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20060390946)
-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3
- 相关作者:刘艳荷方继朝郭慧芳杨凤霞王利华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广东海洋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SpltNPV和SeNPV几丁质酶基因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对病毒的增效作用被引量:6
- 2008年
- 为明确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对病毒杀虫剂的增效作用,采用PCR扩增获得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NPV)不含N-端信号肽序列的几丁质酶基因片段SpltNPVChiA/S-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eNPV)几丁质酶基因编码区全序列SeNPVChiA,分别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获得高效表达,表达蛋白的分子量为62 kD和66 kD。将含有表达产物SpltNPVChiA/S-和SeNPVChiA的大肠杆菌菌液分别与SpltNPV或SeNPV一起加入人工饲料,饲喂3龄斜纹夜蛾或甜菜夜蛾幼虫,两种幼虫取食后致死时间均显著缩短,其中,SpltNPV+Splt-NPVChiA/S-和SpltNPV+SeNPVChiA的LT50比SpltNPV对照处理缩短0.90天和0.89天,LT90缩短1.90天和1.97天;SeNPV+SpltNPVChiA/S-和SeNPV+SeNPVChiA的LT50比SeNPV对照处理缩短0.47天和0.50天,LT90缩短0.57天和0.59天;而pET-28a/BL21对病毒的侵染无明显增效作用。两种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的大肠杆菌表达产物对病毒早期侵染均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但同源几丁质酶和异源几丁质酶对病毒的增效作用没有显著差异。
- 刘艳荷王利华杨凤霞方继朝
- 关键词:核型多角体病毒几丁质酶基因病毒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不同分离株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研究SpltMNPV不同分离株及SpltMNPV分离株与SpliNPV间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SpltMNPV分离株的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根据已发表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tMNPV)中国株(Zh)基因组全序列(AF527603)和海灰翅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liNPV)NotI-D片段序列(AF527603)设计引物,PCR方法扩增得到SpltMNPV日本福冈株(Fu)、埃及株(Eg)和小笠原株(Og)的ORF39~ORF42和ORF119~ORF124编码区全序列。SpltMNPV不同分离株及SpltMNPV分离株与SpliNPV间基因序列的相似性比较,Zh株和Og株,Eg株、Fu株和SpliNPV的相似性高,而Zh株和Eg株、Fu株或SpliNPV,Og株和Eg株、Fu株或SpliNPV的相似性都比较低。亦即SpltMNPV3种基因型,B型和C型的同源性高,A型与B型或C型的同源性比较低,但A型与SpliNPV的同源性高;同一基因型内不同分离株(Eg株和Fu株)的同源性高。ETG分子进化分析表明Eg株、Fu株和SpliNPV处于一个分支,而Eg株、Fu株和SpliNPV与Zh株和Og株则处于不同的分支。因此推断Eg株和Fu株为SpliNPV的分离株,而Og株为SpltMNPV的分离株。
- 刘艳荷方继朝
- 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同源性系统发育
- 昆虫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8年
- 杆状病毒几丁质酶基因(chitinase,ChiA)是晚期表达的非必需基因,高度保守。表达产物几丁质酶分为3个区:N-端信号肽区,中部酶活性区和C-末端酶内质网结合区。该酶同时具有内切和外切几丁质酶活性,主要功能是水解昆虫体内的几丁质,促进虫体液化;作为组织蛋白酶原(pro-V-Cath)的分子伴侣,参与其加工和运输过程;影响多角体的形成,并与细胞的裂解有关;还与病毒侵染机制相关联。杆状病毒ChiA与细菌ChiA源于共同的祖先,而昆虫ChiA则可能直接来自杆状病毒。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杆状病毒ChiA可直接作为杀虫剂,或作为苏云金杆菌和杆状病毒等微生物杀虫剂的增效剂使用;杆状病毒ChiA可转入植物,获得具有持续杀虫及抗病活性的转基因植物;将杆状病毒ChiA的内质网定位序列删除、突变,或在病毒基因组中插入外源ChiA,重组病毒的杀虫活性增强。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删除病毒基因组ChiA或V-Cath,可改善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分泌蛋白和膜结合蛋白的表达。
- 刘艳荷方继朝郭慧芳
- 关键词:生物防治杀虫活性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DNA解旋酶序列比较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根据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基因组全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A6、X8、X15和X17的DNA解旋酶(Helicase)基因,并将得到的序列与SpltNPV及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的helicase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和分子进化分析。结果表明,A6、X8和X15与SpltNPV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89%、89%和91%,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93%;X17与SpltNPV2和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exguia NPV,SeNPV)同源性高,核苷酸序列相似性分别是90%和82%,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2%和83%;而SpltNPV、A6、X8、X15与X17、SpltNPV2、SeNPV的同源性较低,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52%~54%,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41%~43%。分子进化分析发现,供试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分为2组:X17、SpltNPV2、SeNPV处在一个分支,而A6、X8、X15、SpltNPV处在另外一个分支。
- 刘艳荷方继朝
- 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 C型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X_(17)病毒株部分基因的序列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multinucleocapsid nucleopolyhdrovirus,SpltMNPV)X17株是采用活体克隆法自SpltMNPV日本小笠原株分离的病毒克隆。为了揭示X17病毒株基因型,根据已发表的SpltMNPVⅡ基因组全序列(GenBank登录号:NC_011616)设计引物,PCR扩增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并与SpltMNPV不同基因型及37种其他核型多角体病毒(NPV)作分子进化比较。系统发育树显示:SpltMNPV分为SpliNPV(A)型、SpltMNPV(B)型和SeMNPV(C)型3种基因型,此结果与前人利用基因组酶切图谱的研究结果一致。X17与SpltMNPV-1和SpltMNPVⅡ处于一个分支,属于SeMNPV(C)基因型,与A型和B型相距较远。此外,扩增了X17病毒基因38.7kD,Lef-1,Lef-9,fp,p10和p74,并与SpltMNPV,SpltMNPVⅡ,SeMNPV和SfNPV的同种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基于这6个ORF,X17与SpltMNPV同源性最低,其中Lef-9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也仅为69%,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只为26%。多数基因X17与SpltMNPVⅡ和SeMNPV的同源性较高,其中fp25K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分别达95%和96%;但也有些基因同源性较低,如38.7kD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均为64%。因此,X17应是SpltMNPVC基因型的一种新毒株,命名为SpltMNPVⅡ-1。该研究为X17病毒株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奠定基础。
- 刘艳荷郭慧芳方继朝
- 关键词: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C基因型基因同源性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