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71076)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相关作者:令锋曲良辉邢琳吴晓吴青柏更多>>
相关机构:肇庆学院中原工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郑州市普通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理学
  • 4篇天文地球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兵器科学与技...

主题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冻土
  • 4篇热源
  • 4篇温度
  • 3篇多年冻土
  • 3篇融区
  • 3篇相变
  • 2篇青藏
  • 2篇青藏高原
  • 2篇微分
  • 2篇微分方程
  • 2篇边值
  • 2篇边值问题
  • 1篇大学数学
  • 1篇定理
  • 1篇动点
  • 1篇冻土层
  • 1篇多点边值
  • 1篇多点边值问题

机构

  • 11篇肇庆学院
  • 6篇中原工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作者

  • 7篇令锋
  • 6篇邢琳
  • 6篇曲良辉
  • 2篇吴青柏
  • 2篇吴晓
  • 2篇于志云
  • 2篇徐建国
  • 2篇唐艳秋
  • 1篇付本路
  • 1篇周庆华
  • 1篇董丽
  • 1篇张廷军
  • 1篇杨金根
  • 1篇钱德亮
  • 1篇高永良

传媒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牡丹江师范学...
  • 1篇数学的实践与...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河南科技
  • 1篇冰川冻土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技信息
  • 1篇河南科学
  • 1篇肇庆学院学报
  • 1篇Scienc...
  • 1篇Resear...
  • 1篇Fronti...
  • 1篇科技创新与应...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7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无穷区间上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2013年
研究一类在无穷区间上具有p-Laplacian算子的时滞微分方程多点边值问题,利用Avery-Peterson不动点定理得到其至少存在三个正解的充分条件.
唐艳秋付本路周庆华
关键词:多点边值问题P-LAPLACIAN算子不动点定理
边界热源随时间变化的融化问题的数值模拟
2015年
根据定时间步长方法的思想,通过考虑移动界面每次向前推进固定距离时所需要的时间,构造了定空间步长方法,用来求解边界热源随时间变化的一维单相融化问题。数值模拟了3种不同边界热源条件下相变过程中移动界面的运动和介质内温度场的分布,并对不同边界热源条件下的相变特点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数值结果的比较和分析可知,应用定空间步长和定时间步长2种方法数值求解边界热源随时间变化的一维融化问题都是可行的,并且都具有较高的精度。
曲良辉邢琳于志云令锋
关键词:相变温度数值模拟
一类相变热传导问题的数值解法
2015年
构造定时间步长方法求解一类相变热传导问题,数值模拟了相变过程中移动边界的运动及介质内温度场的变化。数值实验表明定时间步长方法求解相变热传导问题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精度。
曲良辉邢琳高永良徐建国
关键词:热传导相变数值解法温度
大学数学中的数学实验教学被引量:17
2014年
数学实验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与实践,再运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数学专业软件来进行数学推演和数值计算,以求出实验结果。做好高校数学实验教学工作应增强师资力量,提升数学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加强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改变教学模式,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数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组织与数学实验相关的交流会;开设相关数学实验课程的公选课,建立相关学生协会或社团,让更多学生参与数学实验;提倡分块教学。通过开展数学实验教学,相关教师的应用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展示,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也能得到很大提升.
吴晓
关键词:数学实验数学软件实践教学
时滞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
2013年
利用Avery-Peterson不动点定理,讨论了具有p-Laplacian算子时滞微分方程边值问题3个正解的存在性.
唐艳秋吴晓
关键词:边值问题时滞正解
热源周期振荡条件下一维融化问题的数值研究
2015年
借助空间坐标变换,把移动区域模型转化为固定区域模型,通过构造显式和隐式两种有限差分格式求解热源周期振荡条件下的一维融化问题.对所构造的两种差分格式分别研究它们的数值稳定性,比较它们的计算量和计算效率;应用这两种差分格式分别数值模拟融化过程中移动边界的运动及液态介质内温度场的分布.数值实验结果表明,这两种差分格式的数值结果吻合得非常好,而隐式差分格式的计算效率要明显优于显式差分格式.
曲良辉杨金根邢琳令锋董丽
关键词:温度有限差分
具有振荡边界热源的两类融化问题的数值研究
2015年
构造定时间步长的有限差分方法求解具有周期振荡热源的球型和柱型两类融化问题,对融化过程中移动界面的运动和液态介质内温度场的变化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Stefan数、热源周期振荡的振幅和频率对移动界面运动和温度场分布的影响。数值实验结果表明,Stefan数对于移动界面的运动和温度场的变化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而边界热源周期性的振荡对移动界面的运动会随着相变区域的增大而不断减弱。该问题的数值模拟为工程实践中的相变传热问题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曲良辉邢琳徐建国令锋
关键词:温度数值模拟
热卡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热状况长期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2018年
热喀斯特湖是其周边多年冻土重要的热源,也是排向大气的温室气体的重要源泉,对湖下及周边多年冻土中发生的物理、化学、生物、地貌和水文过程能产生重要的作用,严重影响冻土区环境和建筑物的稳定性。数值模拟为量化分析热喀斯特湖及其演化对周边多年冻土热状况长期影响的效果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极大地深化了人们对热喀斯特湖作用的认识,总结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热状况数值模拟研究的进展对运用和改进现有数学模型以及开发更加有效的模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综述了最近10多年开发的描述热喀斯特湖对多年冻土热状况影响的相变热传导模型、热融滑塌模型、湖塘—冻土耦合模型、组合热量传递与质量传输过程的湖扩张模型、温度场与水分场耦合运移模型,以及基于移动网格方法的热喀斯特湖动态演化模型等主要数学模型的构成、功能、优点和不足,提出了未来数值模拟研究中值得重视的问题,包括建立更有效的模型,确定更符合实际的初始条件,深入研究土壤的热和物理参数,充分考虑湖水补给的作用,进一步研究热喀斯特湖周边冻土层上水的热效果,建立耦合相变热传导与对流传热过程的控制方程,在模型中嵌入气候变暖的效应,研究热喀斯特湖干涸对多年冻土区环境变化的长期影响,量化分析多个热喀斯特湖对冻土共同作用的效果,模拟热喀斯特湖邻近湖岸浅水区下面融区发展的过程与特点,并继续做好系统全面的现场观测等。
令锋张廷军
关键词:多年冻土融区数学模型
Convergence of 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 with constraints and state-action dependent discount factors被引量:2
2020年
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the convergence of a sequence of discrete-time Markov decision processes(DTMDPs)with constraints,state-action dependent discount factors,and possibly unbounded costs.Using the convex analytic approach under mild conditions,we prove that the optimal values and optimal policies of the original DTMDPs converge to those of the"limit"one.Furthermore,we show that any countablestate DTMDP can be approximated by a sequence of finite-state DTMDPs,which a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truncation technique.Finally,we illustrate the approximation by solving a controlled queueing system numerically,and give the corresponding error bound of the approximation.
Xiao WuXianping Guo
关键词:CONVERGENCE
Modeled response of talik development under thermokarst lakes to permafrost thicknes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被引量:3
2014年
Permafrost thickness under identical climates in cold regions can vary significantly because it is severely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topography, soil physical and thermal properties, and geothermal conditions. This study numerically investigates the response of ground thermal regime and talik development processes to permafrost with different thicknesses under a thermokarst lake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On the basis of observed data and information from a representative monitored lake in the Beiluhe Basin, we used a heat transfer model with phase change under a cylindrical coordinate system to conduct three simulation cases with permafrost thicknesses of 45 m, 60 m, and 75 m, respectively. The simulat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increases in permafrost thickness not only strongly retarded the open talik formation time, but also delayed the permafrost lateral thaw process after the formation of open talik. Increasing the permafrost thickness by 33.3% and 66.7% led to open talik formation time increases of 83.66% and 207.43%, respectively, and resulted in increases in the lateral thaw duration of permafrost under the modeled thermokarst lake by 28.86% and 46.54%, respectively, after the formation of the open taliks.
Feng LingQingBai WuFuJun NiuTingJun Zhang
关键词:土层厚度气候变化影响永久冻土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