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2013KYB097)

作品数:7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孙军辉周坦洋张岳林王伟林郑树森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栓塞
  • 4篇肝癌
  • 3篇肝动脉
  • 2篇动脉
  • 2篇动脉化疗
  • 2篇动脉化疗栓塞
  • 2篇手术
  • 2篇栓塞术
  • 2篇栓塞治疗
  • 2篇切除
  • 2篇门静脉
  • 2篇门静脉栓塞
  • 2篇静脉
  • 2篇静脉栓塞
  • 2篇化疗
  • 2篇化疗栓塞
  • 2篇肝动脉化疗
  • 2篇肝动脉化疗栓...
  • 2篇TACE
  • 1篇代偿

机构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7篇孙军辉
  • 6篇周坦洋
  • 5篇郑树森
  • 5篇张岳林
  • 5篇王伟林
  • 4篇朱统寅
  • 4篇聂春晖
  • 4篇周官辉
  • 3篇陈黎明
  • 2篇李琚
  • 2篇聂春辉
  • 1篇董孟杰
  • 1篇吴健
  • 1篇任志刚
  • 1篇严盛
  • 1篇张珉
  • 1篇张雄信
  • 1篇冯智英
  • 1篇陈新华
  • 1篇卢鸣剑

传媒

  • 2篇介入放射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肝胆外科...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CT导引纳米刀消融猪肝脏可行性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评估CT导引经皮纳米刀消融猪肝组织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0头成年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实验组(n=7)和对照组(n=3),全身麻醉下将Nano Knife纳米刀双针电极经CT导引穿刺至肝脏肝门区及肝脏近胆囊处,依标准参数进行消融。术后2 h、2 d、7 d、14 d取材作生化、病理学检查。结果所有实验过程均顺利,未出现出血、感染、气胸、死亡等严重并发症,所有实验猪均存活至实验终点。生化指标检测提示肝功能及心肌酶谱指标出现一过性升高,消融后14 d逐渐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提示消融后2 d内消融区细胞完全死亡,血管内皮轻度损伤,2 d后产生再次内皮化,14 d后平滑肌细胞重新长入。结论纳米刀消融邻近肝门大血管、胆管、胆囊的猪肝脏组织是安全可行的,为纳米刀技术临床应用提供了大动物实验依据。
朱统寅孙军辉陈新华彭志毅任志刚聂春晖周坦洋张雄信王伟林郑树森
关键词:消融计算机断层扫描动物实验
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利卡汀肝动脉灌注序贯联合常规TACE治疗的1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资料,利卡汀肝动脉灌注剂量为27.75MBq/kg,常规TACE方案为吡柔比星和碘化油适量混合乳化行动脉化疗栓塞,并辅以适量聚乙烯醇颗粒强化栓塞。结果根据mRECIST评价标准,治疗后1个月的疾病缓解率达到69.3%,疾病控制率则为100%;3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9.3%,疾病控制率为84.6%;6个月疾病缓解率为61.5%,疾病控制率为76.9%;9个月的疾病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分别为60%和80%。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达到100%,1年、2年预测生存率分别为68%、45%。术后1个月患者肝肾功能、血象等指标同术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感染、黄疸、消化道出血及骨髓抑制等并发症。结论经肝动脉灌注利卡汀序贯联合TACE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具有较好的近期疾病缓解率、疾病控制率与良好的安全性。
余子牛李家平卢鸣剑张岳林聂春晖董孟杰孙军辉
关键词:利卡汀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DSA诊断及动脉栓塞治疗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价值及动脉栓塞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胆胰介入治疗中心23例胰十二指肠术后出血行DSA检查及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分析总结其DSA表现及动脉栓塞治疗效果.结果 23例患者中DSA检查阳性者16例,阳性率为69.6%.DSA表现为造影剂外溢8例,假性动脉瘤3例,假性动脉瘤合并造影剂外溢2例,局部血管痉挛及动脉管壁不光整3例.7例DSA检查阴性者转行外科止血治疗.16例DSA检查阳性者均实施责任血管的栓塞治疗,技术成功率16/16例.其中12例止血成功.4例栓塞治疗后再发出血,其中2例经保守治疗无效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转外科手术治疗,1例证实为胃肠吻合口应激性溃疡出血,1例为胰腺残端坏死出血.结论 DSA检查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具有微创和确诊价值,选择性动脉栓塞止血安全有效,可作为临床首选的诊断和治疗手段.
周坦洋孙军辉张岳林聂春辉周官辉朱统寅王伟林郑树森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后出血
HepaSphere载药微球栓塞治疗不可切除肝癌15例被引量:28
2015年
目的观察新型载药栓塞微球(HepaSphere)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15例不可切除肝癌患者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使HepaSphere微球栓塞.对患者临床资料、影像随访资料、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和预后等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采用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RECIST),术后每月随访1次。15例患者共行23次TACE。结果15例患者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个月,根据mRECIST标准,3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73.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93.3%,6个月疾病缓解率(CR+PR)为73_3%,疾病控制率(CR+PR+SD)为86.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胆汁漏并发感染、肝脓肿、腹腔出血、肿瘤破裂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新型HepaSphere微球栓寨治疗不可切除肝痛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伞忡均较好.远期妁果仍需扩大样本讲一击讽察.
周官辉孙军辉张岳林聂春晖周坦洋朱统寅王宝泉陈圣群陈黎明王伟林郑树森
关键词:TACE肝癌载药微球
肝动脉化学疗法栓塞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学疗法栓塞(TACE)联合选择性门静脉栓塞(SPVE)治疗在肝癌二期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9月至2013年9月采用 TACE 或 TACE 联合SPVE 治疗的不能行一期手术切除的右肝癌患者107例。其中采用 TACE 治疗的55例,采用 TACE 联合 SPVE 治疗的52例。观察治疗成功情况与患者的并发症、不良反应、各肝叶体积变化和肝癌手术切除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107例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TACE或 TACE 联合 SPVE 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异位栓塞、肝功能衰竭、穿刺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胆漏和肝脓肿等并发症。治疗后不良反应主要有肝功能损伤,肝区胀痛,发热,恶心、呕吐等。治疗后4周,TACE 组与 TACE 联合 SPVE 组肝癌患者右肝及肿瘤体积均有不同程度的萎缩,而 TACE 组患者左肝体积无明显变化,TACE 联合 SPVE 组患者左肝体积明显增大。TACE 组与 TACE 联合 SPVE 组患者治疗前的预计残余肝体积(RLV)分别为(404.0±46.3)cm^3和(393.9±65.7)cm^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27,P =0.356),治疗后4周的预计 RLV 分别为(415.4±45.7)cm^3和(567.3±88.7)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219,P <0.05)。随访3~6个月,TACE组与 TACE 联合 SPVE 组患者手术切除率分别为38.2%(21/55)和86.5%(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40,P <0.01)。结论对于不能行一期手术切除的肝癌患者在术前采用 TACE 联合 SPVE治疗,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增加 RLV,从而提高二期手术切除率。
周坦洋孙军辉张岳林聂春辉李琚周官辉朱统寅王伟林郑树森
关键词:肝肿瘤栓塞门静脉二期手术
多模式镇痛在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在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2016年8月至2016年11月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TACE治疗的60例肝病患者随机分为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不同时间点的疼痛和48h镇痛满意度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药物经济学差异。结果多模式组在TACE后12h内疼痛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术后即刻、术后2h,4h、6h、12h的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镇痛满意度显著改善(96.6%比66.7%)。多模式组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恶心:30%比36.7%;呕吐:20%比33.3%)。药物经济学分析提示多模式组控制TACE疼痛具有更好的疼痛缓解率和成本一效益比。结论多模式镇痛可有效改善TACE术后疼痛,提高疼痛控制满意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是TACE疼痛控制安全有效且经济的镇痛方法,值得推荐与推广。
饶跃峰赵璐萍王融溶郭雪娇周坦洋陈黎明严盛孙军辉卢晓阳冯智英
关键词:肝细胞癌多模式镇痛
肝硬化对门静脉栓塞术治疗肝癌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探讨经皮选择性门静脉栓塞(PVE)术治疗肝癌的临床价值及肝硬化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3例无手术适应证的右肝肝癌患者,根据是否患有肝硬化,将患者分为无肝硬化组(n=7)和有肝硬化组(n=6)。所有患者均先行肝动脉化疔栓塞术(TACE)治疗1~3次,体积不足者再行经皮经导管选择性门静脉右支栓塞术。PVE术前、术后CT测量左肝体积,体积足够大者行右半肝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TACE治疗,11例行1次、1例行2次、1例行3次TACE治疗,均于末次TACE治疗结束后2—4周顺利实现门静脉右支栓塞,所有患者PVE后顺利实行右半肝切除术。PVE术前左肝体积为(457.0±121.0)cm3,术后4—6周为(633.6±120.2)cm3,比术前增加(44.4±39.7)%;术后4~6周较术前体积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无肝硬化组PVE术前左肝体积(442.0±96.8)cm3,PVE术后4~6周为(652.3±115.8)cm3,比术前增加(54.5±50.7)%,有硬化组PVE术前左肝体积(474.5±152.4)cm3,PVE术后4~6周(611.7±132.3)cm3,比术前增加(32.7±19.9)%。两组术后4~6周较术前体积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P=0.003),而术后4—6周两组间左肝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5)。所有患者PVE后肝功能损害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联合应用TACE及PVE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可使残留肝叶代偿性增生,可增加手术切除率,肝硬化对PVE术后肝叶增生无明显影响。
孙军辉张岳林聂春晖李琚周坦洋周官辉陈黎明何建娣吴健沈岩张珉王伟林郑树森
关键词:肝硬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