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11JK0273)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相关作者:李艳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说文
  • 2篇说文解字
  • 2篇解字
  • 1篇疏解
  • 1篇前胡
  • 1篇籽粒
  • 1篇籽粒苋
  • 1篇苋菜
  • 1篇考辨
  • 1篇考释
  • 1篇《说文解字》

机构

  • 3篇西安外国语大...

作者

  • 3篇李艳

传媒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释“藜”、“莱”、“藋”
2011年
古代的蔬菜是农史、饮食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说文解字.艸部》所收"藜"、"莱"、"藋"为例,单看解释,三字之间并无直接的联系。而通过考察可知,"藜"是古人常食较粗劣的野菜,"莱"为藜的别称。"藋"与"藜"同类,其"灰藋"一词得名之由是因其叶背面灰白且植株高大,并非因"枝叶翘趯"而名。"灰藋"后世方言音变也称"灰涤"、"灰条"。
李艳
关键词:考释
“芸”考辨
2012年
《说文解字》是研究古代农作物词最早的弥足珍贵的资料库,可以结合其他文献古注和考古实物对其所收词语进行考辨。历代古注、字书以及当今学者对"芸"有不同的说解:"芸"被释为"香草"、"芳菜"、"芸蒿"、"芸香"、"芸薹",等等。作者根据《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注、植物命名理据及农学、中药学等的佐证可知,《说文解字》中的"芸"不指芸香、芸薹,而当指伞形科植物"前胡"。
李艳
关键词:说文解字考辨前胡
《说文解字》所收“苋”、“蓼”疏解被引量:1
2013年
《说文解字》所收"苋"得名取义于其茎叶高大而易被看见。唐代文学作品中已较多地出现对苋的吟咏。宋元以后,苋之品种渐增。"苋菜"中"人苋"即今所谓的"籽粒苋",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食用史,以为籽粒苋原产于美国之说并不妥当。将"人苋菜"写作"人蔊菜"、"人旱菜"等是因不辨古音选错本字而产生的误会。《说文》中的"蓼"当指泽蓼而不是水蓼。"蓼"得名于其味辛辣,"蓼"、"熮"、"燎"、"爒"音近义通,当同源。蓼的别名"蔷虞"当表示采获山泽的菜草,这一别称蕴含了蓼的生长环境特点。
李艳
关键词:《说文解字》苋菜籽粒苋
共1页<1>
聚类工具0