于深入认识喀斯特深层土壤有机碳稳定机制和评估碳储量及其周转具有重要意义。
肖伟苏以荣梁士楚冯书珍葛云辉陈香碧李扬何寻阳
关键词:深层土壤有机碳矿化土地利用类型微生物群落
喀斯特峰丛洼地土壤剖面微生物特性对植被和坡位的响应被引量:14
2013年
选取广西环江县喀斯特峰丛洼地:草丛(T)、灌丛(S)、原生林(PF)(中坡位)不同植被类型,原生林上、中、下不同坡位,按土壤发生层采集淋溶层(A层,0—10 cm)、过渡层(AB层,20—30 cm,草丛和灌丛;30—50 cm,原生林)、淀积层(B层,70—100cm)样品,研究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oil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SMBC)、soil microbial biomass nitrogen(SMBN))、微生物碳熵、氮熵(ratio of SMBC to soil organic carbon(qMBC)、ratio of SMBN to soil total nitrogen(qMBN))、土壤基础呼吸(soil basicrespiration(SBR))以及代谢熵(microbial metabolic quotient(qCO2))的剖面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植被、土层深度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量及基础呼吸,随植被恢复,SMBC、SMBN、SBR由草丛、灌丛、原生林依次上升,并随土壤发生层位的加深逐渐减少,qCO2在3种植被类型间差异显著:T>PF>S;原生林A层SMBC,SMBN在各坡位间均显著高于AB层、B层,SBR在A层由下坡位至上坡位递减,而在AB和B层的上、下坡位间无显著差异,qCO2坡位间无显著差异(P>0.05);SMBC与SMBN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825,P<0.01,n=45),且SMBC、SMBN、SBR分别与有机碳、全氮、碱解氮均呈显著正相关。因此,随植被恢复,土壤质量明显改善,且坡位对A层土壤的影响较AB层和B层更显著,对于维持土壤微生物调节的土壤养分循环功能,调控土壤氮素营养与土壤有机质同等重要,这为合理制订喀斯特生态恢复措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冯书珍苏以荣秦新民肖伟葛云辉何寻阳
关键词:微生物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