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K30B02)

作品数:95 被引量:948H指数:19
相关作者:谌文武王旭东张虎元李最雄崔凯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历史地理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5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篇建筑科学
  • 24篇历史地理
  • 16篇天文地球
  • 4篇理学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9篇遗址
  • 24篇土遗址
  • 10篇风蚀
  • 9篇颗粒流
  • 8篇楠竹加筋复合...
  • 7篇风化
  • 6篇崖体
  • 6篇PS
  • 5篇黄土
  • 5篇边坡
  • 4篇地质
  • 4篇岩石力学
  • 4篇应力
  • 4篇砂岩
  • 4篇水特征曲线
  • 4篇破坏形态
  • 4篇文物
  • 4篇稳定性
  • 4篇力学性质
  • 4篇建筑遗址

机构

  • 66篇兰州大学
  • 34篇敦煌研究院
  • 13篇中国科学院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西北大学
  • 7篇浙江大学
  • 5篇天津城市建设...
  • 4篇河南城建学院
  • 4篇清华大学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兰州理工大学
  • 3篇教育部
  • 2篇大阪大学
  • 2篇山东省水利科...
  • 1篇同济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西安公路研究...
  • 1篇华能澜沧江水...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8篇谌文武
  • 21篇王旭东
  • 20篇张虎元
  • 19篇李最雄
  • 15篇崔凯
  • 15篇张景科
  • 12篇韩文峰
  • 11篇和法国
  • 10篇任非凡
  • 10篇尹小涛
  • 9篇王晓东
  • 9篇严耿升
  • 9篇郭青林
  • 8篇孙满利
  • 8篇吕擎峰
  • 8篇王思敬
  • 7篇赵海英
  • 6篇张艳军
  • 6篇张秉坚
  • 6篇罗从双

传媒

  • 22篇敦煌研究
  • 17篇岩土力学
  • 11篇岩石力学与工...
  • 5篇文物保护与考...
  • 4篇兰州大学学报...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3篇工程地质学报
  • 3篇岩土工程学报
  • 2篇水文地质工程...
  • 2篇工程勘察
  • 2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粉煤灰
  • 1篇中国农村水利...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建筑结构
  • 1篇新型建筑材料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固体力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5篇2012
  • 16篇2011
  • 20篇2010
  • 28篇2009
  • 19篇2008
  • 9篇2007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DEM的分布式斜坡稳定性模型在黄土沟壑区浅层滑坡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0年
为评价SINMAP模型在黄土地区对浅层滑动稳定性分析的适用性和可靠性,基于1-5 000地形图获得数字化高程模型(DEM)和潜在的土壤湿度环境,利用室内和现场实验获取的物理力学参数,结合现场钻探和探槽估计的土层厚度分布,得出地表稳定性指数等级分布图。通过现场测量绘制的滑坡分布图与模拟结果对比和统计得出:实际滑坡分布多位于不稳定区域;模型的精度主要受DEM数据精度的控制,同时,滑坡检验点的位置对其也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空间参数差异变化对模型的影响较小。
康超谌文武张帆宇
关键词:黄土地区稳定性
锚固灌浆过程中及工后交河故城崖体的变形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依托国内最大的土遗址加固工程——交河故城抢险加固工程,根据崖体破坏的特点,采用南瑞大坝全自动监测仪器连续高精度监测锚固灌浆过程中崖体的变形。通过监测数据的分析,发现灌浆对崖体扰动最大,锚固对崖体扰动较小,加固前后崖体的变形曲线特征对比证明锚固灌浆取得了成功的加固效果。研究结论为交河故城的整体科学保护提供依据,为类似土遗址加固工程锚固灌浆研究提供参考。
张景科谌文武崔凯和法国任非凡韩文峰
关键词:工程地质崖体
经PS加固土遗址水饱和强度及加固效果的环境影响研究被引量:24
2009年
以新疆交河故城遗址土做试样,首先用不同浓度的PS加固,经过一段时间干燥后得到不同初始含水率的试样,然后进行渗透系数测试,之后再进行不固结不排水试验,测量试样的抗剪强度。同时,进行PS加固试样的水稳定变化测试(即水中崩解试验),耐风蚀的风洞模拟试验,冻融破坏对加固强度的影响、温差破坏对力学强度影响及干湿破坏对力学强度影响等试验,研究古丝绸之路特殊环境因素对PS加固土遗址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PS加固对土的饱和渗透系数影响很小,而被3%和7%PS加固后的试样峰值抗剪强度比加固前的分别提高了90%和360%,残余抗剪强度也分别提高了50%和250%。结果说明,PS加固后土遗址仍具有很好的渗透性,但被雨水渗透饱和后,仍具有很明显的加固强度。这就证明PS适用于丝绸之路干旱区古代土遗址的加固保护。
李黎陈锐邵明申裴强强吴宏伟王思敬李最雄
关键词:土力学土遗址非饱和土
交河故城崖体拉裂-倾倒破坏模式被引量:1
2012年
交河故城崖体差异风蚀和次生卸荷裂隙发育部位破坏严重,研究二者对崖体破坏的影响以及在其影响下的破坏模式,对加固崖体和保护交河故城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崖体在差异风蚀和次生卸荷裂隙作用下进行数值模拟。为验证有限元软件模拟结果的可靠性,采用底面摩擦试验对崖体破坏演变过程进行模拟。ANSYS模拟结果表明,被裂隙切割土体最大位移为487.326 mm,崖体卸荷裂隙根部塑性应变最大,崖体拉裂-倾倒破坏。底面摩擦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7 h崖体顶部的裂隙张开度约20 mm,土体已经倾倒破坏。土体拉裂-倾倒破坏模式为:被卸荷裂隙切割的粉质黏土层底部临空,在重力作用下拉张卸荷裂隙的根部被切割,土体将发生倾斜变形,可能拉断卸荷裂隙的根部而使土体倾倒失稳。针对差异风蚀和次生卸荷裂隙对崖体破坏的影响,提出崖体加固方案。
袁炳祥谌文武滕军陈锐
关键词:ANSYS软件
PS材料加固土遗址风蚀试验研究被引量:24
2008年
风蚀是西北干旱地区土遗址破坏的主要动力机制和成因,强烈的风蚀作用致使许多土遗址坍塌殆尽,导致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通过对土遗址的室内和现场风蚀模拟试验研究发现,经PS(高模数硅酸钾)材料加固后土遗址的抗风蚀能力明显增强。室内试验发现,风蚀量随风速的增长而增加、随风蚀时间延长近线性增长,PS材料浓度大于5%的加固试样,即使风速达20 m/s时,风蚀量均小20(kg/m2)·h,抗风蚀强度提高6~10倍。现场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加固材料的入渗深度和用量直接影响加固效果,中浓度PS材料加固的墙面抗风蚀能力最强。因此,选择适当的PS材料浓度、提高加固材料的渗透力是土遗址保护加固的关键,将对西北地区土遗址科学保护的全面开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赵海英李最雄汪稔王旭东韩文峰
关键词:土遗址风蚀
高陡层状土质边坡风蚀失稳过程及机理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吐鲁番交河故城台地高陡层状土质边坡的失稳过程受风蚀控制和影响非常典型;在土层组合特征和抗风蚀能力差异以及当地终年多大风的气候特征的共同作用下,坡体土层形成风蚀空腔并在空腔的控制下发生变形破坏。以工程地质定性分析、风洞实验、物理模拟为主要手段,结合数值模拟,分析了该边坡在自然风蚀改造过程中表现出具有特殊性、多样性和阶段性特征的失稳过程,验证了边坡风蚀空腔形成与发展的存在性,揭示了边坡在风蚀失稳过程中的客观存在的差异风蚀和外挑块体变形破坏机理,为防治和监测此类边坡的变形破坏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崔凯朱彦鹏谌文武王旭东韩文峰
关键词:风蚀失稳过程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系数试验研究被引量:35
2010年
压实黄土非饱和渗透特性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对不同干密度的压实黄土试样,采用非饱和导水率测定系统进行非饱和渗透系数量测,得到不同干密度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与吸力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渗透系数随吸力的增大而成非线性减小,随干密度的减小而增大;在低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大;在较高吸力时,干密度对渗透系数的影响较小。进一步给出了压实黄土的渗透系数模型并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各Wind幂函数模型参数与干密度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干密度的压实黄土渗透系数的确定方法。
赵彦旭张虎元吕擎峰梁晓波
关键词:非饱和渗透系数吸力压实黄土干密度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5的改进与吸附甲烷的巨正则蒙特卡罗模拟被引量:13
2008年
根据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的设计思想,在MOF-5(对苯二甲酸为桥联配体,Zn4O金属簇为中心的配位化合物)的基础上设计了10种以Zn4O金属簇为中心(Corner),以不同基团单取代的对苯二甲酸(BDC)衍生物为桥联配体(Linker)的多孔材料.用巨正则蒙特卡罗(GCMC)模拟方法,计算了这些材料在298K、1-10MPa条件下对甲烷的吸附量,讨论了不同取代基与甲烷吸附量的关系.结果发现,在298K、3.5MPa时甲烷的吸附量主要取决于吸附热,并且以硝基取代的配体构成的MOF分子吸附甲烷效果最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计了以四硝基取代对苯二甲酸为桥联配体的MOF-4NO2,该结构在相同条件下对甲烷的超额吸附量为209cm3·cm-3,总吸附量达到228cm3·cm-3,比美国能源部(DOE)提出的甲烷吸附材料应用要求标准高26%.
曾余瑶张秉坚
关键词:甲烷
交河故城濒危崖体36区水平位移变化特征被引量:2
2009年
交河故城四周发育有大量濒危的崖体,掌握崖体的动态定量信息对于了解崖体的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进而为崖体科学合理的加固设计提供基础信息。本文通过对崖体36区在天然条件下水平位移和上部土体温度的监测,分析了该区内不同破坏类型、规模和机制的濒危崖体的水平位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濒临崖体的差异性决定了水平位移变化的差异性,但是所有的水平位移变化与自然条件下土体温度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为交河故城崖体后续加固工程提供了重要信息。
张景科谌文武和法国崔凯任非凡唐军
关键词:工程地质条件
交河故城土遗址边坡降雨非饱和入渗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降雨非饱和入渗是诱发边坡失稳滑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基于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理论,建立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并进一步建立了其数值计算模型,发展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技术。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编制完善了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有限元计算程序。选取新疆交河故城土遗址一典型边坡,详细分析了一个较为完整降雨入渗过程中边坡内部渗流场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饱和-非饱和降雨入渗模型较好的描述了降雨过程中边坡内部的渗流场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边坡在降雨非饱和入渗条件下的稳定性提供了支持。
王建新王恩志王思敬
关键词:降雨入渗非饱和渗流有限元计算工程应用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