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FX130)

作品数:14 被引量:103H指数:5
相关作者:李会彬王帅左坚卫姜瀛王强军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7篇司法
  • 5篇刑法
  • 3篇刑法解释
  • 3篇刑事
  • 3篇法解释
  • 2篇刑法规制
  • 2篇行刑
  • 2篇行刑衔接
  • 2篇行政
  • 2篇执法
  • 2篇能动司法
  • 2篇规制
  • 2篇法性
  • 2篇犯罪
  • 1篇盗窃
  • 1篇盗窃罪
  • 1篇定罪
  • 1篇独立性
  • 1篇信用
  • 1篇信用卡

机构

  • 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市社会科...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早稻田大学

作者

  • 6篇李会彬
  • 4篇左坚卫
  • 4篇王帅
  • 2篇姜瀛
  • 1篇王强军
  • 1篇李程

传媒

  • 1篇河北法学
  • 1篇法学杂志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政治与法律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武汉科技大学...
  • 1篇国家检察官学...
  • 1篇法商研究
  • 1篇法治研究
  • 1篇北方法学
  • 1篇法律方法
  • 1篇刑法论丛
  • 1篇华北水利水电...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刑事和解制度的理论基础新探——以刑、民事责任转化原理为视角被引量:22
2015年
通过对国外和国内关于刑事和解制度理论基础的考察可以发现,这些理论均缺乏对刑、民事责任转化原理的探讨,然而这一问题是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理论基础必须回答的问题。刑、民事责任惩罚性与补偿性的部分融合、刑法系保障法与民法系调整法的体系关系定位以及刑、民事责任之间实质模糊地带的存在,为刑、民事责任的转化提供了实体法上的依据。同时,它也决定了可以适用刑事和解制度的案件通常具有民事责任对刑事责任形成影响带有普遍性,刑、民事责任转化带有单向性,以及对轻罪可以影响定性、对重罪只能影响量刑的特点。
李会彬
关键词:刑事和解
走得太远的司法与理论——对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解读的反思被引量:7
2013年
从法律渊源及有关司法解释来看,受贿罪的"为他人谋取利益"显然属于客观要件。将"为他人谋取利益"直接解释为包括"承诺为他人谋取利益",实际上是将一个实行行为的含义扩展到了仅仅表明犯意形成,连犯罪预备行为都不是的范围,完全超出了其"射程"范围,属于类推解释。"为他人谋取利益"主观说不但与立法及司法解释的规定不符,而且面临二次推定的困境。规范性文件对"默示承诺"所进行的解释一再突破了法治的底线,是对"为他人谋取利益"要件的实质性消解。
左坚卫王帅
关键词:受贿罪为他人谋取利益类推解释刑事推定
“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独立性解读被引量:12
2014年
将"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定性为结果加重犯或者情节加重犯的观点不具有合理性。该情节具有独立性,它不以交通肇事罪基本犯的成立为前提。同时,其主观罪过形式也不受基本犯的束缚,应定性为间接故意。加重犯作为一种解释理论并非不可违背,应根据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具有独立性这一客观现实,对其作出独立性维度的新解读。
李会彬
关键词: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间接故意
对刑法解释中非司法逻辑的批判和反思被引量:2
2016年
刑法解释中的非司法逻辑是立法逻辑与行政逻辑。前者可被称为刑法解释的立法化,集中表现为超越文义而予以入罪。后者可被称为刑法解释的行政化,集中表现为过分机械而拒绝出罪。这两种非司法逻辑已经存在于我国当前的刑事司法解释实践中。考察其生成背景不难发现,立法化是在犯罪治理资源缺乏下的选择,后者是在司法权威缺失下的选择。然而,立法化破坏着审判解释的保守性与规范的稳定性,行政化不仅无法有效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反而难以完成我国当下的刑事法治任务,并蕴涵着对公众权利的压制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必须重塑刑法解释的司法逻辑,坚持"克制的能动",既不可突破规范的限度,又要以能动的权衡保证对公众的开放与负责。
王帅
关键词:刑法解释司法性立法化行政化
论专利行政执法以罚代刑及其刑法应对被引量:3
2016年
查处假冒专利犯罪活动需要经历前置性行政执法与后续性刑事司法制裁的衔接过程。实践中,专利执法机关存在有案不移、以罚代刑的问题,限制了刑事司法机制在专利权保护中的功用。从多个维度来规制专利执法以罚代刑并寻求衔接机制的建构,应以强化对以罚代刑行为追究职务犯罪的刑事责任为前提,并在假冒专利罪构成要件中引入行政前置模式。从长远来看,应通过调整我国假冒专利罪的定罪模式逐步推进入罪标准的低门槛甚至是零门槛化,以改良犯罪治理中的权力配置模式来限缩专利权保护中的行政执法权。
姜瀛
关键词:专利行政执法以罚代刑假冒专利罪刑法规制行刑衔接
拾得信用卡在ATM机使用之行为性质辨析被引量:2
2015年
关于拾得他人信用卡并在ATM机上使用的行为,应属于诈骗性质,不构成盗窃罪。如果对该种行为进行整体评价,则可以得出其在本质上具有诈骗性质的结论,因此信用卡诈骗说更具合理性。但信用卡诈骗说仅笼统地承认该类行为具有诈骗性质,而对其构成特征没有细化,存在着诸多缺陷。应从智能机器的范围、人类对机器所授予的处分财产权限、智能机器所模拟的人类思维的判断范围、诈骗罪的受害主体等四个方面予以限定,从而使信用卡诈骗罪与盗窃罪予以区分。
李会彬李程
关键词:信用卡诈骗盗窃罪ATM机
实质解释论的应用风险与应对被引量:2
2015年
实质解释在我国刑事司法实践中被广泛适用。然而,该解释方法的过分能动却破坏着审判解释的独立性、刑法解释的保守性和刑法规范的有效性。这种破坏性作用侵蚀了刑法解释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导致国家最终难以通过司法解释实现有效的犯罪治理。为了应对和化解这些风险,应以"有限能动"为根本指导思路,以法治手段实现犯罪治理。具体而言,则要坚持刑法解释理念的理性均衡,重塑司法解释的裁判属性,保证权力运作的对外开放。
左坚卫王帅
关键词:刑法解释合法性能动司法
社会舆情与刑法运作互动问题研究被引量:4
2012年
随着信息传播的便利,社会舆情可以对刑事裁判的整个过程产生影响。在社会舆情和刑事司法发生冲突的案件中,社会舆情"屡战屡胜",表面上看好似是"公意的胜利",而实质上依然是"正义的胜利"。因为被推翻的刑事判决本身,在法律依据、诉讼程序、定案证据等方面存在各种各样的瑕疵或错误。为了实现刑事司法的公众认同,维护刑事司法的权威性,刑事司法应当做到三点:坚守刑事司法的正当性;加强判决书说理;增强对社会公意的理解。
王强军
关键词:社会舆情刑事司法判决书说理
犯罪论体系定罪思维模式的诉讼考量——以三阶层式与四要件式犯罪论体系为考察对象被引量:2
2015年
突破理论思辨的研究范式,将犯罪论体系的研究置于刑事诉讼实务中考察就会发现,由于立案、侦查、起诉、审判各诉讼阶段特点和任务的不同,具体的定罪思路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而无论是阶层式犯罪论体系还是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均只设定了一种较为固定的定罪思路,因此,难以完全与刑事诉讼中各个阶段的具体定罪思路相契合。相较而言,基于四要件犯罪论体系平面整合式的特点,四要件犯罪论体系与刑事诉讼中的定罪思路契合度更高。因此,从诉讼实务角度来看,四要件犯罪论体系更具合理性。
李会彬
过度维权行为构成敲诈勒索罪的司法认定被引量:14
2016年
过度维权行为具备构成犯罪的一般法理基础。在债务纠纷中,以非法手段为要挟实现原始债权的行为不能构成敲诈勒索罪,以非法手段为要挟实现衍生债权的行为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因民间纠纷或者犯罪行为产生了精神损害,以非法手段为要挟索要财物的可以构成敲诈勒索罪,但应严格限制其入罪标准。在消费维权纠纷中,以媒体曝光为要挟手段向商家索要巨额赔偿的,可构成敲诈勒索罪。
李会彬戴罡
关键词:过度维权敲诈勒索债务纠纷天价索赔司法认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